
挤压铸造原理及缺陷分析.docx
6页挤压铸造原理及缺陷分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TTT289-挤 压 铸 造 原 理 及 缺 陷 分 析 挤压铸造技术与传统金属型重力铸造 相比区别较大,对于某些铸件的生 产有独特优势,然而实际生产中出现的 一些铸造缺陷,成因也不同于传 统铸造,本文试图从原理和生产实际出 发,分析挤压铸造的原理和流程 参数,及其铸造常见缺陷,利用技术上的 经验和实践提出改进方法,已 达到推进该项铸造技术的推广,减少损失挤压铸造原理及特点1.1.基本原理挤压铸造又可称为液态模锻,是将金属或合金升温至熔融态,不加处理 注 入到敞口模具中,立即闭合模具,让液态金属充分流动以充填模具, 初步 到达制件外部形状,随后施以高压,使温度下降已凝固的外部金属 产生塑 性变形,而内部的未凝固金属承受等静压,同步发生高压凝固, 最后获得 制件或毛坯的方法由于高压凝固和塑性变形同时存在,制件 无缩孔、缩 松等缺陷,组织细密,力学性能高于铸造方法,接近或相当 锻造方法;无 需冒口补缩和最后清理,因而液态金属或合金利用率高, 工序简化,为一 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金属加工工艺。
1.2.挤压铸造的特点 挤压铸造的工艺对铸造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并且目前 只对部分铸件有较 好的效果首先,挤压铸造设备,需要提供低速但流量较大的液态金属填充能力,速度约为0.5、3m/s,流量可达「5kg/s,这样熔融 态金属才 能平稳地将铸型内气体排出,并填充铸型,随后铸型填满的瞬间(50ms〜150ins)应能将铸型内铸造比压提升到60〜100MPa,这样合金便 能在高压下凝固成型由于前述的低速大流量,且挤压铸造内浇道有冒 口 补缩的作用,内浇道口径较大,且位于铸件最肥厚的部位由于上述特点,挤压铸造适合厚壁铸件(10、50mm),但铸件尺寸不宜太 大(小于 200mm) 与压铸相同,挤压铸造只可使用脱模剂,不适用保温 涂料,故而金属凝固速度极快,达到300人400摄氏度/s,与金属型重力铸造 冷却速度相比,达到了其 3、 5 倍,伸长率高于其他铸造方法约 2 3 倍挤压铸造的生产工艺流程以直径 190 系列的铝活塞为例,介绍挤压铸造的工艺流程,挤压铸造借 鉴 于压力铸造和模锻工艺,其大体工艺流程为把液态金属直接浇入金属 模 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熔融的金属液体使之成 形。
并 在此压力下结晶和塑性流动从而获得铸件在 315t 的液压机上 生产铝活 塞的具体流程是:首先将铝加热到 700、 720 摄氏度,形成铝 液,倒入凹 模中,进行扒渣得到相对纯净的铝液,液压机上缸下行,上 压头对铝液加 压,主缸的峰值加压压力达到280t,上压力加压至最大表 压力22MPa起, 到上压头起模止,维持保压时间在 350 秒,保压结束后 开模,用底缸将铸 件顶出即可整体上可分为四个步骤,模具准备,浇 注,合模加压,开模 出件具体的铸造过程,注意的参数如下:顶缸上升速度和金属流速;对铸造机而言,顶缸上升速度应该是丰富可 调 的,而金属流速须由铸件壁厚和尺寸决定,以不产生湍流,平稳填充 铸型 为原则,铸件的壁厚越大,尺寸越小,则流速较小,壁厚越小,尺 寸越 大,则流速较大挤压机顶缸上升顶力和瞬间及时增压速度:当前我国普遍装备的油顶机 顶 缸顶力足够满足挤压铸造的需求瞬间及时增压速度是较为重要的参 数, 在合金液刚刚充满铸型之初,铸造比压极小,在 50ms" 150ms 内,下 顶缸 顶力上升到额定顶力,以保证高比压下合金液凝固成型挤压铸造缺陷分析以铝活塞为例,介绍常见的挤压铸造的缺陷分析和解决措施。
3. 1.气孔气孔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最初的铝液中气体含量较高,或者浇注过程中侵 入 了气体,因此气孔可分为析出性气孔和侵入性气孔具体的应对措施 由其 形成原因入手析出性气孔的减少,主要需要对铝液的精炼处理进 行强 化,得到含气量低的铝液侵入性气孔则涉及更多的流程,首先熔 融态合 金注入模具的速度要平稳,不超过0.08m/s,避免产生涡流卷入气体,并且 充分排出铸模中的气体,速度太低也可能造成金属凝固而没有 充满铸模, 这需要由上压头加压速度来控制,一般厚壁铸件需控制住0.03、0.06m/s,而 壁薄的铸件则速度稍高,控制在0.05A0. 08m/so3. 2.缩松和缩孔缩松和缩孔会伴随着气孔产生,通常会出现在活塞最后凝固的区域,上 压 头下行至型腔封闭时,铝液存在向上的反向流动,而挤压铸造不能设 置冒 口补缩,故只能将未凝固的铝液挤入活塞销座和头部热节处,实现 补缩, 这有赖于上压头的压力对铸件进行压缩,而压力不足会导致补缩 效果不明 显,活塞稍座和头部可能出现缩孔和缩松对于该问题,首先是对上压头的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依据合金类型和铸 件 外形因素设置压力上压头的最低压力值需在 SOMPa 以上,而最高不 宜 超过120MPa,在该范围内逐步提高压力值以减少缩松和缩孔,其次,一定的 保压时间也是消除缩松和缩孔所需条件,持续的保压中,确保金 属能够全 部冷却凝固,不发生卸压后仍有液态金属继续凝固产生缩孔缩 松,同时, 过长的保压时间会导致模具温度升高,且脱模困难,不利于 模具的寿命, 经过验证,保压时间在 150s、350s 内,铸件质量较好,该 时间由铸件最大 壁厚来大致估计。
3. 3.氧化夹杂挤压铸造中,不设置浇冒口,也很少设置集渣包,排渣系统不足,但铝液在 熔炼和浇注中,不断产生氧化夹杂,在形成铸件后,氧化夹杂融入其中,导 致外圆氧化夹杂的缺陷对于氧化夹杂问题,首先铝合金的融化过程,温度精确控制在 700、720 摄氏 度,使渣浮起,除尽铝液内氧化渣,并且堆坍和浇勺也清理干净,浇注之时, 避免直接通过漏斗直浇道,可使用孔眼直径在 1mm 左右的过 滤网以便滤去 氧化渣和溶剂渣加压之前,进行一个快速的扒渣,由模壁向中心,从中心 剔除残渣,而在压制之前,不得有冷隔金属参与挤压 铸造过程挤压铸造是一项优质高效的生产工艺,如果各工艺环节控制得当,可以 产生 质量较好的铸件,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缺陷, 给厂家和 使用者带来损失,本文对缺陷原因从技术上进行了分析,从生产流程上提出了应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使挤压铸造技术更好地用于 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