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秉学科融合创新促学生自由成长_兼_省略_校STEM_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邹正.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qt****68
  • 文档编号:47273915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5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5【实践案例】秉学科融合创新 促学生自由成长——兼谈学校 STEM +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邹 正 朱 征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亟待全社会着力解决的问题, 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正面临的挑战教育应该是自然的, 应该遵循生命的本然唤醒和呵护学生沉睡的或被压抑的创新意识;但教育又不完全是自然的, 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中学阶段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基础, 所以我们无需期待所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有所创造、 有所发明但我们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打好 “创新取向的基础”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让学生的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融合起来; 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热爱学习、 热爱探究的情感一、 五十载办学成果积淀南京外国语学校 (以下简称 “南外” )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 1963 年创办的全国首批 7 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历时 50 多年的办学过程, 南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语特长、 文理并蓄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成绩骄人南外共开设英、 德、 法、 日四个语种, 现有在校生 4150 余人南外具有鲜明的外语教学特色和卓著的教学成绩。

      优质的师资、 小班化教学的模式、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频繁的对外交流机会, 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迄今为止, 南外已为国家输送了数百位优秀的外交骨干人才, 其中有 10 多位校友出任中国驻外大使, 40 余位校友担任国家驻外参赞、 商务官或武官, 40 余位校友先后在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工作, 南外的校友中还有 5 位将军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金融、 商业、 科学、 教育、 经济、 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复合型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迫切需求南京外国语学校把“有中国灵魂、 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作为学生培养目标, 在坚持外语特长、 文理并蓄的基础上, 基于STEM教育的融合理念, 从提升校本课程品质、 丰富学生社团活动、 开拓国际视野课程、 开发实验创新课程、 开启 “走向大师” 项目等维度构建并实施 STEM+ 课程体系, 努力培养国际化、 复合型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融合; STEM+ 课程 邹正, 国家督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 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江苏南京 210008) ; 朱征, 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江苏南京 210008) 。

      摘 要】【关 键 词】【作者简介】创新人才教育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2016年6月Jun, 2016No.2第2期46在具有优良的外语教育优势的同时, 南外也具有突出的文理科教学优势, 为学生的 “文理并蓄” 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 学校学生先后荣获 8 枚金牌近 3 年, 南外学生有数百人次在信息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等学科竞赛中获国际、 全国和省级一等奖仅2014—2015 学年, 南外学生就先后获得了第 27 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金牌, 第三届世界青年自然科学锦标赛冠军, 2015 年美国高中物理竞赛中国区第一、 全球第二等骄人成绩同样, 在省级以上的各外语类、 文科类、 演讲类、 风采大赛类比赛中, 南外学生捧回众多的特等奖、 一等奖奖杯除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之外, 南外具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为学生锻炼能力、 张扬个性、 展示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南外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培育了学生自主、 自信、 自强的精神气质同时, 南外有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国际化的视野为南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在校园里交相辉映。

      学校与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波兰、 丹麦、 荷兰等国家的 40 余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姐妹学校, 彼此间的国际性双向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近些年, 南外有大批优秀学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 如中国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斯坦福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 法国综合理工学院, 德国慕尼黑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同时, 南外的高考升学率连年在江苏省、 南京市名列前茅二、 新时期培养目标定位在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 在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同时, 南外清醒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在传承和维护民族文化独特性与独立性中的重大责任, 意识到学校一方面置身于中国特色、 中华文化之中, 另一方面又面对着蓬勃发展变化的世界潮流和五彩缤纷的全球其他民族文化, 学生必须在未来能够在面对 21 世纪全球化各个领域的竞争和挑战过程中建设自己的祖国并传承祖国的文化, 同时为祖国和世界的物质、 精神两方面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 南外将培养目标定位在 “培养有中国灵魂、 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

      中国灵魂”是中华儿女的民族之 “根” 有了 “中国灵魂” , 才能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并在此基础之上凝聚世界文化的精彩, 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自己 “世界胸怀” 是一个现代人的开放之 “眼” 有了 “世界胸怀” , 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高瞻远瞩, 拥有更为开阔的思路和战略眼光, 成为世界通用的现代化人才 “现代人”是指所培养的人要具有现代化的知识背景与能力、 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并具有良好的与时代相匹配的科学素养在 “培养有中国灵魂、 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目标引领下, 学校提出培养有外语特长、 文理并蓄的国际化、 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二级培养目标中学教育的国际化包括教育教学理念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接轨, 坚持立足本土、 对外开放, 拓宽办学思路, 以实现教育格局的多元化只有教育者的眼光放远, 学生才能站得更高、 学得更活、 思想走得更远如果说南外的外语特色和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为学生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 那么牢固的学科知识、 综合的学习能力、 优异的个人素质则是支持学生终身展翅飞翔的实实在在的力量为此, 学校在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模式、 评价与测试、 资源建设方面作出了大踏步的改革与创新,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信息化时代, 如何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 “创新能力”?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化、 复合型创新人才?南外在原有的国家必修课程体系和各类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基础上确立了“走向大师”创新项目和 “STEM+”立体多维的创新课程体系三、STEM+ 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新世纪以来, 美国政府意识到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出现瓶颈, 拔尖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美国政府, 特别是美国教育部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制度进行反思, 直接导致了当今广受重视的跨学科、 跨领域的 STEM 教育的出现STEM 是科学 (Science) 、 技术 (Technology) 、47工程 (Engineering)和数学 (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写, 这是四个彼此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领域, 是现代科技竞争的主导和引领学科STEM 教育多采取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方式, 结合项目加以开展,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技术素养、 工程素养及数学素养等 STEM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以技术为桥梁,实现跨学科整合为特征, 关注新技术及其实践应用为主要原则, 培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基于 STEM 融合理念, 南外提出 STEM+ 课程构想, 即在 STEM 课程基础上融合人文、 艺术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素养, 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学科知识、 能力、 素养之间的 “立体性融合” , 包括 “文理融合” “数理融合” “理艺融合” “理论与实践融合” 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从而使学生在中学阶段逐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审辩性思维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STEM+ 课程扩充了 STEM 教育的内涵, 强化了社会价值、 人文艺术、 信息技术与STEM 的融合, 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融合具体来说, 南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并实施 STEM+ 课程体系一) 提升校本课程品质, 注重学科之间融合STEM+ 课程不仅提倡学习个别独立学科知识, 更提倡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且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 从过程中自主构建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学校落实 STEM+ 课程理念, 除了在数学、 物理、 化学、 信息学等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学科融合应用之外, 更注重增强校本课程的融合性,从而提升其品质一是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学校开设 “数字化化学实验” “灵敏的触角——生物传感器” 等课程, 其中 “数字化化学实验” 让学生了解数字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数字化传感器设计化学实验, 对教材中传统实验进行改进与拓展, 探究生产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 拓宽学生实验设计的思路, 提高他们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二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学校开设 “通用技术与创新制作” “软件设计与立体雕刻” “软件设计与三维模型打印”等课程其中,“通用技术与创新制作” 课程立足电钻、 手摇钻、 锯床、 钻床、 切割机等基本加工工具以及激光雕刻机、 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的学习和使用该课程中,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设计制作, 培养自身创新制作的能力, 进而产生创新制作的作品三是科学与人文融合例如, 在 “青年物理学家辩论” 课程上, 教师带领学生用实验探究一系列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辩论技巧,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辨能力, 并带领学生参加世界青年物理学家对抗赛,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其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这些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核心价值观以及 STEM+ 教育所提倡的理念, 即由学生亲自去体验和探究, 进行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二) 丰富学生社团活动, 促进学科、 社会融合STEM+ 教育不仅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 也非常注重学生与社会以及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南外利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推进科学学科间、科学与社会的融合, 在体现 STEM+ 教育理念的活动课程中培养真正的创新型科学人才例如,“病理研究社” 的宗旨是 “让医学走进中学生” ,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医学、 培养医学兴趣的平台, 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和运作模式, 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式,获得一定的有助于健康的医学常识 “工程社”的宗旨是 “拥抱工程, 创造和谐社会” , 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走近工程、 亲身实践的平台, 使他们对工程有全方位的认识, 同时也呼吁他们倡导绿色工程, 通过绿色工程创建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 “水质研究社” 以丰富学生关于水质方面的知识、 了解并调查南京水质状况、 为水质保护作出贡献为宗旨, 对南京各地水质情况开展调查,检测家庭用水是否安全, 组织参观南京污水处理厂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运用学过的理科知识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体验水质检测过程, 完成科学报告。

      同时, 社团成员向全校同学传授生活中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知识, 倡议同学从小事做起, 关心爱护水资源这些社团活动不仅让学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48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同时也体现了社团的特点, 即社会协作性, 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 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开拓国际视野课程, 增进多元文化融合STEM+ 教育融合的理念也要求教育者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接轨, 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 吸收多元文化之精华近年来, 南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