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京剧《梨花颂》的演唱风格.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94554473
  • 上传时间:2024-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院(部)音乐学院题 目试论京剧《梨花颂》的演唱风格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第一章《梨花颂》基本内容介绍 4第1.1节《梨花颂》的创作背景 4第1.2节 《梨花颂》词、曲的思想与情感 5第二章 《梨花颂》的演唱风格分析 10第2.1节 演唱的咬字与声腔 10第2.2节 《梨花颂》的演唱与表演 12第三章 《梨花颂》不同版本的风格对比与自我心得体会 15第3.1节 《梨花颂》不同版本的演唱对比 15第3.2节 《梨花颂》的自我实践与心得 17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中文摘要2003年,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在上海首演,京剧《梨花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唱段《梨花颂》将中国传统的京剧与现代的民族声乐曲的风格无形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别具一格的京剧京剧《梨花颂》旋律上特色十分鲜明,感染力强,其中倚音、波音的修饰使作品更加的饱满;在演唱中,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这不仅是《梨花颂》演唱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把握《梨花颂》演唱风格的关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将京剧《梨花颂》从词、曲与情感进行基本内容的介绍;二、将京剧《梨花颂》从咬字、声腔和舞台表演进行分析,把握京剧《梨花颂》的演唱风格;三、根据不同版本的《梨花颂》的演唱,对比分析指出应借鉴的地方或避免的错误,并从笔者的角度出发,将笔者演唱《梨花颂》时对演唱风格的把握与心得体会。

      关键词:《梨花颂》;演唱风格;京剧声腔;字正腔圆AbstractIn 2003, the Symphonic Peking Opera “Dengtang Guiqiu” premiered in Shanghai. The Peking Opera Song is an important aria. “Pear Blossoms” blen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eking Opera with modern national vocal music intangibly into a unique Peking Opera. Among them, the adoring of Bodhisattva and Boeing makes the work more full; in singing, the words are full of enthusiasm and meditation. Thi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inging style of “Pear Blossom” but also the key to grasping the singing style of “Pear Blosso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introduce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Peking opera "Pear Blossom" from words, songs and emotions; Second, analyze Peking Opera "Pear Blossoms" from the wording, voice cavity and stage performance, and grasp the Peking opera "Pear Blossoms " Singing style; Thir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ersions of "Pear Blossom" singing, contrast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or to avoid errors, and from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he author sang "Pear Blossom" The “Pear Blossom Song” is the theme song that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eking Opera. The formation of a new and unique Peking Opera is easier for modern people to accept than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and is widely sung. In style, everyone has different thinking and handling, but the general direc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eculiar sound and biting of the Peking Opera, and the basic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erformance. For a singer who is not a Peking Opera, it is not easy to reach the charm of the Peking Oper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lyrics and biting words of the Beijing Opera combined with this work, and to enric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tter interpret this work.Keywords:Song of Pear Flower; Singing style; Acoustic cavity of Peking Opera;With clear articulation and a mellow and full tune前言京剧《梨花颂》这一作品出自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是其中的一个唱段。

      《梨花颂》在《大唐贵妃》中将中国传统的京剧与现代器乐、舞台、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新型京剧,因为有交响乐伴奏的加入,气势十分的磅礴,而舞美也是的瑰丽无比,是一场听觉与视觉感官的盛宴由于京剧《梨花颂》中加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相对于传统的京剧作品更容易让现如今的人们欣赏和接受,因此传唱的也十分广泛在把握京剧《梨花颂》的演唱风格前,需要了解京剧《梨花颂》的创作背景,并知道在演唱《梨花颂》时咬字要做到字正腔圆、强弱的起伏要有层次感、呼吸气口需要合理分配,以及在演唱中表演方面要符合杨玉环的人物形象同时,为了使京剧《梨花颂》演唱风格的把握更加具体化,笔者对比了各不同版本《梨花颂》的演唱风格京剧《梨花颂》这一作品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京剧文化的传承,也代表着中国京剧文化的发展,希望通过这一论文,让更多人对京剧《梨花颂》的演唱风格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 第一章《梨花颂》基本内容介绍第1.1节《梨花颂》的创作背景第1.1.1节 作曲家及出处《梨花颂》是出自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一个京剧唱段,由杨乃林作曲,翁思在作词,其内容赞美杨玉环对爱情忠贞不渝,并歌颂了李隆基与杨玉环两个人浪漫凄美的爱情众所周知,戏曲是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艺术形式,除了十分考究的唱腔以外,还有戏剧文学、舞台美术、器乐等等,这些都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京剧《梨花颂》在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中是以一种新型的京剧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其舞台装饰绚丽多彩,演员的阵容也不容小觑,给人一种辉煌而又磅礴的气势在音乐方面,由于现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交响器乐加入了伴奏当中,使得京剧《梨花颂》有着十分突出的时代与艺术特征而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则是一种我国民族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一种代表,因为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是以《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两部梅兰芳先生创作的京剧融合在一起的,同时进行压缩以及二度创编的处理,以郭小男导演为代表2003年在上海首演 仲立斌. 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199~200这部剧也充分的体现了梅派京剧在传承中发生的变化,那就是唱腔不变,其他艺术形式发生变化第1.1.2节 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剧目介绍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包括序幕在内总共有八场序幕,李隆基封杨玉环为贵妃,入主西宫,并宣召杨贵妃觐见杨玉环身穿红色戏服伴随着《梨花颂》这首歌,缓缓入场舞台气势辉煌,《梨花颂》这首歌添加了合唱的元素,整个舞台表演效果更是增添了一种恢弘无比的效果,气势直逼人心第一场“安杨交恶”,安禄山与杨国忠相互指责杨国忠说安禄山是番邦的胡人,只会在李隆基面前拍马屁,安禄山指责杨国忠无德无能,只是靠着杨玉环的裙带关系上位。

      最终两个人关系恶劣,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第二场“华清赐浴”,李隆基将华清池重新修整一番,赠予杨贵妃期间二人对话中洋溢着喜悦与甜蜜,让人产生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永远的追求第三场“梨园知音”,安禄山为了献媚,认杨玉环为干娘,认李隆基父皇李隆基大悦,击鼓庆贺,杨玉环则伴随着鼓点跳起了霓裳羽衣舞在这里反映出李隆基与杨玉环在梨园的相知相遇,双方互为知音,也体现出了当时大唐的繁盛景象第四场“被逐杨府”,杨玉环因为李隆基与梅妃的事情吃醋,与李隆基闹翻被逐回杨府杨贵妃坐在古琴旁黯然唱到:“无限忧愁无限恨,一忆君恩一断魂”,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神伤和对爱人的思念,随后唱起了“海岛冰轮初转腾”的醉酒唱段,随后剪下了自己一缕青丝让高力士交于李隆基,为她来日重新入宫打下伏笔第五场“长生殿上”,李隆基收到杨玉环托高力士送去的一缕青丝,后悔不已,对杨玉环更是思念当时正赶上七月七日杨玉环去乞巧,李隆基和杨玉环相遇,互诉衷肠二人和好如初,冰释前嫌,表达了二人真挚的情感但在这之后,却传来了安禄山叛变的消息,为下一场打下伏笔第六场“魂断马嵬”,陈元礼逼李隆基赐死杨玉环,不赐死杨玉环决不护驾、开拔,李隆基与陈元礼争辩,拒绝赐死自己的爱妃。

      杨玉环听闻赶来,决定为了李隆基安全而牺牲自己,并嘱咐李隆基,自己死后要葬在梨花树下此时《梨花颂》音乐响起,杨玉环一身白衣,被白绫赐死,让人闻之悲痛,杨贵妃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第七场“仙乡续缘”,李隆基变得苍老,胡子也是花白,抱着杨玉环生前用的琵琶睹物思人安史之乱八年才平息,但当年盛唐的景象不复存在,李隆基退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日思念着魂断马嵬坡的杨玉环,并唱“为什么江山美人,必有一伤”“可知我堂堂天子,不如平头百姓郎”,让人听之伤感第八场“蓬莱相会”,这一场是整部戏中的最后一场,但也是最让人期待的一场在梦境中,二人相遇,并相互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场面令人感动,此时《梨花颂》再次响起,烘托着二人这段凄美的爱情整个八场剧目,都是围绕着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发展的,直至最后,为了能给观众一个美好的结局与怀念,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整个作品中,《梨花颂》这首作品除去背景音乐,在整个剧目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开场,第二次是杨贵妃香消玉殒,第三次是二人相会的结局,由此可见,京剧《梨花颂》在《大唐贵妃》中是一个重要的唱段第1.2节 《梨花颂》词、曲的思想与情感第1.2.1节 《梨花颂》的歌词分析这首作品的作词人是翁思在,从词的内容就可看出,其创作的灵感来自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

      那么,为什么这部作品总是围绕着“梨花”呢?《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过,李隆基十分的精通音律,而且还十分喜欢作曲,选了三百名从事歌舞的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