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3页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1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1),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2)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3)初三年级要举办“古韵春音”诵读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辑诵读手册, 你推荐的以欣喜之情描绘春景的两句诗是“,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 句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I小题,共10.0分)2 .学校要开展以“成功需要执着追求还是适时而变”为辩题的辩论会正方观点是 “成功需要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反方观点是“成功需要适时而变,顺势而为”你会选择哪一个观点?请结合阅读过的名著,陈述理由100字左右)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3 .为了弘扬长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江天万里一一走近长江”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史地社团负责“文明传承绵延长”展板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完 成小题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 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一曲【甲】长江 之歌【甲】,唱出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依恋。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接纳百 川,汇聚千流,穿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经吴越,茫茫九卧,浩荡东流,奔腾入 海滔滔江水,滋养了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也孕育了深厚的长江文化千百年来, 烟雨朦胧的水乡泽国,更是催生出一个诗意的文化符号【乙】江南【乙】万里长 江横贯东西,支流辐揍,港埠星罗,物畅其流长江,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 并(xii) 的胸怀,成就了长江文明的震续与发展1) 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以及【甲】 【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下走州的一项( )A. “脉”在文中的意思是“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应读为“mAi”B. “兼收并(xii) ”中的“xU”在此处意思是“接连不断”,应写为“续”C.【甲】处应填书名号,标示歌曲的名称D.【乙】处应填双引号,标示特定的称谓2)同学们在《新华字典》中查到“罗”的义项有:①捕鸟的网;②散布,陈列;③搜集根据文段内容及字典释义,你认为“港埠星罗”在这里的意思是(2)文学社团负责“千年文脉润古今”展板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博大浩瀚的长江文化,源于数千年的厚重积淀以长江水系为脉,各民族文化 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绵延不绝、辉煌宏大的长江文明。
干 百年来,江水流出了河姆渡、良渚等新石器文化,也淌出了阳刚之巴蜀、浪漫之荆 楚、婉约之吴越,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她奔涌着李白“朝辞 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快欣喜,承载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激扬着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英雄豪气……长江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 标志性象征1)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两幅书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 当的一项是( )A.第一幅笔力遒劲,古意盎然,让人感受到范仲淹与古仁人相同的忧乐观B.第一幅笔法厚重,庄严大气,让人感受到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高远志向C.第二幅笔画平直,端正工稳,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和济世情怀D.第二幅字体挺拔,潇洒飘逸,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心忧天下的赤子之心和人生境界2)为了弘扬长江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江苏省(下 图)的名胜古迹丰富(如南京的秦淮河、镇江的北固山等),文化名人众多下列 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位可以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名片?联系其经历或作 品,说明理由江苏修地图A.杜牧B.辛弃疾选择: 理由: (3)生态社团负责“大江安澜丰碑立”展板。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长江安澜,从来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甲】千年来,长江流域人民兴利 除弊,建设了众多水利工程,促进了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020年11月,三 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乙】昔日险滩成胜景,今朝高峡出平湖气 势恢宏的三峡工程,民族工程的铮铮脊梁,治水兴邦的民族 期盼,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十三五”时期,全面加强长江生态环境 保护,着力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丙】实践表明,长江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是交相辉映的丁】唯有坚持生态 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唱响长江新时代的主旋律1)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书写②见证③展现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2)文段中【甲】【乙】【丙】【丁】四个句子使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 恰当的一项是( )A.【甲】句 B.【乙】句C.【丙】句D.【丁】句(4)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展板上拟写了一副对联填入对联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纳川汇流,①一,江河纵横铺画卷;下联:②—,文润古今,民族复兴③—A.①百舸争流②水利兴盛③谱新曲B.①百舸争流②治水兴邦③展情怀C.①舟行天下②水利兴盛③谱新曲D.①舟行天下②治水兴邦③展情怀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4 .【材料一】2022年3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结束。
这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 冬季季风主导的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历届冬奥会气象保障的经验和方案都无 法复制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我国气象部门在奥运赛区建成''地、空、 天”立体监测网,实现了 “百米级、分钟级”的天气预报能力,保障了冬奥会的顺 利完成,这表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正向更高水平发展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10920个国家级地面观 测站,构成了陆地平均29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网,120个高空气象 观测站实现了秒级数据连续探测,2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7颗风云 气象卫星在轨运行……这些都对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起到支撑作用,综合气象观 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明确提 出,到203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2021年,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 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 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2022年,中央气象台准确预报3月16日8时至3月17日 8时,湖北北部和东部等局部地区有暴雨;准确预报3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 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北西北部和北京西北部山区等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早 预警、早行动”,气象部门与交通、铁路、电力、通讯等应急管理部门合作联动, 最大程度降低了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据统计,截至2021年,气象灾害造成 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3.4%下降至0.3%„气象预报精准能力 不断提升,为气象防灾减灾筑牢了 “第一道防线”气象服务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相结合,衍生出穿衣指数、晨练指数、花粉过敏 指数等服务产品,不断满足百姓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在北京,公众可通过“休 闲天气”快捷查询景点天气预报和实况,实现特色休闲指数私人订制;浙江气象部门推出了涵盖公路、内河、海上的气象导航服务,基于用户位置和需求实时推送个性化信息、吉林有雾淞预报,安徽黄山有云海预报,新疆昭苏县有彩虹预报……知 冷暖、伴出行、惠生活,o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材料三】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气象部门不断 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建成了高速气象网络、 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形成了 “云+端”的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 一秒钟,高性能计算机的峰值运算速度达9.8千万亿次;一分钟,探空气球可爬升 400米,无人机可观测边界层15种气象要素;一小时,天气雷达能完成10次扫描, 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结论可更新6次……未来,激活数据潜能,打好气象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应用攻坚战,气象信息化建设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打下坚 实基础。
⑴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表述不得令文意的一项是()【甲】冬奥会各项赛事顺利开展,离不开奥运赛区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精准的气 象预报乙】气象部门准确预报暴雨、暴雪天气,与各部门合作联动,实现了 “早预警、 早行动” o【丙】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气象 现代化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图2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果有:①一、②—、③、④—o (每空限15个字以内)5 .阅读《为祖国河山立传》,完成小题为祖国河山立传①徐州南关尹小桥的广大北巷十七号,是李可染的旧居大门坐南朝北,镶有 青松和仙鹤浮雕的影壁旁有曲折缠绕的紫藤和婆娑弄影的翠竹,充满诗情画意穿 过圆门往右折,一座旧式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②旧居的三间南屋,是李可染当年的居室卧室外墙上,引人注目的是他三位 师长的照片,一为徐州乡贤钱食芝,一为著名画家林风眠,一为艺术大师齐白石③李可染自小就酷爱绘画,每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总能博得邻人围观 十三岁时,一次到徐州公园游玩,看到一位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作画,以后一连几 天他都去看,先生动了心,要教他学画,这位先生就是钱食芝。
从此,李可染便成 了先生的“研墨童子”回到家中,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使老师 大为惊讶李可染正式拜师后,钱食芝为这个小学徒画了一大帧山水,并附诗:“童 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汝自鹏捕上,余惭鹊“退飞④1985年李可染旧居修葺完工,八十多岁的他对着老师的照片洋洋地鞠了一 躬在典礼上,他对乡亲们说:“是钱老师带我走上了艺术之路,如果没有钱老师, 也就没有我的今天⑤1929年,22岁的李可染报考西湖国立艺术院首届油画研究生,由于他现场 所作的巨幅人体油画,画风雄厚大胆,被慧眼识才的林风眠校长破格录取其实, 那次是他第一次拿油笔可是,到了课堂上,他拿起从未曾拿过的炭条准备画素描, 却不知从何下手他自愧画拙,总是扣放画板,待教授来课堂指导时才翻正过来 画板一角写着一个“王”字,原来那是“亡”字的密码暗示,暗示自己,画不好素 描毋宁死⑥在艺术上对李可染指点最多、帮助最大的,当然还是白石老人卧室外壁门 旁,悬挂着李可染手书的白石老人印语:“痴思长绳系日”,旁有跋:“此白石师 自刻印语,深感吾师惜阴精神,因书以自励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 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 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绝,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
⑦卧室外间的画桌旁有一张李可染手拿画板的照片,时间是1938年,武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可染给正在武汉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的田汉去信,询 问可否投笔从戎田汉很快给他回了信,把他安排在三厅绘画木刻科李可染怀着 满腔激情,创作了控诉日寇罪行的《无辜的血》《侵略者的炸弹》等大幅宣传画, 又和好友力扬一起,每天提着墨汁桶到武汉街头画抗日漫画,刷写标语……这些宣 传,在人们心中撒下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种,成为唤起民众齐心抗战的响亮号角⑧旧居里的两方印章也十分抢眼,一方是“可贵者胆”,另一方是“所要者 魂”新中国成立不久,李可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