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课件.ppt
28页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1782年,福禄倍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一个路德派新教的牧师家庭 中学毕业后,福禄倍尔在林务部门作学徒 1799-1801年福禄倍尔进入德国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 自1805年,福禄倍尔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 1816年,福禄倍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称为“德国普通教养院”1826年写了《人的教育》一书 1836年回国后,福禄倍尔的工作完全转向学前幼儿教育生平简介,●1800年,他在林业主的资助下入耶那大学学习,开始接触到费希特和谢林两位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并且福禄倍尔的思想受其影响非常大 ●自1805年起开始了教育生涯为了弥补自己教育知识的不足,他前往伊佛东访问裴斯泰洛齐,深受裴斯泰洛齐思想的影响 ●1817年,福禄倍尔在家乡开办学校在这所学校工作的基础上,于1826年写成泛论儿童教育工作的著作《人的教育》 ●1834年至1835年,福禄倍尔在瑞士布格多夫担任一所孤儿院院长 ●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劳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教育活动,称之为‘幼儿园’与通常称为‘幼儿学校’的类似机构是不同的。
它并不是一所学校,在其中的儿童不是受教育者,而是发展者 幼儿园——儿童的花园把儿童放在生长发芽的种子的地位上,把教师放在有知识的园丁的地位上 基本思想是帮助幼儿自我表现并由此得到发展幼儿园教师使幼儿参加与其天性相适应的活动,让他们到花园、树林里做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训练他们的感官 《母亲与儿歌》1843 《幼儿园教育学》1861,哲学源泉,首先,他受谢林自然哲学的影响,主张教育适应儿童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的发展他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求一、人们重视儿童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其次,从“自我”和“行动”的思想出发,重视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重视儿童的自我活动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儿童个性的发展,他重视儿童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以及重视劳动的教育作用 再次,强调事物结构的联系,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从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看到事物整体的本质联系,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的连续性,把教育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进化的过程教学原则,福禄贝尔把费希特的“自我”和“行动”的思想运用于对儿童的认识,认定“儿童”即“活动”,同时受“万物在神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教育的根本原则 第一,统一的原则 第二,发展的原则。
第三,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一、统一原则与教育的本质及任务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 ◆教育的本质: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 ◆教育的任务:使人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论教育与儿童发展,二、人性与教育顺应自然 人天生具有完美性和健全性 福禄贝尔两大教育原则 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1、必须按照儿童的本性去理解他们和正确对待他们,让他们自由和全面地运用他们的能力,不能把成人的形式和使命强加于他们 2、必须重视儿童的个性和个性发展 “自动”发展原则 这种“自动”发展是个体利用自我能动的力量三、辩证的观点:发展与对立调和 人的发展规律: 对立与调和法则: 对立:天性与环境 “变外部为内部”、“变内部为外部” 调和:教育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困难,最终达到两者的统一四、创造性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 “劳作浴” 五、社会参与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认识人性 ◆主张让儿童在团体活动中接受教育,适应小组生活 ◆“相互帮助”是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座右铭四个阶段:没有年龄界限 一、婴儿期 任务:发展感官 途径:听觉、视觉 二、幼儿期 任务:智育—情感的激发、自制习惯的养成、由观察事物引向图画和对数目的认识 途径:游戏和说话 三、少年期 任务:学习 途径:实例、语言、游戏、家庭生活 四、青年期,教育的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幼儿园教学,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家庭教育的补充,解决家长无暇照顾儿童的问题。
任务:保护儿童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二、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育的基本原则:自我活动 游戏是儿童自我活动的集中表现,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1、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 2、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方式,三、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 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1、游戏活动 在教育史上,福禄倍尔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游戏是能够发展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活动吸取了席勒的游戏思想,并把它作为发展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他声称游戏是“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儿童游戏时,按他的内心来塑造外界,外部的新环境与内部天性互相作用,促进他的发展 儿童运用他们的身体、感官和四肢,力求寻找内部和外部两者的统一这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因此, 游戏就是幼儿期生活的一个要素 游戏既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又是内在本质出于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向外表现游戏作为儿童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认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正是幼儿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 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 游戏分为三类:一是身体的游戏;二是感官的游戏;三是精神的游戏 还提倡村镇设立公共游戏场:对整个社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作用,既丰富和充实了孩子的生活,也使成人感受到“令人振奋精神的新鲜的生命气息”。
2、恩物(gift) 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球体、圆柱体、立方体、三角体等制作成的,作为幼儿了解自然和人类的一套玩具命名为恩物,意指是上帝的恩赐 玩法:不能随心所欲地玩,如果想搭一座房子,每块独立的小立方体都要从整个大立方体上取下,然后再用来建筑小房而在搭成房子又想再造一列火车时,必须首先把每块小立方体归回它在整个大立方体中的原来位置于是儿童就能产生这样的思想,多样性来自统一性并且又归于统一性;统一中产生多样,而多样是统一的组成部分恩物通常有六种 第一种是六个不同颜色的毛线球 第二种恩物是由木制的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 随后的四种恩物的是把立方体按照不同的分割方法分割而成的3、作业 作业就是给幼儿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作业活动中 , 他们使用某些材料 , 例如纸、沙、泥土、竹、木、铅笔、颜色盒、剪 刀、浆糊等 , 制作某种物体泥塑、剪纸、图片涂色、编织、缝纫、沙堆游戏、绘画、折纸等 作业是恩物的发展,它要求幼儿将恩物的 知识运用于实践与恩物中的立体相对应的作业活动有捏泥型、纸 板、折纸和术刻等 , 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应的作业活动有剪纸、刺 孔、串珠、图片上色和绘画等因此 , 福禄倍尔指出 , 幼儿只有掌握了恩物的使用之后 , 才能开始进行作业活动。
尽管作业和恩物是紧密联系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其表现在恩物在先,作业继后;恩物的主要作用在于吸收或接受,作业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现或建造福禄倍尔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幼儿园作业大纲,要求幼儿的作业活动严格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例如,绘画应当从画点开始,然后是画横线和竖线以及横竖线的组合,最后才是画一些物体 在作业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和帮助,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和认真制作的习惯4、语言 包括说话,听讲故事、童话,叙述小说,学习文法和文字等 5、自然科学常识 6、唱歌和诵诗,福禄倍尔幼儿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已经比较完备,在一个世纪之前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显然,在幼儿教育方面,福禄倍尔已经远远超出的他以前的所有教育家他所提出的课程思想,即使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价值四、从幼儿园向普通学校的过渡 幼小衔接问题—中间学校,福禄贝尔认为中间学校可以帮助幼儿很快适应学校里面的生活从感觉直观到抽象直观思维的过渡福禄倍尔是外国教育史上一位有着重大贡献和广泛影响的教育家他首创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幼儿园,并组织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他在幼儿园实践及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他还积极进行幼儿教育的宣传活动,提倡发展幼儿社会教育,唤起社会重视入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
福禄倍尔确定的游戏和作业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他的“恩物”作为幼儿玩具被广泛采用,成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这些方面,福禄倍尔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久远的直到当前,其幼儿教育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仍为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简要评价,福禄倍尔的一生的贡献主要在学前教育方面他曾经详细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总 结,简述福禄倍尔的游戏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福禄倍尔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主要的教育手段 (二)他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游戏体系,力图使儿童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各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四)他把游戏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活动,强调幼儿家长允许儿童尽情游戏不要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