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讲跨学科研究(一)讲座培训课件PPT.ppt
54页第六讲 跨学科研究(一)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即“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的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扩展,是一种在保持文学主体性的条件下,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学科间性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二、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 三、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一、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一)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p将文学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通过考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作用,可以使文学的本质内涵得到充分地展示,从而更好地揭示出文学发展的方向p当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交叉学科,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学科的限制正成为学科发展的制约在这个意义上,跨学科研究则成为21世纪文学研究特别是比较文学的必然趋势p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将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先哲们希望对年轻人进行科学、艺术、文学三位一体的教育,使之既能领悟艺术之美,又能理解文学作品,并且不仅对获取科学知识感兴趣,而且对归纳逻辑和科学探索之方法感兴趣,并认为这样不论他们今后搞什么具体专业都能适应这一设想将在具有通识性质的比较文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二)对有关质疑的回答质疑一:属于外部研究,缺乏文学性。
坚持文学主体性的条件下去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质疑二:宽泛,使比较文学的界限更加难以确定人类活动本身是互相联系的,学科的概念是近代科学的产物过分严格的专业限制,往往会造成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的自我封闭质疑三:方法仅以文学为中心换一个学科作为对象通过建立不同的参照物,发现文学中新的因素和层面,促成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思考与文学相对的这些参照物与文学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它们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融合或激发文学中的一些成分而成为丰富和推动文学发展的驱动力质疑三:方法仅以文学为中心换一个学科作为对象通过建立不同的参照物,发现文学中新的因素和层面,促成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丰富的内涵三)跨学科研究的范式跨学科研究有不同分类,我们的分类如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文学与科学技术这里着重探讨其他学科对文学的影响和渗透,或者说文学对其他学科的借鉴跨学科研究对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对不同学科的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一、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其他姊妹艺术在起源、思维方式、情感因素乃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共同点各门艺术之间彼此又拥有各自的媒介手段和发展历史,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功能。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这种汇通和差异在传统美学中讨论得较为充分,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互相借鉴和渗透 这种研究以全部艺术为领域,从单个艺术品之间的偶然联系直到整个文化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互相渗透的极为复杂的情形,可以有无数值得研究的题目 美盖塞(一) 文学与绘画1、从绘画中获取技法小说家学习绘画中的基本技法,包括色彩、线条、光线和构图等 快要落山时的太阳的直径变小了,一道奄奄一息的褐色无光的光线北方出现了一道浓浓的云堤,它带有一种阴险的乌黑的橄榄色彩,低低地一动不动地压在大海上,仿佛在航道上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障碍 康拉德:吉姆爷咖啡壶是褐色的陶釉它的形状像一个圆球,上部是一个原柱形的过滤器,带一个蘑菇形的盖壶嘴呈一种S形曲线,底部稍稍有些凸鼓壶把可以说是一只耳朵的形状,或者不如说像一只耳朵的外缘;但那是一只做得很难看的耳朵,太圆了,又没有耳垂,这样倒有些像一只“瓦罐把手”的样子壶嘴、壶把和蘑菇形的盖子都是奶油色的其余一切部分都是清一色的浅褐,闪闪发亮 桌子上,除了漆布、垫子和咖啡壶,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罗布-格里耶 咖啡壶中国绘画中的空白和简洁对题材的选择“富于包孕的片刻”(钱锺书)2、借鉴绘画的空间意识 由TS艾略特、庞德、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为代表作家的现代文学,正在向空间形式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说,读者大多在一个时间片刻里从空间观念去理解他们的作品,而不是把作品视为一个序列 约瑟夫弗朗克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这里的空间形式是指文本中各个意义单位从原来的时间性叙事中解放出来,被同时性地并置在一处,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艾略特的荒原等作家在同一时间内展开了不同层次上的行动与情节,而读者则凭借自己的感知能力把文本中各个意义单位联系起来不仅任意切断叙述中的时间流动,而且在文本中并列置放那些游离于叙述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联想弗吉尼亚伍尔夫:达罗卫夫人意识流小说的“瞬间集合”对时间顺序的拒绝,即对线形对中心的拒绝对空间的偏爱,即对多维的偏爱3、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神似”“风骨”与绘画的“骨法”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背面傅粉法”、“横云断岭法”、“重作轻抹法”(二) 文学与音乐诗者,志之所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诗、词、曲三者,始皆与乐一体而由浑之划,初合终离凡事率然,安容独外文字弦歌,各擅其绝即使折衷共济,乃是别具新格,并非包综前美 钱锺书文学与音乐的分离是一种必然,这种分离促使了各自发展的完善。
两者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倾慕又表现出各自对自身的超越1、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我认为诗人研究音乐会有很多收获音乐当中与诗人最有关系的性质是节奏感和结构感 艾略特艾略特四个四重奏文学对音乐结构和节奏的借鉴在叙事文学上也有体现这两部作品(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许三观卖血记)中出现的重复,应该说是音乐教给我的 余华2、对音乐本体性的追求现代以来,文学的这种追求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也不仅仅是通过借鉴音乐方法来丰富和扩展文学创作领域,而是对音乐本体的追求 音乐成为文学的“理想自我”文学对音乐性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含混性的仰慕音乐比别的艺术更宜于表现漂浮不定的思想,没有定型的梦,无目标无止境的欲望,表现人的惶惶不安,又痛苦又壮烈的混乱的心情,样样想要而又觉得一切无聊 丹纳艺术哲学文学对音乐本体的这种追求是在类似的层次上,而不是说要最终取消语言现代人对音乐本体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折射,音乐化的语言似乎比具有明确所指的文字陈述更能传达出对现代生活的特殊感受3、文学理论批评与音乐列维施特劳斯主张用阅读乐谱的方式阅读神话,从和声中把握神话的深层结构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 (三) 文学与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综合运用光、影、声结合的技术,逼真形象地表现文本,并以极为直观、方便的欣赏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由于影视的强烈冲击,传统文学形式逐渐走向萧条,人们日益疏远书写文字这一状况既造成了文学的危机,同时也促使了文学的反思和革新1、文学和影视的联姻影视与作为“母本”的文学影视使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2、影视冲击下文学的革新 影视的要求也正在改变着书写文学的语言和结构 创作中尽可能地去掉概述和评论,推崇省略和空白 影视中灵活的镜头转换对小说叙述技巧的推动3、文学的魅力v文学文字的间接性和歧义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广阔性和暗示性为读者营造了自由想象的空间v经典的纸质文学作品却代代相传,常读常新v文学语言所具有的隐喻、修辞乃至评论等手段也是其他媒介难以企及之处,二、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文学与宗教v起源v关注对象v表现方式v宗教经典中文学因素1、文学史与宗教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码”佛教东来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 格律 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鲁迅药中的夏瑜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冰心的爱的主题2、文学创作与宗教宗教与作家佛教与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王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炉的诗人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苏轼送参寥师 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取材于旧约全书宗教形象成为文学中常见的原型和意象,如十字架、天使、犹大、原罪、伊甸园经常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技巧在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中,“梦幻式”、“离魂式”、“死而复生式”等叙事模式与佛教文学对宗教的反叛十日谈织工马南3、文学批评与宗教圣经阐释学是现代阐释学的前史 伽达默尔圣经一是直义,二是寓言层面,三是道德层面,四是神秘意义以禅喻诗”禅宗认为佛之真谛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有靠主体的体验去感悟其言外的意蕴学诗浑似学参禅 北宋吴可学诗诗(二)文学与政治政治对文学的或隐或显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虽说文学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但由于政治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极为特殊,因此政治对文学的影响要比其他意识形态大的多1、文学文本中的政治: 晚清中国小说中,把中国男性描绘成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家有万金的美男子美丽多情的西方女子一见其即倾心,纷纷向他示爱。
象征西方的异国女郎的秋波,使得象征东方的中国男子在两性关系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颠覆了西强中弱的模式 海底奇境现代文学中,跨国情爱母题常常通过“求而不得”的情爱苦痛,来表现国家、民族的不平等沉沦 2、文学批评与政治(1)关注社会历史的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批评,是对女性的一种解放 新历史主义中的政治是对历史的颠覆2)形式主义文学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中的政治:陌生化中的政治,文学观中对现实政治的回避即反抗 结构主义中的政治:二元对立 解构主义中的政治:对中心或权威的反抗三)文学与现代语言学1、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人类的言语活动分成两类: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共时研究优于历时研究2、语言学转向对文学批评的影响(1)由于语言学转向,哲学讨论的重大问题由主客关系转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语言开启了世界,建构了世界语言不再是为独立存在于世界上的实体提供的一套标签,恰恰相反,人们正是通过概念之间的差异来理解世界的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表现的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一套语言符号?引导人们开始思考文学本质的新层面2)现代语言学的概念、方法和模式在文学批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的“细读法”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综上所述,文学活动不是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运行,而是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其他文化形态不断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文学正是在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对话和交流中,被注入新的营养,从而获得发展和更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