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肝癌;心理干预;身心症状;支持性心理 治疗 ;认知疗法 【摘要】 目的 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 将5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 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身心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 【关键词】 肝癌;心理干预;身心症状;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Functions of mental intervention in hepatoma nurs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s of general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and cognitive therapy in hepatoma nursing. 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hepat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n=29) and control group(n=29). The two groups accepted internal medical therapy and nurs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and cognitive therapy.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with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Results 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SCL90, SAS and SDS of study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mental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Ment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hysical and mental symptoms of hepatoma patients, 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and lengthen their lifespan.【Keywords】 Hepatoma; mental interven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ymptom;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肝癌是消化系统肿瘤中病情最严重的一种,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心身疾病,个性行为和精神心理因素与这些疾病的发生、 发展 密切相关[1,2]。
有研究显示[3],该类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身症状因此,在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肝癌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8~65a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研究组)及非心理干预组(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21例,女8例;年龄48.0±0.4a;平均病程11.0±5.0d;文化程度:大学6例,中学15例,小学8例;职业:工人9例,农民6例,干部5例,其它9例对照组男23例,女6例;年龄50.0±0.7a;平均病程12.0±2.0d;文化程度:大学8例,中学13例,小学8例;职业:工人8例,农民7例,干部6例,其它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方法1.2.1 治疗与评定 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
1.2.2 心理干预措施 (1)一般支持性心理疗法:评估患者的健康史,收集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选择非治疗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想法,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陈述,运用关心与同情,安慰与开导解释、建议和指导、积极语言应用等,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每天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交谈,掌握说话的语调、程序、用词,以及面部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性行为,做一个耐心有效的倾听者;按照整体护理的观点对待患者,提供全面的照顾和舒适的环境,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舒适,真正使患者感到温暖,愿意接受帮助;与患者家属、亲友进行沟通,要求他们每周至少探视患者1~2次,给患者以关心、帮助和支持2)认知疗法: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找出存在的不合理、不现实的观点,与患者一起认真分析,转变错误的观点与认识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体宣教,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发病的原因、治疗原则及应注意的事项、心理状态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疾病转归的相关知识,有目的地宣教国内外有关疾病治疗的新进展,并对患者的提问给予详细解答。
分析患者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发现情绪不稳定或不恰当的认知或对疾病不利的应对方式及时给予指导,用乐观的、积极的言语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引导患者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疾病,从全局出发,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或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缓解个人及家属、亲友的压力要求患者正确对待自已的疾病,并能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3)30min・次・2次・w-1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 结果 治疗 后两组患者SCL90、SAS、SDS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表2表1 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比较 由表1,表2可知,治疗后研究组SCL90、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4],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是普通人群的2倍心理干预是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是倾听,就是让患者宣泄疾病引起的抑郁、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让他们说出来,而非压抑和回避,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心理干预主要通过心理疏导,消除对疾病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挫折感,纠正其心理偏差。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通过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暗示和环境调整等以增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思维和情绪,重建心理平衡,激发与病魔抗争的斗志与能力[5]认知疗法是根据个体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6]通过认知的干预,改变患者对已、对人、对事的看法,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情绪和行为通过相关的医学知识 教育 和认同机制,使患者以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增强康复的信心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SCL90、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5)提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心身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参考 文献 [1] Koponen M, Seurim, Nevalainen A, et al. Nasal lavage method in the monitoring of upper airway inflammation: seasonal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J].Inhal Toxicol,2003,15(7):649[2] Ullrich PM, Carson MR, Lutgendorfsk, et al. Cancer fear and mood disturba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consequences of biochemical evidence of recurrence [J].J Urol,2003,169(4):1449[3] 范妙珍.72例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2):35[4] 崔世香,邓宝凤,朱一英.对48例SAKS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飞杂志,2004,8(39):602[5] 戴晓阳.护理心 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130[6]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