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精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ppt
39页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诊治的诊治 1 定义定义1病因及流行病学资料病因及流行病学资料2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4急诊治疗急诊治疗6诊断标准诊断标准52定义定义 指各种损伤因素导致横纹肌细胞坏指各种损伤因素导致横纹肌细胞坏死后,肌红蛋白(死后,肌红蛋白(myoglobinmyoglobin,,MbMb)等细)等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从而引起体内电解胞内容物释放入血,从而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及多质紊乱,诱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脏器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综合征3定义定义v 由由Meyer BetzMeyer Betz于于19101910年首次报道,之后由英国年首次报道,之后由英国的的BywatersBywaters和和BeallBeall也有类似的病历报告也有类似的病历报告4病病 因因1.1.创伤性因素:挤压综合征、过度运动、强体力劳创伤性因素:挤压综合征、过度运动、强体力劳动、肌肉缺血、烧伤等。
动、肌肉缺血、烧伤等2.2.非创伤性因素非创伤性因素: :Ø药物:降脂药、乙醇、阿片类药物药物:降脂药、乙醇、阿片类药物Ø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Ø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细菌(军团菌、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细菌(军团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寄生虫链球菌、葡萄球菌)、寄生虫Ø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低钾、低钙、高钠、糖尿病、糖尿斌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低钾、低钙、高钠、糖尿病、糖尿斌酮症、甲状腺疾病等酮症、甲状腺疾病等Ø遗传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糖酵解异遗传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糖酵解异常、线粒体呼吸链异常等常、线粒体呼吸链异常等5病病 因因6病病 因因v病毒性肌炎、创伤、结缔组织病、药物反应(病毒性肌炎、创伤、结缔组织病、药物反应( 他他汀类药物、)汀类药物、) 、运动锻炼后、代谢性疾病、酒精、运动锻炼后、代谢性疾病、酒精以及抽搐后以及抽搐后v在白血病患者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常常继在白血病患者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常常继发于感染之后,常见的感染原因有大肠埃希菌、发于感染之后,常见的感染原因有大肠埃希菌、产气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等。
多为大剂量化疗产气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多为大剂量化疗如大剂量环磷酰胺、大剂量阿糖胞苷,也有常规如大剂量环磷酰胺、大剂量阿糖胞苷,也有常规剂量出现者,如剂量出现者,如 320 mg 320 mg 的阿糖胞苷后,的阿糖胞苷后,5-5-氮杂氮杂胞苷后胞苷后v高热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温多在高热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温多在 42℃42℃以上78张张 冰等浙江实用医学冰等浙江实用医学20112011年年2 2月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414例临床分析例临床分析v本组本组1414例中例中, ,男男1313例例, ,女女1 1例例, ,年龄年龄16~7616~76岁岁, ,平均平均(34)(34)岁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入院时间2~142~14天天; ;起病前有乙肝病起病前有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史毒标志物阳性史1 1例例, ,长期酗酒史长期酗酒史2 2例例,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史史4 4例例, ,其余无心肝肾及肌肉系统疾病其余无心肝肾及肌肉系统疾病“v诱发因素诱发因素: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3 3例、病毒感染例、病毒感染2 2例、糖尿病高例、糖尿病高渗状态渗状态1 1例、甲状腺机能减退例、甲状腺机能减退2 2例、皮肌炎例、皮肌炎2 2例、中例、中暑暑1 1例、继发性癫痫例、继发性癫痫1 1例、不明原因例、不明原因2 2例。
例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9: 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疼痛、肿胀、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疼痛、肿胀、无力无力6 6例并发生例并发生ARF,ARF,其中少尿其中少尿4 4例例, ,小便呈酱油色小便呈酱油色2 2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肝肾功能损害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 1例9过度运动病例报导过度运动病例报导v男男,18,18岁岁, ,因双侧下肢肿痛、腰痛因双侧下肢肿痛、腰痛5d,5d,由外院转入我由外院转入我院院" "v该患者系某部队士兵该患者系某部队士兵, ,近期训练强度较大近期训练强度较大, ,患者于患者于5d5d前高强度训练后出现双侧下肢持续性胀痛前高强度训练后出现双侧下肢持续性胀痛, ,伴麻伴麻木,乏力木,乏力, ,排出酱油色尿约排出酱油色尿约100ml,100ml,遂到当地医院就遂到当地医院就诊v查血查血:ALT941.4U/L,AST1094U/L,:ALT941.4U/L,AST1094U/L,尿潜血尿潜血(+++),(+++),尿尿蛋白蛋白(+++),(+++),考虑急性肝坏死考虑急性肝坏死, ,即转本院即转本院v既往无肝炎病史及肾病史既往无肝炎病史及肾病史, ,无类似病史入院无类似病史入院1011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 肌肉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肌肉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占体重占体重40%~50%)40%~50%)和最和最大水库大水库(30B1)(30B1)及钾库及钾库(70%),(70%),含最丰富的含最丰富的Na+-K+-Na+-K+-ATPase,ATPase,上述任一病因影响了肌细胞膜的完整性时上述任一病因影响了肌细胞膜的完整性时, ,即引起双向渗漏即引起双向渗漏, ,钙钠和水渗入胞内钙钠和水渗入胞内, ,钾、磷、嘌钾、磷、嘌呤、肌红蛋白渗漏到胞外。
呤、肌红蛋白渗漏到胞外12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v1. 1. 缺血损伤和缺血损伤和ATPATP耗竭耗竭 ::NONO和内皮素和内皮素(ET)(ET)在亚铁在亚铁血红蛋白诱导的血管收缩缺血和低灌注的作用血红蛋白诱导的血管收缩缺血和低灌注的作用来自损伤肌肉和亚铁血红蛋白是来自损伤肌肉和亚铁血红蛋白是NONO强有力的清道强有力的清道夫夫, ,可消耗可消耗NONO的储备的储备, ,活化活化iNOS,iNOS,抑制抑制NONO合成酶合成酶(eNOS)(eNOS)活性活性, ,同时激活同时激活ET,ET,导致导致ATPATP耗竭耗竭, ,加之加之ATPATP前前体体( (腺嘌呤腺嘌呤!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从胞膜漏出加重从胞膜漏出加重ATPATP耗竭v2. 2. 肌浆钙调节受损肌浆钙调节受损 ;内;内ATPATP耗竭损害了能量代谢耗竭损害了能量代谢和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和细胞膜离子泵功能, ,胞浆内钙离子增多胞浆内钙离子增多, ,钙依赖钙依赖性神经蛋白酶和磷酸脂酶激活性神经蛋白酶和磷酸脂酶激活, ,引起肌纤维、细胞引起肌纤维、细胞骨架、膜蛋白破坏骨架、膜蛋白破坏, ,溶酶体消化纤维内容物溶酶体消化纤维内容物。
13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v3 3 低钾低钾 兴奋肌膜去极化兴奋肌膜去极化, ,使钾介导的小动脉扩张衰竭使钾介导的小动脉扩张衰竭, ,引引起心血管异常起心血管异常, ,热逸散热逸散, ,肌肉血流损害肌肉血流损害v4 .4 .组织氧化应激组织氧化应激 :滤过的肌红蛋白一旦在小管内聚集:滤过的肌红蛋白一旦在小管内聚集, ,将导致将导致Fe2+Fe2+释放入管腔释放入管腔, ,并催化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产生并催化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产生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Fe2+,Fe2+是产生自由离子的中介加速器,肌红蛋是产生自由离子的中介加速器,肌红蛋白尿还可增加白尿还可增加H2O2H2O2的产生和转化的产生和转化, ,形成超氧化物形成超氧化物v5. 5. 肌红蛋白对肾脏的直接损伤:肌红蛋白对肾脏的直接损伤: 肌红蛋白的管型堵塞、肌红蛋白的管型堵塞、瘀滞管腔并直接接触小管上皮,尿瘀滞管腔并直接接触小管上皮,尿pHpH≤5.65.6时时, ,肌红蛋白分肌红蛋白分解为亚铁血红素和球蛋白解为亚铁血红素和球蛋白, ,增加了肾脏直接毒性增加了肾脏直接毒性, ,尿流的浓尿流的浓缩和酸化进一步造成肌红蛋白与缩和酸化进一步造成肌红蛋白与Tamm-HorsfallTamm-Horsfall复合体在复合体在远端小管聚集。
远端小管聚集14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v6 6 常见的几种病因导致常见的几种病因导致RMRM的机理:的机理: (1)(1)酒精酒精( (乙醇乙醇):):直接肌肉毒性直接肌肉毒性( (肌浆网钙聚积抑制肌浆网钙聚积抑制),),膜离子膜离子转运紊乱转运紊乱, ,碳水化合物代谢失常碳水化合物代谢失常, ,昏迷压力性肌坏死昏迷压力性肌坏死,ATP,ATP和和糖原消耗糖原消耗, ,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电解质紊乱; ;(2)(2)海洛因等麻醉剂海洛因等麻醉剂: :直接细胞毒直接细胞毒, ,膜转运异常膜转运异常, ,昏睡导致压力昏睡导致压力性肌坏死性肌坏死,ATP,ATP减少减少, ,脱水脱水; ;(3)(3)他汀类降脂药他汀类降脂药: :细胞膜结构功能改变细胞膜结构功能改变, ,线粒体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受损, ,肌肌细胞复制损害细胞复制损害, ,细胞色素细胞色素P450(cyp)P450(cyp)酶系统改变酶系统改变; ;(4)(4)感染感染:(:(病毒、细菌病毒、细菌) )直接侵袭肌肉直接侵袭肌肉, ,缺氧缺氧, ,代谢障碍代谢障碍, ,高渗高渗透压透压,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等介质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等介质作用" "15病理改变病理改变v1 1 肌活检肌活检 50%50%的的RMRM无肌肉损伤症状无肌肉损伤症状, ,故肌活检并非故肌活检并非诊断非创伤性诊断非创伤性RMRM的必要手段,病理可见的必要手段,病理可见, ,横纹肌组横纹肌组织部分肌纤维消失织部分肌纤维消失, ,间质炎细胞浸润。
间质炎细胞浸润v2.2.肾活检肾活检 当合并有当合并有ARTART时时:(1):(1)远端肾单位有肌红远端肾单位有肌红蛋白管型形成蛋白管型形成;(2);(2)近端肾小管坏死近端肾小管坏死(ATN),(ATN),上皮细上皮细胞从胞从GBMGBM脱离脱离;(3);(3)单克隆抗肌红蛋白抗体单克隆抗肌红蛋白抗体EnVisionEnVision法阳性16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导致导致RMRM原发病原发病的表现的表现2RMRM本身的表现:本身的表现:局部表现:受累肌局部表现:受累肌群的疼痛、肿胀、群的疼痛、肿胀、压痛及肌无力;压痛及肌无力;全身表现:全身不全身表现:全身不适、乏力、发热、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精神状心动过速、精神状态异常、意识障碍、态异常、意识障碍、少尿、无尿少尿、无尿3并发症的表现:并发症的表现: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肝损害;肝损害;间隔综合征间隔综合征17诊断诊断v 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v(1)(1)不同程度的肌肉肿胀和肢体无力不同程度的肌肉肿胀和肢体无力; ;v(2)(2)黑、茶色黑、茶色0 0小便提示肌红蛋白尿小便提示肌红蛋白尿; ;v(3)(3)肌酸激酶及其他肌酶肌酸激酶及其他肌酶( (转氨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转氨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 )均升高均升高, ,v(4)(4)肌酐、尿素、尿酸升高肌酐、尿素、尿酸升高; ;高高K+,K+,低或高低或高Ca2+,Ca2+,高高P3-,P3-,代谢代谢性性( (乳酸乳酸) )酸中毒酸中毒; ;v(5)(5)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DIC;DIC;v(6)(6)部分可发热部分可发热, ,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升高; ;v(7)30%(7)30%合并合并ARF;ARF;v(8)(8)创伤性创伤性RMRM常有低血容量休克常有低血容量休克, ,代谢紊乱及心脏受损。
代谢紊乱及心脏受损18诊断标准诊断标准Ø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史,临床表现为肌痛、肌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史,临床表现为肌痛、肌无力;无力;Ø血清血清CKC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010倍;倍;Ø肌红蛋白血症或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症或肌红蛋白尿;Ø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非特异性炎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等检查症反应)等检查19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评估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评估v(1)(1)肌红蛋白肌红蛋白: :采用邻联苯甲胺法采用邻联苯甲胺法, ,传统快速传统快速,100g,100g肌肉破坏肌肉破坏,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排泄排泄>250Lg/ml(>250Lg/ml(正常正常<5Lg/ml)<5Lg/ml)“肌红蛋白半衰期短肌红蛋白半衰期短, ,敏感性不高敏感性不高, ,阴性阴性不能排除不能排除RM,RM,阳性对阳性对RMRM有诊断价值有诊断价值”当无法区分血红蛋白时当无法区分血红蛋白时, ,可采用免可采用免疫组化红细胞凝集抑制疫组化红细胞凝集抑制, ,放免分析或补体固定法进行区别放免分析或补体固定法进行区别v(2)CPK:(2)CPK:半衰期可长达半衰期可长达1.5d,1.5d,能正确反应肌肉受损情况能正确反应肌肉受损情况, ,较较MbMb敏感性高敏感性高, , 建议建议CPK\CPK\正常峰值正常峰值5 5倍倍(>1000u/L)(>1000u/L)有诊断价值。
有诊断价值v(3)(3)酰基肉毒碱酰基肉毒碱: :连续光谱法分析连续光谱法分析GuthrieGuthrie法收集法收集, ,筛选脂肪酸氧化疾病筛选脂肪酸氧化疾病相关的相关的RMRM或无确切病因或无确切病因RMRM或肌红蛋白尿患者或肌红蛋白尿患者v(4)(4)尿二羧基酸排泄尿二羧基酸排泄: :确定相应的酶缺陷的代谢肌病或确定相应的酶缺陷的代谢肌病或RMRMv(5)(5)分子点突变分析分子点突变分析: :诊断与中链酰基辅酶诊断与中链酰基辅酶A A脱氢酶脱氢酶(MCAD)(MCAD)缺乏相关的缺乏相关的代谢性肌病及代谢性肌病及RMRMv(6)(6)长链甘油三酯负荷实验或禁食试验长链甘油三酯负荷实验或禁食试验: :了解酮体衰竭了解酮体衰竭, ,协助诊断脂肪协助诊断脂肪酸代谢障碍肌病及酸代谢障碍肌病及RMRMv(7)99Te-PyrophoshateScintigraphy:(7)99Te-PyrophoshateScintigraphy:评估横纹肌溶解程度评估横纹肌溶解程度" "20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常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3 3种类型:家族型,散发种类型:家族型,散发型,甲亢型。
目前认为它是一种骨骼肌钙通道病型,甲亢型目前认为它是一种骨骼肌钙通道病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钾浓度明显降低,严重者可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钾浓度明显降低,严重者可出现肌酸激酶的改变肌肉活检可见肌细胞内空出现肌酸激酶的改变肌肉活检可见肌细胞内空泡形成、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可见肌纤维弥漫性泡形成、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可见肌纤维弥漫性坏死、肌丝溶解坏死、肌丝溶解21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格林格林- -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发性神经根炎, 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弛缓性瘫痪和及脑神经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弛缓性瘫痪和脑神经损害,伴有轻微的感觉异常,脑脊液出现脑神经损害,伴有轻微的感觉异常,脑脊液出现蛋白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组织中细胞分离现象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组织中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浸润以及神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浸润以及神经纤维的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轴突变性,经纤维的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轴突变性,神经电生理有特异改变。
神经电生理有特异改变22治疗治疗1 1病因治疗:早期,减少进一步病因治疗:早期,减少进一步肌肉损伤肌肉损伤2 2RMRM本身治疗:早期液体复苏、本身治疗:早期液体复苏、纠正低血容量、预防急性肾小纠正低血容量、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管坏死、3 3并发症的治疗并发症的治疗23急诊救治急诊救治v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保证尿量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保证尿量2ml/kg/h,2ml/kg/h,监监测中心静脉压测中心静脉压v一般处理:局部物理降温、镇静止痛、有创者进一般处理:局部物理降温、镇静止痛、有创者进行清创止血、肌痛肢体制动、固定骨折部位等行清创止血、肌痛肢体制动、固定骨折部位等v早期液体复苏:晶体液输入早期液体复苏:晶体液输入500ml/h,500ml/h,保证有效的保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提高肾脏灌注,监测中心静脉压,循环血容量、提高肾脏灌注,监测中心静脉压,警惕液体超负荷警惕液体超负荷v碱化尿液碱化尿液: :积极使用碳酸氢钠,保证尿液积极使用碳酸氢钠,保证尿液PHPH值在值在6.56.5—7.07.0之间,纠正代酸、高钾,增加尿液中之间,纠正代酸、高钾,增加尿液中MbMb溶解度,减少溶解度,减少MbMb管型形成,预防管型形成,预防ARFARF241.1.积极液体复苏,甘露醇及利尿剂使用;积极液体复苏,甘露醇及利尿剂使用;2.2.50%-70%50%-70%患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 :可控制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液可控制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液体超负荷、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但体超负荷、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但MbMb分分子量为子量为1700017000道尔,因此不能清除,不能解决道尔,因此不能清除,不能解决MbMb血症;血症; 血液滤过:能有效清除血液滤过:能有效清除MbMb,缩短肾功能恢复时间,缩短肾功能恢复时间 连续性静脉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对于电解质紊乱、静脉血液滤过:对于电解质紊乱、无尿的危重病人更有效、安全无尿的危重病人更有效、安全25v甘露醇:使用有争议,可能作用机制:甘露醇:使用有争议,可能作用机制:1.1.潜在的潜在的血管扩张作用,提高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血管扩张作用,提高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2.2.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低血容量,减轻组织水肿;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低血容量,减轻组织水肿;3.3.渗透性利尿,防止渗透性利尿,防止MbMb管型堵塞肾小管;管型堵塞肾小管;4.4.清除清除自由基。
但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但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v利尿剂:提高肾小管流量,促进利尿剂:提高肾小管流量,促进MbMb排泄,防止排泄,防止MbMb凝结急诊救治急诊救治26ARFARF的防治的防治v病理基础:急性肾小管坏死病理基础:急性肾小管坏死v作用机制:作用机制:①①肾血管收缩致肾血流减少,肾脏低灌注;肾血管收缩致肾血流减少,肾脏低灌注;②②肌红蛋白尿持续时间长,大量的肌红蛋白尿持续时间长,大量的MbMb堵塞肾小管引堵塞肾小管引起小管内阻塞;起小管内阻塞;③③MbMb本身的肾毒性,其降解产物对肾小管的毒性损本身的肾毒性,其降解产物对肾小管的毒性损伤,尤其在尿液呈酸性时,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伤,尤其在尿液呈酸性时,可引起肾小管坏死,ARFARF27连续性静脉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静脉血液滤过血液滤过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液体复苏、甘露醇、利尿剂液体复苏、甘露醇、利尿剂28RMRM的外科治疗的外科治疗v筋膜切开减压筋膜切开减压v截肢截肢v关节离断关节离断29临床病例临床病例姓名:胡召风 性别:女 年龄:46岁[主 诉] 胸闷,气促、乏力2天于2008年7月9日上午10:30急诊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诉两天前打麻将时服用别人 给的矿泉水后出现,大汗伴有头晕,胸闷气促,全身乏力、四肢酸胀,自个卧床休息,不发热、不咳,无腹痛、端坐呼吸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四肢软弱无力,不能起床走动,未诊治有部分记忆缺失2天后由家人抬送入院 2天来,食欲差大便未解,小便500-800ml/日入院当天呈浓茶样外观30临床病例临床病例[既往史][既往史] 体健,否认药物过敏体健,否认药物过敏[体[体 查]查]体温正常;心率体温正常;心率123123次次/ /分;呼吸分;呼吸2121次次/ /分;分;血压血压103/78 mmHg103/78 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4mm,对光反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胸廓对称,双下肺呼吸音低,可及少许细射灵敏,颈软,胸廓对称,双下肺呼吸音低,可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稍扩大,心律湿罗音心界稍扩大,心律123123次次/ /分齐未及杂音腹软,分齐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肌力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肌力3 3级,肌张力可病理征未级,肌张力可病理征未引出31临床病例临床病例v[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7.97.9 11. . 血常规:血常规:WBC 40.5 10E9/LWBC 40.5 10E9/L;;N 90N 90%。
%2. 2. 尿常规尿常规 WBC4-+/H;RBC++-+++/H;OB++Pr++.WBC4-+/H;RBC++-+++/H;OB++Pr++.33 血气分析示;血气分析示;PH 7.413 BE -11.6PH 7.413 BE -11.64.4. 生化;生化; 肾功能肾功能 尿素氮尿素氮 31.50mmol/L31.50mmol/L;肌酐;肌酐 487.9umol/L487.9umol/L 肝功能肝功能 ALT 608.3 U/LALT 608.3 U/L;; AST 989.4 U/L AST 989.4 U/L 总胆总胆34.5umol/L 34.5umol/L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 (正常)(正常) 心肌酶心肌酶 CK-M 1200 U/LCK-M 1200 U/L;;LDH 2020.9 U/LLDH 2020.9 U/L 电解质电解质 基本正常基本正常 32临床病例临床病例44 CPA : CPA : 心影增大心影增大55 B B超超: :未见异常未见异常6. 6. 心电图心电图: :示窦性心动过速;示窦性心动过速;STST段普遍上抬,段普遍上抬,T T波倒置。
波倒置33临床病例临床病例[入院诊断入院诊断]; 1 1 中毒?败血症?(中毒?败血症?(1 1)) 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 ((2 2)) 中毒性肝衰竭中毒性肝衰竭 2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34临床病例临床病例[诊疗经过]诊疗经过] 予以头孢哌酮予以头孢哌酮/ /舒巴坦抗炎,贝科能、维生素舒巴坦抗炎,贝科能、维生素C C保保护心肌,肝水解肽护肝,乌司他丁稳定内环境,甲强龙抗护心肌,肝水解肽护肝,乌司他丁稳定内环境,甲强龙抗休克并告知病危休克并告知病危 考虑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和衰竭均是因为中毒引起,考虑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和衰竭均是因为中毒引起,治疗上予以血透加灌流尽量排除毒物,稳定内环境,并积治疗上予以血透加灌流尽量排除毒物,稳定内环境,并积极明确毒物性质,寻找特效解毒方法极明确毒物性质,寻找特效解毒方法 后经公安部门检测患者尿液为甲基苯丙胺中毒后经公安部门检测患者尿液为甲基苯丙胺中毒(冰毒中毒),无特效解毒剂。
反复行透析加灌流,并护(冰毒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反复行透析加灌流,并护心、护肝、护肾心、护肝、护肾 稳定内环境等治疗患者器官损害仍不稳定内环境等治疗患者器官损害仍不断加重35临床病例临床病例基本基本治疗治疗过程过程08/7/911:0008/7/9下午下午08/7/9 20:5508/7/10上午上午08/7/10 14:0008/7/12上午上午08/7/1215::0008/7/1217:0008/7/1217:00白细胞白细胞10E9/L40.5 透透析析加加灌灌流流33.2 透透析析加加灌灌流流33.1持持续续血血液液透透析析加加灌灌流流40.9开始开始呼吸呼吸机辅机辅助通助通气气心搏心搏呼吸呼吸骤然骤然停止抢救抢救无效无效死亡死亡尿素氮尿素氮mmol/L肌酐肌酐umol/L31.50487.919.61352.515.533225.3461.7ALTAST U/L608.3989.4503.51303.4525.81124.2683.3952.9 CK CK-M U/L31176.6 1200178832958.199999559.812345507.6PHBE7.413 -11.67.33-12.736临床病例临床病例 患者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伴随着多器官功患者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伴随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加重,继发呼吸功能衰竭,呼吸机辅助能衰竭的加重,继发呼吸功能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1616小时以后,于入院第小时以后,于入院第9696小时患者突发呼吸小时患者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诊断]最后诊断] 1.1.冰毒中毒冰毒中毒 2. 2.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3. 3.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DSMDS37总结总结v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避免误诊, ,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 ,防治病情进一步发展到急性肾防治病情进一步发展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v当肌肉损伤当肌肉损伤100g,100g,肌球蛋白水平超过肌球蛋白水平超过5~15mg/L5~15mg/L时时, ,尿色改变尿色改变( (棕色或黑色尿棕色或黑色尿),),提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已发生并且即提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已发生并且即将发生肾脏损害将发生肾脏损害, , v治疗需大量补液治疗需大量补液, ,控制感染控制感染, ,纠正低血容量的发生纠正低血容量的发生, ,碱化尿碱化尿液液, ,适时适量应用小剂量激素和脱水剂适时适量应用小剂量激素和脱水剂,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竭的发生。
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v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 , 一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介入血液一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介入血液净化治疗净化治疗, ,均可获得显著疗效,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清均可获得显著疗效,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清肌酶、肾功能、电解质及尿隐血等肌酶、肾功能、电解质及尿隐血等38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