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pdf
12页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1 页河北雾灵山土壤、 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目录:1、前言 -------------------------------------------------------------------------------2 2、土壤地理学实习内容 ----------------------------------------------------------3 3、植物地理学实习内容 ----------------------------------------------------------6 4、对雾灵山地区乔木层情况的讨论------------------------------------------9 5、实习的总结与感想 -------------------------------------------------------------12 6、雾灵山常见植物名录 ----------------------------------------------------------13 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2 页一、前言1.野外实习的基本介绍实习地点: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实习时间: 2012年 7 月 5 日----2012 年 7 月 14 日 参加人员:资环学院2010 级 1 班全体学生 42 人,教师 6 人2. 实习的基本安排 第一天 地点:杵榆沟内容:土壤、植被野外调查的方法讲授和植物种类的识别 第二天 地点:东大石沟内容:土壤、植被野外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及土壤标本 第三天 地点:驻地内容:雾灵山植被、土壤的概况样地分析 第四天 地点:驻地附近内容:土壤剖面的观察 第五天 地点:雾灵山主峰内容:垂直分布规律观察及样地调查 第六、七天 地点:野外内容:野外填植被、土壤图 第八、九天 地点:野外内容:专题调查 第十天 地点:驻地内容:复习 +考试 第十一、二天 地点:实验室内容:制作植物标本、清绘专题地图3. 雾灵山自然地理概况3. 1 地理位置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兴隆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 117°17′~117°35′,北纬 40°29′~40°38′。
它地处北京、天津、承德、唐山四市之 间,距北京 140公里,距天津 180 公里,距唐山 148公里,距承德 135 公里该 区境内山地属燕山山脉,是燕山山脉的中段,其主峰即坐落在其核心区的中央 3.2. 地质 雾灵山地质活动规模很大, 它构成了燕山山脉的主体 其走向与燕山山脉一 致,由东北至西南, 并有大规模侵入体穿插 在各大山脊的西至西南方向广泛发 育了第四纪冰期中冰冻风化而成的古石海(乱石窑 )岩石成份,岩浆岩类以花岗 岩、正长岩、玄武岩为多;沉积岩类以石灰岩、页岩、砂岩为多;变质岩类以片 麻岩为多 3.3. 地貌 雾灵山层峦叠嶂, 主峰海拔 2118.2米, 最低海拔 450 米,高差达 1668.2米 大部分山峰在 1600 米以上,地貌十分复杂,即有陡峭山脊山峰,又有平坦的山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3 页顶台地,还有山间小盆地、深沟狭谷、缓坡宽谷、山麓阶台等主山脊呈南北走 向低山谷呈东西走向居多沟谷呈现“V”字形,宽度由十几米至数百米不等 地形北高南低并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坡度多在25° ~40° 之间 3.4. 气候 雾灵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部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在保护区外 围的低海拔地区大沟村 (海拔 650m)年平均气温约为8.0℃,年降水量大约为 750~800 mm;而在海拔较高的莲花池附近(海拔1750m),年均气温在0℃左 右,年降水量可达 1000 mm 以上,其中 7 月、8 月和 9 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总 降水量的 72%以上。
3.5. 水文 雾灵山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之一, 一条绵亘高耸的分水岭自东向西经主峰后 折向西南, 把全区分成南北两部分 分水岭北面的水系又分为两支,东部的降水 汇入安达木河, 经潮河入北京密云水库; 西部的降水经清水河流入密云水库它 们均属海河水系 南面的降水汇入柳河, 经滦河入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库,属滦河 水系雾灵山是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重要生态屏障二、土壤地理学实习部分2.1 土壤实习主要目的 1)掌握土壤环境调查的基本方法 2)掌握土壤环境特征的记录方法 3)掌握土壤环境采样、样品整理及保存的基本方法 2.2 土壤调查方法这次实习主要通过土壤剖面的选点、挖掘、观察描述、 记录以及土壤样品的 采集等一系列方法来研究雾灵山地区的土壤特点和垂直分布规律 2.2.1 土壤实习的材料 材料:铁锹、铁铲、钢卷尺、样品盒、标签、比色卡、pH 试纸、小刀、铅笔、 罗盘、 GPS2.2.2 主要的实习方法 (1)土壤环境路线调查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土壤环境调查属于概查 由于土壤与成土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因而选 线应通过各种成土环境因素的典型地段,这样可以调查到各种典型土壤类型如 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 首先应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这样可以观察到不同 海拔高度各种生物、气候、地形、母质;其次还应考虑山体的坡向、坡度对土壤 发生发育的影响。
平原高原地区要使土壤调查路线通过主要的地质地貌单元,土 地利用方式 (2)剖面的选点 雾灵山土壤具有明显的山地特点——土层浅薄 这就提高了我们选择土壤剖 面的难度 如果主要剖面地点设置不当,则所观测的资料没有代表性, 会影响对 土壤分类、特性等的调查质量 剖面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受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较大 的特殊地段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4 页(3)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原则上是每个土壤类型有一个 剖面点如在地形、水文、植被、母年质呈相应变化的区域,就要按中等地形或 微地形的不同位置设置土壤剖面点土壤剖面点的具体位置还要避开公路、水利 工程等受人类干扰较大的特殊地段, 以确保土壤剖面能代表较大区域的土壤类型 及性状土壤剖面的挖掘应按照长2m ×宽1m ×2m 的规格挖掘,但对不同的土壤 应有所调整, 如在山区挖到母质或母岩即可, 对草垫土或盐渍土挖掘到地下潜水 位为限同时在挖掘时应将观察面留在山坡上向阳面,且不要踩踏观察面上方的 地面 (4)土壤剖面观察与描述记录 根据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土壤综合性状的差异及其变化划分土壤发生层次 及诊断土层, O 层枯枝落叶层, A 层腐殖质层, B 层淀积层, C 层母质层,土 层划分之后采用连续读数, 用钢卷尺从地表向下测量各土层的深度,并记录土壤 剖面,记载于表中。
2.3 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平缓、受外界影响小且有代表性的斜坡 第二步:用铁铲挖出垂直剖面,直到挖至母质或母岩为止 第三步:对土壤剖面的每层进行修整,还原剖面的本身的颜色 第四步:利用GPS 确定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并记录 第五步:用比色卡对比确定出各土层颜色,并记录 第六步:用钢卷尺测出整体剖面和各层的深度 第七步:用目视法和手测法来测量各层湿度和土壤的质地 第八步:用 pH 试纸测各层的 pH 第九步:用小刀自下而上取出各层的土样,放入样品盒2.4 结论和分析 雾灵山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和山地生草棕壤、山地次生草甸土土壤概述如表所示 山地淋溶 褐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地理分布海拔800m以下,发 育地形部位主要 为山麓平原和低 山丘陵下限为阴坡 700-800m, 阳坡 1000m,分布上限 与林带上限一致雾灵山海拔 1600-2800m 的 平 缓的顶部成土条件气候:冬季漫长寒 冷,夏季短促凉 爽年降水约 800mm、充沛;蒸 发量少 母质:花岗岩残破 积风化物气候: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温暖多 雨年降水大于 700mm。
植被:以中生夏绿 阔叶林为主气候:暖温带半温 湿型 原始植被:干旱森 林和森林草原 母质:黄土性物质 为主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5 页成土过程在 干 湿 交 替 的 气 候条件下,土壤发 生 季 节 性 淋 溶 易 溶盐类被淋洗碳 酸盐淋洗不完全, 一 般 剖 面 上 部 有 碳酸钙存在除了 淋溶褐土外,剖面 底 部 均 有 钙 的 堆 积土 壤 形 成 的 基 本 过程仍以淋溶、粘 化 和 较 强 的 林 下 腐 殖 质 积 累 为 特 征在温和湿润气 候条件下,土壤的 粘 化 过 程 强 烈 进 行,土壤的质地粘 重,土体反应一般 为中性或微酸性在 寒 冷 湿 润 的 气 候条件下,周期性 的 冻 融 影 响 着 土 壤的形成过程盐 基 离 子 释 放 少 儿 淋溶作用强,土体 反 应 呈 微 酸 性 至 酸性形态特征土 体 厚 度 一 般 不 足 1m,地表有植 物残落物质,下覆 灰 黑 色 腐 殖 质 层 有机质,之下锈色 斑纹典型棕壤:土体厚 50-80cm,腐殖质 厚20-30cm,多呈 暗灰棕活暗灰色 生草棕壤:腐殖质 暗色层厚达 40cm, 且 表 层 有 草 根 盘 结。
土壤剖面呈褐色 或鲜棕带褐色,腐 殖质含量较低土 壤粘化化以土壤 中部最为明显酸碱性微酸性至酸性中性至微酸性中性至微碱性 利用与改良由 于 该 地 区 热 量 不足、无霜期短, 又多强风但其草 被优质,可做天然 牧场保护现有林地、防 止水土流失对大 片荒地,应育林种 草,发展林果、综 合利用首 先 解 决 干 旱 和 水土保持问题,其 次为培肥土壤在 选 种 和 施 肥 问 题 上要因地制宜2.5 注意事项 选择剖面时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且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在挖掘的时出现 了新生体和侵入体要换地方;在山区要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挖掘 在剖面挖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 便于观察和拍照; 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两侧,不宜相混;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 挖掘出来的土壤, 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 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 察结果;剖面的观察应该垂直于垄沟走向 每个采样单元应代表所在的整块土壤,应多点采样,均匀混合从野外采 集来的土壤环境分析样品, 应及时经过一个严格的制备过程: 风干,挑拣,研磨, 过筛和装瓶从野外采来的土样应尽快风干过筛后的各号土样,应混匀装瓶, 在存放处应避免阳光,高温,潮湿,酸碱和不洁气体。
2.6 土壤实习的收获 土壤实习重点体现在观察土壤剖面上面,在观察土壤剖面的过程中我学到了 很多知识, 首先我知道了如何进行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挖掘在没实习之前, 我并 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真正的进行这项工作时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 象中的那么简单, 需要我们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另外对于剖面的质地、 水 分、pH 的测量,则需我们耐心和严格的去做,需要我们反复的揉搓去判断在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第 6 页野外我们不能像实验室里面那么精确,但是仍然需要尽量严格的去做, 揉搓法去 鉴别每层的质地或者水分, 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 但是依然要有每个标准去细细 衡量、去判断土壤地理学也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需要我们用一科严谨的态 度去对待, 在此次实习中, 我不仅收获到了实习的知识,另外还收获到了一种态 度,一种科研必备的态度,总体来说,这次实习非常圆满,收获很大三、植物地理学实习部分3.1 植物地理学实习的主要目的 (1)掌握植物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特征,即水平和垂直层面上的基本特征 (2)理解植物的生态分布规律 (3)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4)学会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 (5)识别常见的植物200-300种3.2 植物地理调查具体内容3.2.1 植物实习的材料 材料:高枝剪、钢卷尺、掘根器、记录笔、记录本、枝剪、铁锹、采集袋等。
3.2.2野外植物的识别与采集 通过识别与采集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常见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