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邮-通信网规划理论 第七章 智能网与信令网规划.ppt
50页第七章智能网与信令网规划2003-01-031信令网的概念l信令过程是交换局之间、交换局与用户之 间传送用于建立和释放呼叫等的控制信号 ,以便完成用户间通信的正常接续的过程 l交换局为完成特定信令方式的传递与控制 所实现的功能实体,称为信令系统l国际信令系统已从No.1逐步发展到No.7系 统2003-01-032No.7信令系统的概念l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化 的、先进的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它是针对 数字交换系统而设计的,具有传递速度快 、信息容量大、应用范围灵活等优点,并 具有多种功能的业务支持能力l目前No.7信令系统已超越了其他各种信令 系统而处于主导地位,成为PSTN、 PLMN、ISDN、IN等网络的信令支撑系 统 2003-01-033No.7信令系统的发展l未来基于电路交换方式的网络,将仍然继续采 用No.7信令系统l随着网络向宽带网演进的需要,现有No.7信令 网将与宽带网络的信令互通可有两种方法:Ø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协议的转换,然后与宽带 IP网互通;Ø与宽带ATM网络互通,对现有的STP改造使 其能转接ITU-T的B-ISUP,或继续采用现有ATM 论坛的系列标准(PNNI、B-ICI等),通过信令 网关进行转换,这取决于国家采用的技术体制。
2003-01-034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l目前我国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l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负责转接 它所汇接的第二级LSTP和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 ,采用独立型信令转接点设备l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负责转接 它所汇接的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可采用独立 式信令转接点设备,也可采用与交换局合设的 综合式信令转接点设备l第三级为信令点(SP),是信令网传递各种信 令消息的源点或宿点,由各种交换局和特种服 务中心组成2003-01-035No.7信令系统的工作方式l根据话音通路和信令链路的关系,可用三种工 作方式: Ø直联工作方式:两交换局之间的信令消息通过 一段直达的公共信道信令链路来传送,而且该信令 链路是专为连接两个交换局的电路群服务的,因此 ,信令链路和话路群都终接于两个交换局 Ø准直联工作方式:两交换局之间的信令消息通 过两段或两段以上串接的公共信道信令链路来传送 ,并且只允许通过预定的路由和信令转接点(STP) Ø全分离工作方式:两交换局之间的信令消息按 No.7信令网的路由选择原理和规则通过信令网中任 一可用的信令链路来传送 2003-01-036我国No.7信令网的连接方式l我国信令网的网路组织由跨城市的长途信令网和大 、中城市的本地信令网组成。
信令网中信令节点的 连接方式是:lHSTP间采用A、B平面连接方式,A或B平面内部 各个HSTP用网状相连,A和B平面间成对的HSTP 相连lLSTP通过信令链至少要连接至A、B平面内成队的 HSTP,并且信令链路组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lSP至少连至两个STP,若连至HSTP时,应分别固 定连至A、B平面内成队的HSTP,SP至两个HSTP 或两个LSTP的信令链路组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 作2003-01-037我国No.7信令网结构及组织HSTPHSTPHSTPA平面HSTPHSTPHSTPB平面LSTPLSTPSPSPSPLSTPLSTPLSTPLSTPSPSPSP大城市本地信令网2003-01-038我国No.7信令网中的链路lA链路:SP至所属LSTP的信令链路lB链路:不同STP配对间的信令链路lC链路:同一STP配对间的信令链路lD链路:LSTP至HSTP间的信令链路lE链路:SP至非本区LSTP间的信令链路 lF链路:SP至SP间的信令链路2003-01-039No.7信令网规划的内容l信令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lNo.7信令网建设发展和扩容规划l各种信令链路需求预测,得出各规划期 信令准直联网的网络及网点的设置,进 行信令网的组织结构规划。
l建设实施安排,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2003-01-0310No.7信令网发展规划的总原则IlNo.7信令网发展规划中应注意保持网络结构的 相对稳定,尽量在原有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扩容 ,当必须增加新的STP时,应尽早确定网络结构 ,避免以后大量的网络调整工作l未来信令网是直联与准直联混合的结构,新建 的信令链路以准直联为主,接入准直联信令网 的信令点,应是网络中的一些重要节点,包括 目标交换局、业务网关等各信令点提供准直 联链路的终端应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2003-01-0311No.7信令网发展规划的总原则IIlA链路组可只设置一条信令链路,移动交换局应 就近接入LSTP对,针对智能网节点等特殊的信令 点,当信令业务量过大时,可以因如高速信令链 路,但要从全网的角度综合考虑对于PSTN、 ISDN业务,在信令业务量过大的信令点之间可设 置直联信令链路随着智能网SSP布点的广泛性 ,智能业务尽量通过准直联信令网转接l近期应陆续完成ISUP信令替代TUP信令的工作 由此信令负荷将有相应的增加,信令链路与所能 承载的电路数量要相应调整2003-01-0312No.7信令网发展规划的总原则IIIl多个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信令信息通信近期宜采 用直联方式,当两个运营商之间开通有基于 SCP之上的新业务(如智能网业务),需要信 令网互通时,要过渡到STP互联的准直联方式 。
l近期应开展No.7信令与IP协议转换的试验,最 好能将信令网关合设在STP中,以节约投资 面对宽带网的发展,如果我国的宽带信令标准 采用B-ISUP,则还要考虑STP的升级改造l应同步地建立起No.7信令网的网管系统,并逐 步提供标准的Q3接口 2003-01-0313信令链路的计算Il作为消息传递部分MTP第一级的信令数据链路 ,是一条传输信令的双向传输通路,由两条反 方向、同速率的数据通道组成,它是No.7信令 系统四级功能结构中的第一级l数字信令链路中,目前规定采用64kb/s的速率 ,其连接方式有两种类型:由数字传输通路和 数字交换块组成,即通过数字选择级半永久地 连接至信令终端,由数字传输通路和接口功能 设备组成,实际上是通过时隙接入设备连至信 令终端2003-01-0314信令链路的计算IIl若按照话路与信令链路的对应关系,可以有三 种工作方式:l对应工作方式指信令链和话路群一一对应,终 接于两个交换局及其SP之间,这时的链路称为 直联信令链路l准对应工作方式是指两局的信令消息须经由 STP通过两段或多段信令链来传送,这时的链 路称为准直联信令链路l全分离工作方式尚未建议使用。
2003-01-0315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I ——计算公式l根据《 No.7信令网技术体制》的规定,一条 64kb/s的信令链路可以控制的业务电路数为:ØC:业务电路数; ØA: No.7信令链路正常负荷(Erl/link),暂定 为0.2Erl/link; ØT:呼叫平均占用时长(s); Øe:每中继话务负荷(Erl/ch),可取0.7Erl/ch ; ØM:为一次呼叫单向平均MSU数量(MSU) 数量(MSU/call); ØL:平均MSU的长度(b/MSU)2003-01-0316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II ——参数取值l对于独立的STP设备,一条信令链路正常负荷为 0.2Erl,最大负荷为0.4Erl;当信令网支持IN、 MAP、OMAP等功能时,一条信令链路正常负 荷为0.4Erl,最大符合为0.8Erll对于网用户部分(TUP)的信令链路负荷计 算,作为普通呼叫模型涉及的参数作以下取定 : Ø呼叫平均长度对长途取90s,市话取60s; Ø单向MSU数量长途取3.65MSU/call,市话取 2.75MSU/call ØMSU平均长度对于长途呼叫取160bit/MSU, 对本地呼叫取140bit/MSU。
2003-01-0317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III ——经验数值l根据以上参数取值,按公式可计算得到:Ø本地网中一条信令链路在正常情况下 可以负荷本地呼叫的2850条话路;Ø在长途自动呼叫时一条信令链路正常情况 下可以负荷2818条话路l此数值未考虑信令网支持ISDN、智能网、移 动网及信令网管理等业务,此外要考虑信令网 的安全性,因此每一条信令链路负责的电路数 应按不大于2000话路来计算2003-01-0318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IV ——STP设备的处理能力l作为信令转接点STP设备的处理能力,或者信 令网的业务流量基本单位,习惯均是以每秒可 以处理或者流过的消息信令单元数量来表示, 可按下式计算:ØM:STP每秒可处理的消息信令单元数量; ØY:STP所承载的话务量(Erl); ØM:一次呼叫单向平均MSU数量(MSU/call) ; ØT:呼叫平均占用时长(s) 2003-01-0319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V ——A链路数量l计算A链路数量时,首先取话务流量比例 和直联链路负荷比例,见下表规划期市话用 户每线 话务 量农话 用 户每线 话务 量话务 流量比例直联链 路分担 比例局内 比局间 比长途比20%国 际省际省内2001年0.10.0810%70%5%25%70%10%2002~20030.110.0910%70%5%25%70%10%2004~20050.120.110%70%5%25%70%10%2003-01-0320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VI ——A链路数量l从上表中,首先可以计算出总话务量:ØY:总话务量; ØUC:市话用户数; ØEC:市话用户每线话务量; ØUR:农话用户数; ØER:农话用户每线话务量。
2003-01-0321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VII ——A链路数量lA链路数量的计算公式:ØY:LSTP需承载的话务量; ØP:补差系数,取为1.8~2.0; ØA: No.7信令链路正常负荷(Erl/link); ØT:呼叫平均占用时长(s); ØM:为一次呼叫单向平均MSU数量(MSU) 数量(MSU/call); ØL:平均MSU的长度(b/MSU)2003-01-0322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VIII ——A链路的负荷能力A链数量市话局容量 (门)市话纯汇 接 局容量(线 )长途容量( 线)133 15338003758266 306760075164132 6121520015032830400300641660800601282003-01-0323PSTN信令链路的计算IX ——A链路数量取定l参照上表,若按一条64kb/s信令链路控制的电 路数应不大于2000条(每条电路负荷以0.7Erl 计)考虑,各类信令点的信令链路数的取定见 下表: 市话交换局 规模A链路 总数市话纯汇 接局 、长途局A链路 总数≤30000门2≤3600线2 30000~66000门43600~7500线47500~15000线815000~30000线162003-01-0324ISDN的信令链路lISDN用户呼出的业务,采用ISDN用户部分( ISUP)信令方式,普通业务仍然可以采用 TUP方式,要求各SP点的信令终端可以实现在 同一条信令链路传送TUP和ISUP两种信令消息 。
lISUP信令网主要以准直联方式组建,仅在业务 量很大的ISDN局间设置直联信令链路在组 网初期,ISDN交换局之间会在同一条信令链 路提供TUP/ISUP两种信令方式,ISDN交换局 与PSTN交换局之间仍可用TUP信令方式2003-01-0325ISDN信令链路的计算lISDN交换局之间、ISDN局与PSTN局之间的信 令链路设置主要由信令业务流量决定Ø每条信令连路正常负荷为0.2Erl,最大负荷为 0.4Erl; Ø每线忙时话务量对BRI取0.14Erl/B,PRI取 0.6Erl/l; Ø局间中继电路负荷取0.7Erl/trunk; Ø平均占线时长取90s; Ø每呼叫双向平均消息个数取7.3MSU/ca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