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壤与肥料学课件.ppt

281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8015666
  • 上传时间:2018-10-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09MB
  • / 2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课程组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课程简介:,《土壤肥料学》为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土壤和肥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性质,揭示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会认土、评土、用土、改土的方法、措施和科学施肥的原理,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学习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及参考书,[1] 《土壤肥料学》刘春生主编,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1]《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土壤学》聂俊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3]《肥料学》王琪贞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4]《土壤肥料学》关连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土壤肥料学》吴礼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植物营养学》(上)陆景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 [7]《植物营养学》(下)胡霭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 [8]《植物营养原理》史瑞和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绪 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应掌握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概念,土壤肥料学的基本任务。

      内 容:,1.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2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概念 1.3土壤肥料学的基本任务,一、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1)植物生产 植物从空间吸收阳光,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养分、热量、空气及其他生活条件,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贮藏大量能量的有机物质供人类所需; (2)动物生产 人类将植物生产所形成的一部分有机体作为饲料来喂养家畜,进一步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 (3)土壤管理 人类将自己不能利用的动植物残体作为肥料返还土壤,利用土壤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植物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为植物再生产提供原料1.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二、土壤肥料是制定农业技术措施的依据,农业技术:耕作管理、施肥、水分管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种子密度、植物保护、农机具使用以及日常田间栽培管理 在采取各项技术措施时都有一个因土制宜的原则问题三、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孕育万物”、“土为万物之母” 土壤作为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其特点为: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土壤资源利用中出现的几大问题: (1)土壤侵蚀(2)土壤砂化(沙漠化)(3)土壤盐碱化(4)土壤退化(5)土壤污染(6)沼泽化。

      四、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 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到调节作用; 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 储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他元素的功能1.2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三、土壤的物质组成 四、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土壤是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生成于地球风化壳的最表层,位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水化壳的界面上,是岩石、生物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产物,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从土壤形成过程来讲, 分为两大类: 自然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未经人工 开垦耕种的土壤 农业土壤或者耕作土壤:经过人工开垦耕种的土壤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等因素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土壤学中把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子 土壤肥力分类 自然肥力 有效肥力 人为肥力 潜在肥力,三、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 壤,,固体土壤(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粒间孔隙(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土壤生物体——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

      矿物质—来自岩石的风化,包括原生矿 物和次生矿物,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有机质—动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约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气体—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要为O2 、 N2 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主要为CO2、水汽等水分—主要由地上进入土中,其中含有溶质,包括离子、分子、胶体颗粒等,实际上是浓度不同的溶液(土壤溶液)四、肥料的概念,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 肥料分为: 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1.3土壤肥料学的基本任务,(1)进行土壤普查和成果应用 (2)测土配方,合理施肥 (3)重点搞好中低产田的利用改良 (4)防止土壤侵蚀,保持生态平衡 (5)增辟肥源,调整氮磷钾比例 (6)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滥占耕地 (7)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思考题 :,1、土壤和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 2、土壤、肥料的概念是什么? 3、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土壤肥力的分类有哪些?其各自的概念是什么? 5、肥料的分哪几类?,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土壤简介短片 土壤由母质发育而成,成土母质由岩石风化而来,岩石又是由一种或数种矿物所组成的复合体 第一节 矿物岩石与风化作用 第二节 土壤形成因素 第三节 土壤形成过程 第四节 土壤发育,本章要点,矿物岩石性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母质的概念、母质的类型; 土壤形成因素的作用;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成土过程; 土壤剖面、发生层和土体构型的概念; 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

      第一节 成土矿物、岩石与风化作用一、成土矿物地壳是有92种元素组成的2000余种矿物集合成各种类型的岩石所构成 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8%以上是由8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它们是氧(46.6%)、硅(27.7%)、铝(8.1%)、铁(5.0%)、钙(3.6%)、钠(2.8%)、钾(2.6%)、镁(2.1%)一)土壤矿物的概念 矿物—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二)土壤矿物的类型 分三类: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变质矿物矿物分述:,原生矿物(岩浆矿物)是由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浆上升冷凝结晶而成的各种矿物 如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长石、石英、云母白云母,橄榄石,表生矿物(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一类矿物 如岩盐(NaCl)、石膏、碳酸盐矿物、铁铝的氢氧化物和粘土矿物等石膏,岩盐,变质矿物是早期形成的矿物经过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蛇纹石等石榴石,二、成土岩石 (一)岩石的概念: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二)岩石的类型 根据成因分三类: 1.岩浆岩 (火成岩):指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主要有花岗岩、流纹岩、闪长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等等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7种花岗岩,闪长岩,,2.沉积岩(次生岩) 是裸露于地表的各种类型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破坏,经各种地质动力作用搬运后沉积,再经压力胶结作用重新固结成岩,也有由生物遗体、残骸堆积沉积而成3.变质岩 指各类岩石受高温作用或受岩浆侵入发生接触变质,使原来岩石中的矿物重新排列,重新结晶而成的岩石第二节 风化作用、母质的形成及类型 一、风化的概念与类型 风化作用—裸露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大气、水温度等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崩解与分解,改变了其成分与性质的作用 按因素和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一)物理风化 指岩石在物理因素如温度、水、冰融、风作用下发生崩解与破碎的过程它为进一步风化提供了条件二)化学风化 指岩石在化学因素诸如水、水溶液、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过程它改变了岩石的矿物成分与性质,形成了新的次生矿物化学作用:1.溶解作用2.水解作用3.水化作用4.氧化作用,氧化,(三)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指岩石在生物作用下进行的崩解和分解在自然界,三种风化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各有侧重,二、母质的形成与类型 (一)母质的概念 裸露岩石经过风化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堆积体。

      (二)母质的形成与类型 由于母质在形成时所受的地质动力不同,形成部位不同,因而类型有区别,分为几种类型:,母质,,残积母质:指岩石经风化后的碎屑就地堆积而成运积母质 指风化的碎屑经过地质动力作用的搬运,在它处重新沉积而成坡积母质 洪积母质 冲积母质 湖积母质 海积母质 风积母质 黄土及黄土性母质 冰碛母质,,,土壤母质类型、分布、性质,,通气性 磨圆度 分选性 肥力 厚度 颗粒大小,强 弱 小 大 差 好 低 高 薄 厚 大 小,,第二节土壤形成因素共六个因素:五大自然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一个人为因素一、母质因素母质是土壤的母体,它是矿物岩石风化碎屑堆积体,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母质是建造土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骨架 (二)母质的组成性质对土壤的组成性质有深刻的影响 (三)母质不同,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 (四)母质的沉积类型直接影响土体构型二、气候因素 (一)温度因素(热条件) 1、、随温度增高,母质与土壤层次加厚 2、、随着温度升高,土壤颜色由灰 红 (二)湿度因素(水条件) 湿度影响土壤中物质的风化程度及迁移状况。

      湿度常用干燥度表示: 干燥度=年可能蒸发量÷年降水量,,中国气候大区划分指标(见下表):,我国的气温分布:,,三、地形因素 作用: 重新分配母质,重新分配地表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的性质和类型地形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1,2,3,4,5,,排水良好,排水适中,排水不良,排水较差,排水很差,河流,,间歇饱和层,永久饱和层,四、生物因素 对土壤肥力发展和土壤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主导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附图:植被对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分布的影响,,,,,,,有机质,有机质,草本植被下土壤,木本植被下土壤,深度,,五、时间(年龄)因素 绝对年龄: 是指该土壤从开始发育至今今所经历的时间 相对年龄: 是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六、人类因素,1、人类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定向的改造土壤 2、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在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及其效果有很大的差别 3、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利用不当,就会破坏土壤第三节 土壤形成过程 岩石 母质 土壤一、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土壤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本质是土壤肥力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植物营养元素地质大循环过程和生物小循环过程的产物。

      植物营养元素的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岩 石,破碎物,,经风化,沉积,植物,动物,动植物残体,释放养分,,,,,植物营养元素的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岩 石,破碎物,,经风化,沉积,植物,动物,动植物残体,释放养分,,,,,,自然土壤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农业土壤形成:自然土壤 人类的生产劳动 农业土壤总之,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岩石→ 母质→ 自然土壤→农业土壤………,,,二、土壤形成中的主要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起始阶段 (二)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有机质在土体中,特别是土层上部大量积累的过程三)粘化过程 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粘粒的淋溶聚积过程 (四)钙化过程 指碳酸钙的淋溶和淀积过程 (五)盐化过程 指各种可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逐渐积聚的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