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当代小说:10、山上的小屋.ppt
39页残雪 《山上的小屋》《山上的小屋》 变形的世界:臆想?幻觉? 世界和人生的内心映像 “人的精神结构的原始图像” 是心理真实,而非客观现实 以此表达某种生命体验 残雪小说的基本艺术资源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她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已经从艺术技巧的借鉴进入哲学观念的认同 残雪主要作品:《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山上的小屋》关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西方19世纪末出现的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 思想流派, 艺术观念, 表现手法 始自法国象征主义,悖逆理性传统,以反叛的姿态,颠覆以往的文化秩序 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矛盾、分裂状态 现代主义文学成为部分知识分子宣泄抑郁之情的重要方式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以象征、黑色幽默、荒诞等创作方法,表现现代人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非理性、存在的荒诞感。
精神分析学说为现代主义小说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究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存在主义思潮为其认识世界和自我提供了哲学基础 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观念 1、荒诞 荒诞意识的核心是无意义这被认为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生存状态 2、象征 现代主义小说强调意象和寓言功能 3、审丑 通过对丑恶现象的展示,发掘人性之恶 现代艺术的趋势:从表现社会生活转向表现人自身 现代艺术之所以倾心于表现丑恶,是为了向更深处挖掘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今道友信:人们在与现代艺术的接触中,常常会产生艺术与美毫无关系的看法现代艺术中充满着丑与恶,以及不安、苦恼、悲惨等,似乎表现这些成了艺术的直接目的 这一倾向,已成为区别近代艺术和古代及中世纪艺术的标志正象贺拉斯在《诗学》中所讲的那样,古典文学突出的特点是形式美的完成而近代文学在此特征的基础上,将内容的深度推向了心理深处 现代艺术试图从心理矛盾中,发现生命的剧烈跳动文学也象戏剧一样,从再现外部世界转向表现内部世界而且人们内心的恶、丑与不安,成了它们的主题。
今道友信:《关于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0页 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主题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着重表现存在的孤独感、恐惧感和荒诞感 现代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小说在艺术表现上注重直觉、变形、象征,以揭示某种 “心理真实” 中西差异 西方作家: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存在意义和生存处境的关怀 中国作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审视批判如何读《山上的小屋》 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意象 小屋: 内心的向往 无望到达的精神家园 生存的失落与荒诞 抽屉: 人生的杂乱和不可理喻 不愿为人知晓的内心秘密 重建自我心理秩序的努力 对比何其芳《独语》 主题:孤独感、恐惧感、荒诞感 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切 对人性的批判 当下现实的隐喻? “文革”的隐喻? 手法:变形,象征 推荐阅读:残雪《苍老的浮云》背景:存在主义及其文学表达 克尔凯郭尔:孤独是个人的本然的存在状况。
孤独个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这种本源性的虚无引发了人的恐惧感:厌烦,忧郁,绝望 海德格尔:此在的“被抛状态”,正是存在的荒诞性之所在 由此引发了人的原始情绪:畏和烦 孤独感,恐惧感,荒诞感 这些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情绪概念,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卡夫卡《变形记》《城堡》 《审判》 里尔克《布里格随笔》 萨特《墙》《恶心》 加缪《局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