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961138
  • 上传时间:2018-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题目: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特殊自然 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本文总结了 生态文明的深层含义与国内外发展情况,结合中国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依据和实际成就 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main and significant field of development of China, combine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dapting to our country special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new curr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judge of basic concept,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d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realistic achievement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 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这样界 定生态文明概念表明了现代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一种 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强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 护自然。

      如果说生态文明是一个全新的未来文明发展的理想状态,那么生态文明建 设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人类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高度自觉的实践 活动在当代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 七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该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四大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 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四大文明建设之中并通过四大文明建设成果来反映胡锦涛在十七大报 告中指出,所谓生态文明建设: 其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其二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其三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其四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 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科学阐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应体现到社 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包含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 神文化以及生态伦理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等各个层面上。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现状 1.国内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国内学术界重视和关注的其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 绕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国内生态文明思想、意识以及观念的确立与发展与此同时,学者们也从多种 角度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自然有深刻的研究,几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着丰富 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人和万物是天地所生,人只是天地中 的一物,二者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并非对立关系,在这个层面上肯 定了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道教主张“物我唯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也就是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即事物 发展规律,而不应该违背或破坏规律佛家主张慈悲为怀、万物平等的自然观, 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关系,没有地位高到低之分,因此要善待世间万物、保护其 他物种中国传统文化里包涵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对到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开始了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基 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文明角度对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 观思想的研究主要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的理论渊源入手,探讨马克 思恩格斯自然观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彰显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观的当代价值近年来,国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当代价值的研 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在逐年增多,但研究的专著较少,主要还是集中在论文 和期刊上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 为我们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奠定了基础,使我 们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全面认识和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及其与 人和社会的关系规律,也为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 制度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外发展现状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堂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生态文明的演变经历 了原始生态文明、农业生态文明、工业生态文明以及现代生态文明等发展阶段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起,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内,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在这一阶段,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对 立,大自然向人类敲响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 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理论界探索和研究生态文明是着以下几 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反思传统工业文明针对日益严重环境污染、环境恶化问题,西方思 想界和理论界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方式,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破 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的 《寂静的春天》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 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强烈震撼了国际社会,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公众 对环境问题的注意,更为重要的是也引起世界各国学者、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对 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二是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 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西方思想界,理论界在反思工业文明方式, 寻求解决方案过程中提出用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进而进一步研究,他们得 出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结论由于资本主义追逐利润唯一的 本性与自然保护构成了一对天然的生态矛盾,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内在于资本 主义制度之中,人类要想终止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消除资本主义并代 之以社会主义 三、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况 中国科学院编纂的《2008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与 1995 年相 比,除北京、上海、山东 3 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据预测,随着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我国许多滨海城 市和沿海地区将变为一片汪洋,到 2035 年,将有 2 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15%— 40%的物种面临灭绝,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 20 世纪上半叶经济大萧条和两次 世界大战损失的总和 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 2.68 亿公顷,严重沙漠化趋势的约 3.35 亿公顷, 二者合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30%以上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 16890 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 17.6%,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地超过 3.35 亿公顷,已经延伸到 17 个省份目前,我国每年沙化、退化的土地超过 20 万公顷,由于裸露地面缺乏 植被保护,2008 年上半年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风暴”肆虐千里,连离大西北 千里之外的绿化植被条件相对较好、降水较多的南京和上海等地也都受到突如 其来的沙尘暴影响 除此之外,08 年奥运会以来,空气污染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京津 等大型城市中,雾霾问题持续不断今年年初,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 发布就引来网友的疯传和热烈讨论,可见这也是公众最最关心的问题作为雾 霾问题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几年前北京市政府就开始实施限号出行、摇号买 车等减少排放。

      北京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日前,北京市已经开始逐步将批发商品小市场迁出市内,从而减轻北京的人口压力但是,这些减 少作用并不显著APEC 会议期间,北京勒令附近工厂停工,我们看到了久违的 稳定的蓝天我们必须承认,环境和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传统的工业 生产方式是对环境及其不友好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停下经济发展的脚步 上述问题表明,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严重的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 相对不足,如果相对不足的自然资源和其生存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可持续 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也难以为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助 于我国走出环境和生态危机从实践意义来说,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环境和生态 困危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迫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思想提出的现实要求 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全面建设小 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建 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国 特色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 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对我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核 心内容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是生在自然界之中,并以人类的形式与自然界打交道, 因此,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 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求人们回避自然产生的问题,回到无所作为的原始状态, 也不是要求人类社会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更不是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是引导人们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在科学发展中解 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 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 坚持从国情出发原则按照马克思的基本思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 导致生态危机。

      而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确立比资本主义制度制度优越 的新型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但己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各国, 其具体国情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客观上要求建设高度的生 态文明,但各国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把建设生态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