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忆秦娥》刘克庄词作鉴赏.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9699029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忆秦娥》刘克庄词作鉴赏 《忆秦娥》刘克庄词作鉴赏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刘克庄词作鉴赏 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缺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剧烈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渐渐复苏北方边塞地区也应当冰融冻解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托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遗老,年老的遗民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是表示对他们境况的关切,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翱翔,呈现出祖国大好山河如今残缺冷落、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之地地处边防,却悄寂无声,反映南宋当局的苟且偷生,防务废弛,当然更谈不上复原的打算淮河以北,是金人占据的地区炊烟少,指在斗争破坏和被金人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有,一片荒芜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阔民众的苦难生活最终两句,感情浓烈而深厚:“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宣和,北宋徽宗年号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旺盛,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北宋末年统治者“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抗拒,导致金人的入犯无力抵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则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将祖宗故国抛在脑后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剧烈指责这一句表达的感情不禁让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后主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刘克庄在这一句中抒发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为深厚的慨叹。

      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凉的广袤图画,显明形象,而含意却非常深远,耐人玩味,与李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忆秦娥》刘克庄词作鉴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