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第一轮 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周日太阳视运动.ppt
36页地球的公转运动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太阳光 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90°;H直射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自赤 道向两极递减春分日(3.21前后);秋分日(9.23前后)1、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赤 道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夏至日(6.22前后)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12.22前后)南回归线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90°45°0°作图训练:在侧视图中分别表 示夏至日和冬至日时昼长和正 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 值的范围思考: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 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作图训练:在侧视图中分别表 示夏至日和冬至日时昼长和正 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 值的范围2、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方法:H = 90°- /直射点纬度 ± 当地纬度/注意: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的原则例题①:计算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H冬 = 90°-(40°N + 23°26′S)=例题②:计算两分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
H分 = 90°-(40°N + 0°)=26°34′50°例题③:计算夏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 H夏 = 90°-(40°N - 23°26′N)= 73°26′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A.[0 °,23°26′]△H=23°26′+VxB.(23°26′, 66°34′)△H=46°52′C.[66°34′ , 90°]△H ∈ [23°26′, 46°52′]正午物体影长(L)的计算方法:HhLL = h × cotH【例题】“阳光花园”小区(36°34′N)现现有一幢30米高的楼房A,为为了扩扩大规规模,该该小区计计划在A楼 北面新建一幢楼房B,为为了让让“阳光花园”名副其实实, 要求B楼的每一层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①B楼至少要距A楼 米②若黄赤交角变为变为 23°34′,两楼之间间的距离将应应如何变变化才能保证证各楼层层均有较较好的采光?AB南北hLH(cot30°=1.732)51.96【例题】家住云南某地(27°N)的徐先生于2010年12月22日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于楼顶,为了保证吸热板的吸热效果最佳,此时,吸热板与楼顶之间的夹角应该调整为 。
南北Hθ50°26′【例题】(2010·安徽高考)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的阴影恰好挡住了乙楼三层中部, 装在甲楼楼顶的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米1.25小时后再观察,甲楼 阴影可能挡住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2.在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我国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我国云南省昼短夜长BD【例题】下图反映了6月22日和12月22日某地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h的大小为………………………………( ) A.23°26′ B.66°34′ C.43°08′ D.46°52′ 2.p、r、s、q所示时间,该地对应太阳方位为( ) A.P东南 B.r西南 C.s正西 D.q西北CA北京时间23:20Prsq90°h12月22日 6 月22日【例题】下图反映了6月22日和12月22日某地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关于该地所在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其国土东南为广阔的热带雨林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 C.首都作为港口,海运交通便利 D.人口过亿,是其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京时间23:20Prsq90°hD12月22日 6 月22日【例题】下图反映了6月22日和12月22日某地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太阳高度达9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伦敦初见晨曦 B.全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小于四分之一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日影长度达全年最小值 D.南极地区可见色彩绚丽的极光B北京时间23:20Prsq90°h12月22日 6 月22日二十四节气 歌 春雨惊 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 相连; 秋 处露秋寒霜 降,冬雪雪 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 期定,最多 相差一两天 , 上半年 来六甘一, 下半年是八 甘三热 带北 温 带南 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合作探究:黄赤交角的 变化会引起 以下要素怎 样的变化, 请作图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速度 五带的范围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正相关 寒热正相关、温带负相关除赤道外正相关正相关太阳视运动太阳视运动三种情况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六种区域赤道直射点到极夜区之间极昼圈直射点到极昼圈之间极点 既不是极昼圈也不是极点 的极昼圈太阳视运动 情况1:太阳直射赤道太阳视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视运动太阳直射南半球A AN NS SE EW WBB夏至春秋分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行轨道与地平圈 平行,太阳高度等于:90—V极昼圈看图思 考:当 太阳视 运动特 点如图 所示, 观测者 的位置 是?规律总结1:确定观测者位置N NS SE EW WBBA A夏至春秋分冬至【北回归线,北极点)看图思考 :图中太 阳运行轨 道面均向 什么方向 倾斜,说 明什么? 此时观测 者的位置 范围是?规律总结1:确定观测者位置N NS SE EW WBBA A夏至春秋分冬至【南回归线,南极点)规律总结1:确定观测者位置看图思考 :图中太 阳运行轨 道面均向 什么方向 倾斜,说 明什么? 此时观测 者的位置 范围是?N NS SE EW WA A夏至春秋分 冬至看图思考 :图中太 阳运行轨 道面与地 平圈的关 系是?由 此推断此 时观测者 的位置范 围是?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运行轨道面与地 平圈垂直,永远昼夜平分看图思考 :图中太 阳运行轨 道面与地 平圈的关 系是?由 此推断此 时观测者 的位置范 围是?极昼圈看图思考 :图中太 阳运行轨 道面与地 平圈的关 系是?由 此推断此 时观测者 的位置范 围是?非极点非极昼圈的极昼区N NS SE EW WBBA A夏至春秋分 冬至规律总结2: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及日影朝 向、日影长短看图描述: 二分二至日 赤道上的日 出日落方位作图训练: 绘制赤道上 二分二至日 的日影轨迹 图N NS SE EW WBBA A夏至春秋分冬至【南回归线,南极点)作图训 练:绘 制【南 回归线 ,南极 点)上 二分二 至日的 日影轨 迹图规律总结2: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及日影朝 向、日影长短(2)非极昼极夜区,昼夜长短、季节与日出 日落方位的关系(3)极昼区非极点,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 射点位置的关系(4)非极夜区,正午太阳方位与直射点位置 的关系规律总结2: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及日影朝 向、日影长短(1)日影朝向及长短与太阳方位和 太阳高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