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MRP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doc
90页ERPMRP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目录第一章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历程1一、企业管理面临新变化1二、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2三、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历程3第二章物料需求计划9一、制造企业生产类型9二、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三要素11三、库存控制12四、几个时间概念14五、物料15六、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17七、物料需求计划22第三章闭环物料需求计划26一、能力与工作中心26二、工艺路线/工艺流程28三、闭环MRP29四、能力需求计划31五、其它39第四章 制造资源计划42一、MRP II42三、MRP II与企业职能45第五章 企业资源计划46一、ERP特点46二、ERP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50三、ERP的效益53第六章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55一、成功实施必备因素55二、实施步骤56三、实施ERP 遇到的问题57附录企业业务流程分析方法59参考书目61第一章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历程一、 企业管理面临新变化1. 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特点l 实现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9世纪末的最佳生产模式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的“别针工厂”,经过分工的工人各自负责“别针”的一个工序,比每个工人都独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的效率高几百倍,这就是劳动分工的原理。
福特一世将劳动分工的概念应用到汽车生产上,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辟了大规模生产的新纪元后来通用汽车公司的斯隆在福特的基础上将劳动分工理论再次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把劳动分工理论应用到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上,使管理分工和劳动分工平行发展,相互支持具备劳动和管理双重分工的生产系统就被称为“大规模生产系统”这是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的生产模式它适应于制造大规模、相对简单和标准化的产品,其关键是使生产的每一步骤规范化和简单化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分解再分解分解的优点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缺点是由于环节的增加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l 合理控制库存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合理控制库存为此,人们不断研究新的库存控制方法,从订货点法到物料需求计划(MRP),再到制造资源计划,人们逐渐认识到,合理控制库存涉及到对于大量生产数据的处理,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的问题,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下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才打开了企业管理的新纪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80年代的MRP-II已经不仅是控制库存的有效工具,而且成为一种企业管理新模式的代表MRP-II用集成的观念处理被分解的生产系统,用整体优化取代局部优化。
它打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铺垫了一块砖石l 通过个别生产环节的改造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依据劳动分工的原则组织大规模生产,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局部优化,如单机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物料需求计划、各种计算机辅助工程、全面质量控制(TQC)等这些方法如果应用得当也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是在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优化方面,往往不令人满意2.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革命l 竞争的优势来自创新而不是效率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优势来自对效率的追求,“大规模、低成本”是企业经营者的主要目标当社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后,产品供大于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恶性竞争,企业不得不以过低的价格销售产品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表现出大鱼吃小鱼的社会特征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认识到只有技术上具备独占性的产品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因此,企业竞争的优势来自对创新的追求但是任何新产品被社会接受后,也会出现大规模生产,很快就出现饱和,利润随之迅速下降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发展l 技术创新具有的新特点创新本身并不是新概念,工业革命就是从蒸汽机的创新开始的,随后的一系列工业产品也都是创新的结果。
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产品相对稳定,因此企业在组织生产时可以将产品分解再分解,使生产的每一步骤简单化和规范化,通过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利的手段也是创新,是生产性能更好的产品或者引导用户需求的产品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和工业时代的创新完全不同在工业经济时代,创新往往是个体行为,缺乏计划,目标也不明确,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常规活动因此,创新必然是持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的速度会不断加快l 顾客需求瞬息万变,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强大生产能力,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生产东西不愁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的极大丰富使顾客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也使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值不断提高顾客不再满足于合理的价格和优良的质量,而且还要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企业往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来改造自己的产品,形成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大量的替代产品使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垄断市场顾客不会长期使用某一个产品,而是看到好的就抛弃旧的,这就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如果不能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不能在段时间内开发、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就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特点是快鱼吃慢鱼l 竞争范围扩大,激烈程度加剧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成为全球性的市场企业要进入到国际化的发展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逆转企业的发展将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企业都要承受来自国际化企业发展的压力同时,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进行专业化和灵活多变的生产或者服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经营方式向传统的规模经营方式挑战,如果动态联盟成为企业经营的基本模式,市场竞争的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二、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1、缺乏市场竞争力l 不能保证交货期l 技术水平低、产品更新换代慢l 产品质量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l 用户服务水平差l 应变能力差l 市场营销仍是薄弱环节2、 经济效益差l 生产成本高l 生产能力闲置、资源占用和浪费严重l 资金效率底l 库存积压严重l 劳动生产率低3、 企业管理粗放l 计划跨度长、编制计划时间长l 预测能力差l 信息反馈不及时l 缺料、待料现象严重l 零部件生产不配套,且积压严重l 生产安排前松后紧l 企业的经营、计划系统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多变三、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历程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近五十年来西方的管理思想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发展史,它经历了五个时期:l 订货点法(40年代)l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60年代)l 闭环MRP(Closed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70年代)l 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eResourcePlanning,80年代)l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90年代)1、 订货点法所谓订货点法就是对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物料,根据生产需要量及其供应和储存条件,规定一个安全库存量和订货点库存量。
各种物料的库存量在日常消耗中不得低于它的安全库存量,如果随着物料的逐渐耗用,库存量降到某个时刻的剩余库存量(订货点量),就要下达定单以补充库存(见图1-1)订货点法不仅适用于原辅材料的采购供应,还可应用于企业自制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因此这里的库存包括企业的储存库和生产库订货点法主要是根据历史记录来推测未来的需求,适用于那些企业经常需要或消耗的物料,并且较适用于需求或消费量比较稳定的物料6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传统的订货点法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一是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因为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不得不在新产品开发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进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中传统的订货点难以预测这些新材料、新零件的需求量,因此往往会过多地订货,从而导致库存的不合理增加二是客户越来越挑剔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再也不能按习惯方式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销售了,他们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计划和作业进度需要按市场情况及时灵活地做出调整,订货点法因不能预知物料的需求时间,不得不保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其结果也造成过多的库存很明显,订货点法之所以会在新的情况下造成库存过多的问题,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用的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
于是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用的物料?”换句话说,就是库存管理怎样才能符合生产计划的要求?这是当时生产与库存管理专家们不断探索的中心问题时间库存数量安全库存订货点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图1-1 订货点法订货批量2、 物料需求计划MRP①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制造企业往往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多个产品系列,每种产品(系列)可能有自己的销售计划或客户订货,不同产品的出货速度需要随着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我们要计算在某个计划期内某种物料的需求量,该物料既是A产品的部件,又是B产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维修用备品备件被售后维修部门单独销售如果要按该物料的需求时间和需求量编制库存计划,就必须知道在本计划期内,有多少是产品A需求的,有多少是产品B需求的,还有多少是备品备件需求的特别是产品A和产品B的需求要随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时,要了解其组成物料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进一步,如果要根据需求来确定所有库存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计划库存量,必须知道:销售计划或客户定单情况;库存现有数量;各种产品的组成结构;各种部件的组成结构;材料消耗定额;采购订货周期(从外部采购的原材料等);生产加工周期(自制零部件)等等。
以上数据必须是准确的、及时的、动态反映实际情况的传统的订货点法并不需要了解也不提供这此情况,因此需要有新的计划数据和计划方法②新的管理基础数据和计划方法必需的要求l 缩短计划编制时间即使我们得到了上面所需要的所有数据,我们能够在多长时间内编制出详细的库存计划?实际上因为新的方式要求反映真实的需求,而真实的需求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如果编制一个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比如仍然是传统的4周时间,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可能导致新编制的计划完全失去意义因此新的方法必须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编制出来缩短计划编制时间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计划编制时间短,可以缩短计划周期,较短的计划周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因为计划周期短,编制计划依据的数据就有相当高的可靠性(因为这些数据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效);因为计划编制时间短,可以随时调整计划l 新的计划管理手段大量的管理数据、较短的计划编制时间和繁杂的计算工作是新的计划方法必然的特点如果企业产品结构较为复杂,或产品系列较多,有数以千计的原材料等,都要一一编制出基于需求的详细计划,可以想象,靠人工计算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此时电子计算机已经逐步被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人们有了新的计划手段了。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和海量存储能力,配上正确的算法和程序,如果提供的数据是正确的话,其计算结果一定是我们需要的实际上MRP从一开始,就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了③MRP最早提出解决方案的是美国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列基博士(第一个MRP系统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加过IBM公司的COPICS系统的开发,并在美国生产和库存控制协会APICS主持推广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