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告传媒)行政院新闻局委托研究案.doc

176页
  • 卖家[上传人]:管****问
  • 文档编号:118899725
  • 上传时间:2019-1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3MB
  • / 1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案案號:DL-97152有聲出版事業經營狀況調查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97年12月II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案案號:DL-97152有聲出版事業經營狀況調查結案報告計畫主持人:李天鐸共同主持人:梁德馨、黃兆仁研究顧問:蔡淑惠、李瑞斌研究人員:黃致穎、吳彥臻研究助理:盧鈺雯、周士傑、卓榮宏 凌筠婷、陳研名、林君達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97年12月摘要本研究以調查台灣音樂產業發展現況為目的,透過調查資料的分析,瞭解目前有聲出版事業之經濟活動情形,包含實體唱片的製作與發行、數位音樂經營、著作權流通與音樂展演活動等研究過程中,廣邀各業者進行對產業經營環境等重要議題的對談,以描繪出音樂產業的樣貌、競爭態勢與未來發展趨勢最後,研究團隊針對以上資料進行產業總結分析與政策建議,以提供政府作為政策制訂參考,進而健全音樂產業環境、進而提升我國文化競爭力經本研究調查發現,音樂產業之價值鏈正從過去以「唱片公司」為主體,逐漸轉向以唱片價值、藝人價值(現場演出)、歌曲價值(著作權)交織而成的系統然而,此系統之商業模式仍未穩固,且音樂產業內公司營運情形變動甚大,尚無法完整呈現產業訊息,本研究僅對有聲出版業作研究論述。

      符合本次調查研究之有聲出版業者共有216家,其組織形態以「有限公司」最多,佔56.64%,公司所在地大都設於「北北基地區」,佔有83.33%,公司成立時間迄今平均為10.03年,而「外資比例佔50%以上」的有10家業者,海外分公司大致以「中國」、「新加坡」、「泰國」、「美國」、「香港」為主要分布地區而在96年度中,有聲出版業的資本總額總計為33.93億元,產業總員工數約為1451人,整體的產值表現有58.56億元,其中以「出版品收益」為主,佔49.93%(29.24億元),「著作權收益」佔12.78%(7.48億元),「展演收益」佔2.31%(1.35億元),「演藝經紀」佔8.84%(5.18億元),而「KTV授權」佔8.32%(4.87億元),而產業總營業支出為50.42億元實體唱片銷售仍為有聲出版業的主要營收來源,總銷售數量約845萬張,總金額約為27.61億元在音樂類型中,仍是以「流行音樂」為主,約有21.96億元在專輯類型中以「錄音作品」佔最大宗,佔81.80%(22.58億元)的銷售去年度共有81家業者發行唱片,唱片發行總張數為9926張,而華語音樂僅佔總發行唱片的8.97%(890張)。

      在數位音樂的部份,有聲出版業者幾乎都擁有自己的官方網站(59.46%),但自行經營數位音樂服務的業者比例相當低(0.92%,2家),大部分業者的官網乃以「音樂資訊提供」、「線上交易」及「建立社群與知識分享」為主,數位音樂對有聲出版業者來說仍是屬於音樂著作權授權使用的範疇對有聲出版業來說,數位音樂為其帶來的營收佔整體營收的7.28%(4.26億元),離美國數位音樂市場的15%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數位音樂行動定閱」這商機,各大數位音樂服務業者皆爭相搶進該市場音樂展演活動的重要行逐年增加,各業者也視展演為實體唱片市場衰退後的另一桃花源,96年度約有322場的展演活動,非售票演唱會有214場,售票演唱會有108場,不過展演為有聲出版業帶來的營收有被低估的情形,僅佔總營收的2.31%(1.35億元),原因在於演唱會的收入大都轉進了經紀公司或行銷公司的財務計算,無法直接從有聲出版業來調查而展演活動的產業議題探討,業者普遍認為「場地租用成本過高」、「消費者付費意願不足」、「場地設備不合使用需求」為有關單位急需正視的議題在產業創作環境的部份,音樂創作流通主要仰賴音樂經紀制度與創作人自身人際網絡,但由於唱片銷售環境不佳,導致創作者必須增加作品數量才能維持其創作職涯。

      專業音樂刊物是音樂產業發展成熟度的的重要指標,台灣專業音樂刊物相對欠缺,因此音樂社群成為獨立音樂資訊流通、展演活動與出版品宣傳的重要管道電影配樂雖然是電影工業的副產品,但也是音樂產業創造營收的方式,我國受制於電影產業本身的經濟條件,無法提供好的創作、製作環境而我國音樂人才養成可區分為一般學校教育與補習學校教育兩個系統,一般學校教育以傳統統暨藝術類音樂人才養成為主,流行音樂人才養成則多倚重自學與坊間短期補習教育,音樂產業管理人才則多從產業實際工作經驗養成培育優良的音樂人才與健全產業創作環境應當從以上部分多加思量海外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的部份,海外市場發展並未因國際公司進入台灣而有太大突破,流行音樂雖有歌手在其他市場發行作品或辦理巡迴演唱會,但仍以華人密集區為主,進入當地主流市場者甚少傳統暨藝術類音樂則因為原創性高且具有文化特色,在自身長期耕耘下,反而有機會切入國外分眾音樂市場而我國之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不論民間傳唱、KTV產業、巡迴演唱會皆可看見台灣作品與歌手但作品銷售需經審批、著作權收益未得法令保障、演唱與廣告收益僅限於知名歌手,顯現當地市場雖大,我國業者與相關從業人員仍未必能從此發展中獲利。

      從幾次訪談與業者意見彙整,可發現我國音樂產業優勢包括:音樂製作能力、創作人才素質、藝人甄選培訓能力;劣勢包括:唱片市場內需不足、行銷費用過高、資本規模不足、缺乏優秀作品;發展機會有:數位化與科技創新增加音樂流通管道、提升藝人附加價值、台灣作為華語娛樂市場中心的產業影響力;發展威脅則包括:面對唱片營收萎縮尚無解決方案、科技改變閱聽人消費習慣與時間分配、大陸音樂產業崛起產業發展整體態勢,根據本研究整理發現:唱片公司為音樂產業之資源整合者,整合相關產業產生之價值數位音樂市場付費觀念逐步形成,未來市場產值可期此外,著作權、演唱、經紀活動取代載體銷售成為產業營收主要來源華語流行音樂之海外市場以華人密集地區為主,大陸市場雖具規模優勢與成長潛力,目前未必提供台灣業者良好的發展前景,海外流行音樂市場的開發仍有待業者與有關當局持續的關切與扶持根據本調查問卷填答與業者座談、訪談之結果,建議政府應以低度管制提供產業自由發展空間金曲獎作為行銷窗口與輔導工具,應獲得更多資源且進行變革展演空間規劃與管理規範應符合實際需求並利於產業整體發展此外,在不妨礙產業發展下,應積極保障創作人權益關鍵字:音樂產業、產業調查、唱片銷售、數位音樂、音樂展演活動 目錄摘要 I目錄 III圖目錄 V表目錄 VII第一章 序論 1第一節 研究緣起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3第二章 探究我國音樂產業價值鏈 4第一節 從不同角度看音樂產業 4第二節 音樂產業定義與範疇 7第三節 音樂產業特性與結構特色 8第四節 音樂產業價值系統 10第五節 研究範圍 13第六節 研究限制 13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14第一節 研究架構 14第二節 調查母體說明 15第三節 問卷調查設計說明 18第四節 質化調查設計說明 23第四章 有聲出版業經營概況 25第一節 音樂產業結構轉變 25第二節 有聲出版業之產業結構 30第三節 音樂產業之總體表現 37第四節 有聲出版業財務營運狀況 39第五節 有聲出版業唱片約與經紀約運用情形 44第五章 核心事業經營情形 45第一節 前言 45第二節 音樂製作情形 46第三節 唱片發行情形 48第四節 實體唱片銷售情形 52第五節 實體唱片銷售通路 57第六節 實體唱片進出口情形 59第六章 數位音樂經營狀況分析 61第一節 自營數位音樂服務 62第二節 主要經營數位音樂服務業者 64第三節 數位音樂交易情形 66第四節 數位音樂發展潛力 67第五節 音樂著作權授權狀況 68第七章 音樂展演活動狀況分析 69第一節 音樂展演活動概況描述 69第二節 展演活動困境與未來發展 73第八章 產業發展議題剖析 77第一節 產業經營面 77第二節 政府輔導面 84第九章 音樂創作與流通環境 89第一節 我國音樂創作暨音樂流通環境概況 89第二節 音樂人才養成 92第十章 音樂產業發展趨勢與競爭態勢 94第一節 海外市場發展情形 94第二節 中國市場發展情形 95第三節 產業競爭態勢分析 96第十一章 產業總結分析與政策建議 99第一節 產業總結分析 99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0參考文獻 102附錄一 對台灣音樂產業發展的期待 (依比畫排序) 106王祥基,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 107李瑞斌,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109傅鉛文,台灣音樂展演協會理事長 111蔡淑惠,台北國際唱片協會理事長 112附錄二 96年音樂大事記 113附錄三 音樂產業相關團體 114附錄四 音樂產業相關輔導與獎勵獎項 115附錄五 問卷內容 120附錄六 會議、訪談成果暨記錄摘要 129附錄七 調查母體清冊與回收清單 144 圖目錄圖 1 流行音樂產業關係圖 6圖 2 音樂儲存媒體演進圖 9圖 3 音樂產業價值系統 11圖 4 計畫執行方法流程圖 14圖 5 資料結構性調整程序圖 21圖 6 有聲出版業之資本總額次數與百分比分配圖 30圖 7 有聲出版業資本總額與實收資本額比例圖 31圖 8 有聲出版業組織形態圓餅圖 32圖 9 有聲出版業公司所在地圓餅圖 33圖 10 有聲出版業之公司成立時間次數分配圖 34圖 11 有聲出版業之員工總數次數分配圖 35圖 12 有聲出版業外資比例次數分配圖 36圖 13 音樂產業近三年公司家數與營業額趨勢圖 37圖 14 有聲出版業營業收入次數分配橫條圖 39圖 15 有聲出版業營收結構圖 40圖 16 有聲出版業營業支出結構圖 43圖 17 有聲出版業音樂製作情形-流行/非流行推疊直方圖 47圖 18 有聲出版業2007年唱片發行張數次數分配圖 48圖 19 國內發行唱片類型圓餅圖 49圖 20 國內發行唱片音樂類型圓餅圖 49圖 21 國內唱片價格橫條圖 50圖 22 有聲出版業唱片發行情形-流行/非流行推疊直方圖 51圖 23 唱片銷售金額推估值比較表 52圖 24 各專輯類型銷售金額圓餅圖 54圖 25 各專輯類型中各音樂類型銷售金額百分比推疊圖 54圖 26 各專輯類型中各音樂類型銷售數量百分比推疊圖 56圖 27 實體唱片銷售於實體通路比例圓餅圖 57圖 28 實體唱片銷售於虛擬通路比例圓餅圖 58圖 29 我國實體唱片進出口總金額趨勢圖 59圖 30 2007年實體唱片對全球各區域進出口金額比較圖 60圖 31 國內唱片進口率比較直方圖 60圖 32 台灣數位音樂收益來源分配圖 66圖 33 數位音樂收益成長圖 67圖 34 數位音樂收入指標 67圖 35 音樂著作權授權收益之分項比例圖 68圖 36 音樂著作權授權來源比例圖 68圖 37 非售票展演活動個規模比例圖 71圖 38 售票展演活動各規模比例圖 71圖 39 非售票場次和售票場次整體展演活動規模比例圖 71圖 40 有聲出版業產業競爭優勢剖析橫條圖 77圖 41 有聲出版業產業競爭劣勢剖析橫條圖 79圖 42 有聲出版業產業發展機會剖析橫條圖 81圖 43 有聲出版業產業發展威脅剖析橫條圖 82圖 44 有聲出版產業與關聯產業金曲獎報名情形 84圖 45 有聲出版業者未報名金曲獎原因 84圖 46 有聲出版業期望政府扮演角色剖析橫條圖 87圖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