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卫生统计学简答题汇总.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4089190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统计学简答汇总第一章 :绪论(无)第二章 :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围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同点:表2-5. 表2-5 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相异点 平 均 数 意 义 应用场合 均 数 平均数量水平 应用甚广,最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几何均数 平均增减倍数 ①等比资料;②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 位次居中的观 ①偏态资料;②分布不明资料;③分布一端或两察值水平 端出现不确定值 2. 中位数与百分位数在意义上﹑计算和应用上有何区别与联系?答: 1) 意义:中位数是百分位中的第50分位数,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反映位次居中的观察值水平百分位数是用于描述样本或总体观察值序列在某百分位置的水平,最常用的百分位是P50即中位数多个百分位数结合使用,可更全面地描述总体或样本的分布特征 (2)计算:中位数和百分位数均可用同一公式计算,即 Px=L+(i/fx)(n·x%-ΣfL) 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百分位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3)应用:中位数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百分位数常用于医学参考值围的确定中位数常和其它分位数结合起来描述分布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更为常用百分位数还可以用来描述变量值的离散趋势(四分位数间距)3.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答:不一定同一资料的标准差的大小与均数无关,主要与本资料的变异度有关 变异大,标准差就大,有时比均数大;变异小,标准差小4.测得一组资料,如身高或体重等,从统计上讲,影响其标准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样本含量的大小,样本含量越大,标准差越稳定 (2)分组的多少 (3)分布形状的影响,偏态分布的标准差较近似正态分布大 (4)随机测量误差大小的影响 (5)研究总体中观察值之间变异程度大小5.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异同点有哪些? 答:标准差:是以算数平均数为中心,反映各观测值离散程度的一个绝对指标.当需要对同一总体不同时期或对不同总体进行对比时,缺乏可比性.当总体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时,用标准差是无法实现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对比的.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对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

      6. 如何表达一批计量数据的基本特征?答:从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方面回答7. 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差别大小)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常见的几种描述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或全距,四分位数差距,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极差适合:数据分布非对称的情形 四分位数差距适合:数据分布非对称的情形方差与标准差适合: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能充分利用全部个体的信息 变异系数适用:当比较两资料的变异程度大小时,如果变量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较大时,直接比较 无可比性,适用变异系数比较 8. 标准差有何用途?答:①描述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②正态分布时,均数与标准差同时写出:+S;③计算变异系数;④用标准差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⑤用标准差计算标准误9. 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答: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用表、图和数字的形式概括原始资料的主要信息 表:详细、精确图:直观指标:综合性好 10.简述变异系数的实用时机 答:变异系数适用于变量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较大时,直接比较无可比性,适用变异系数比较 11. 怎样正确描述一组计量资料? 答:(1).根据分布类型选择指标。

      2).正态分布资料选用均数与标准差,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选用几何均数,一般偏态分布资料选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 12. 原始数据单位变换后,对均数和方差有何影响? 答:均数和方差均改变用实例说明13.列表的原则和基本要什么? 答:(1)列表的原则: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2)列表的基本要求:① 应有简明扼要说明统计表容的标题既不能过与简略,也不呢能过于繁琐或不确切② 标目文字要简明,有单位的标目要注明,标目不宜过多,层次应清楚③ 线条不宜过多除顶线、底线、纵标目下与合计行上面的线条外,其他线条一般均应省去表的左上角不宜有斜线④ 表数字小数位数保留应一致,位次应对齐,不宜留空格暂缺或未记录用“…”表示,无数字用“—”表示,数字是“0”则应填写“0”⑤ 备注一般不列入表,应用“*”号引出,写在表的下面14.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他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散点图和统计地图等1)直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各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发病率等2)百分条图、圆图:用长条各段的面积、圆的扇形面积来表示事物部各构成部分的分布情况,即各构成比重的大小,如构成比。

      3)普通线图: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连续性资料随时间的变迁、某事物现象的动态与变化趋势4)半对数线图: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连续性资料随时间的变迁和某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5)直方图:用直方面积的大小表示数值变量资料频数分布的情况6)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7)统计地图:用不同的纹线或颜色说明指标高低,描述某事物现象在行政区域上的分布情况15.半对数线图的图形如何做分析? 答: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相对比)其横轴为算数尺度,纵轴为对数尺度,在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速度(相对比)时,特别是两组数据相差悬殊时,宜用半对数线图第三章:定性变量的描述1.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率? 答:二者说明的问题不同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2.简述相对数标准化的基本思想 答:基本思想: 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以消除不同人口构成对两地死亡率的影响,使得到的 标准化死亡率具有可比性 3.解释在何种情况下应选用率的直接标化法,何种情况选用间接标化法? 答: 率的直接标化法:已知各组的年龄别死亡率pi间接标化法:已知各组的死亡总数和各年龄组人口数.4.率的直接标化法,与间接标化法有何不同? 答: (1)适用条件不同(见第上题);(2)“标准”不同:前者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或“标准人口构成” 。

      后者选定一套“标准年龄别死亡率” 5.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用相对数指标的时候要注意:分母不宜过小;不要以比代率;资料的可比性;样本指标比较 时应做假设检验 6.常用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它们的意义上有何不同? 答:常用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比率又称频率指标或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 强度常用来表示某一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水平与特征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或结构相对数部分与全部之比,说明某事物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比(又称相对比)表示同类的或有联系的两个现象间的对比关系,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7.统计学上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指的是什么? 你能举出一些不可比的例子吗? 答:除研究因素外,其余重要影响因素应相同或相近一般观察单位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 间相等,以与地区、民族等客观条件一致例如科和外科的治愈率就无可比性 8.何谓人口老龄化?请简述其影响因素 答 1: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65 岁与以上)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升高的现象在没有迁移的 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主要受生育率和死亡率两种因素的影响。

      生育率下降,使低年龄人口的比重降低,高年龄人口的比重相应增加;死亡率(主要是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降低,使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当生育率水平下降达到很低的水平且很难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时,中老年人口死亡率的降低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才比较明显 9.发病率、时点患病率、时期患病率的区别 答:(1)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可能发生某病的人群中新发病例的频率,其观察期多为年、月、日等,急性常见病多计算发病率 (2)时点患病率反映在检查或调查时点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现患情况(包括该病的新旧病例数)观 察时点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个月 (3)时期患病率反映在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存在或流行某病的频度,包括观察期间的新发病例和现 患病例数,为慢性病的统计指标 10.疾病统计的观察单位 “病人”和“病例”的区别 答:(1)一个人每次患病都可作为一个病例以病例为单位的疾病统计,可研究居民各种疾病的频度、疾病的种类与疾病的变动,以获得居民患病的基本规律 (2)病人是指一个有病的人在观察期间,观察对象患有疾病即算作一个病人,不管其患病的种 类与患病次数的多少。

      以病人为单位的疾病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患病频度,可找出具体 的患病人群,便于开展对病人个人的防治工作 11.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区别 答:(1)某病病死率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它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的指标在用病死率进行比较时应注意病情轻重等部构成不同的影响计算公式为:观察期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某病病死率= 同期该病患者数 ×1000‰ (2)某病死亡率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或年代 某种疾病的死亡水平计算公式为: 观察期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某病死亡率= 同期平均人口数 ×1000‰12.简述婴儿死亡率指标的实际意义 答:婴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 婴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周岁婴儿死亡数 ×1000‰ /同期活产数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 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婴儿死亡率不受年龄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可以相互比较13.请说明频率型指标与强度型指标的主要区别?答:主要区别:指标的解释不同,频率型指标是表示事物部某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或指某现象发生的频率。

      强度型指标是指单位时间某现象发生的频率14.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答:采用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某因素的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15.请比较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不同答: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活过的总人年中,新发生的某病病历数,其分子是新病历数,分母是总人年数;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先患某种病的人数,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其分子包括新旧病例数,分母是受检总人数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发病率和患病率有密切关系,两者与病程(D)的关系是:PR=IR×D16.请比较死亡率与病死率的不同答: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分子是一样的,均表示因某病死亡的人数,但死亡率的分母是总人年数,侧重反映发生的强度,或单位时间死亡的概率;病死率的分母是患某病的人数,反映疾病死亡的概率17.应用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