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参考资料生态环境建设.docx
7页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编写人:谭秀芝审核人:【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能分析该区域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如水上流失、上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森林、草地、沼泽等开发利用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防治措施高考考点】分析不同尺度区域生态问题的种类、形成、危害和防治单元要点】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危害、防治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课堂重点】通过分析西北地区,了解荒漠化形成成因的分析方法:并能根据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和特点,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同时形成分析其它生态问题的能力学法指导】1、本课掌握四个核心要点: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理解四个核心要点3、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和“阅读”,加强和巩固对四个核心要点的理解预学案(请各同学课前通读教材16页至25页,课前完成下列预习题,形成对本课内容整体印象)一、荒漠化的概念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地区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是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退化、退化、退化)而引起的“三化”(土地、石质和次生)现象2、土地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举例土地沙漠化分布区;石质荒漠化分布区;次生盐碱化分布区o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西北地区大致位于以西,以北;行政区划大致包括新・、宁夏、北部和大部;位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一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本区地处,东部是,西部则是高大的和巨大的,和相间分布。
和两大因素使该区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2、形成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和气候异常生态环境脆弱使西北地区包含着荒漠化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由于气候,导致地表水,河流,作用微弱,作用显著,稀少,发育差,同时日数多且集中在的季节;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体现在、的变率大0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对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当,对资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其主要表现在、、、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中有以上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不仅影响西北地区和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2、荒漠化防治的三方面内容:一是二是三是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的两原则:坚持维护与提高相结合,-治水、、相结合的原则荒漠化防治的五措施:1、2、3、4、5、预学生成问题:(课前由组长整合归纳交老师)1、2、3、1导学案一、介绍本课四级目标◊二、抽签检查订正预学案,讲解部分预学生成问题三、组织课堂讨论、展示、探究并点评,引导生成问题探究题一】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探究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并根据整体性规律分析形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建议用图示法展示)【探究题二】根据教材18页阅读材料,结合图文,探究分析丝路南道古城废弃的主要原因及现代绿洲城镇分布规律、原因探究题三】结合本省地理环境特点,从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四、课堂小结五、课堂达标训练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1〜2题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②@C.③④D.①®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②®C@@D.①®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3〜5题A.①②B.①③C.②(§)D.③@4 .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①气象灾害少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③水源较丰富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①@C.③D.②®5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有()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土壤盐碱化④酸雨危害A.①②B.①③C.②©D.③®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
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10°EII5°E6 .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破坏植被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①0B.①(DC.②@D.@@课堂生成问题:(课后由组长整合归纳交老师)1、2、3、学案一、 在报纸、杂志、网络查找和收集有关荒漠化的新闻、图片及荒漠化治理先进的措施及相关事迹二、 完成以下习题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图例E沙漠匚二外河流国铁路国山脉尸司长城1 .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2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3、读“我国天山北麓古绿洲、旧绿洲和新绿洲分布示意图”(公元1〜17世纪期间开发的绿洲称为古绿洲,公元17〜20世纪中叶期间建立的绿洲称为旧绿洲,建国以后开辟的绿洲称为新绿洲),完成下列要求⑴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的稀缺性资源是该自然资源匮乏的原因是(2)公元1世纪至今,天山北麓绿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其形态呈现出由状到状再到状演变的特点;其空间拓展表现为东西方向沿连接成片,往北向延伸。
⑶近年该地区位于河流下游的绿洲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请将以下选项的字母填入空白框内,完成“河流下游的绿洲生态系统环境退化成因示意图”流补有外水量域给限超量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短缺加剧天然降水 相对稳定a.土地盐碱化b.上中游绿洲扩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C.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d.植被衰退e.农业扩张,耕地面积剧增,灌溉用水量超出环境承载力f.土壤肥力下降g.上游来水减少三、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