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价值 渴望 爱情 《高考1977》观后感.doc
4页价值-渴望-爱情《高考1977》观后感汉语1002班:宋海龙2011年11月15日价值-渴望-爱情《高考1977》观后感“今天,1977年12月10 口,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 子们走,去读书去!”这是《高考1977》小的台词,话里讲的这位老人就是改 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4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 高考考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 跳板吋,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今是那么神圣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 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 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电影呈现的便是1977年高考改革的日子里, 那些普通人,为了改变命运所做出的挣扎!影片围绕着黑龙江农场插队的知青展开,他们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那里 的8年,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 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 得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那个冬天,类似这样的复习应考,在全国随处可见 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仍然有很多人喑暗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 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知识分子,落魄到那个地步,真 的很可怜,这也是十年内乱带来的恶果之一。
幸好邓小平同志积极提出恢复高考, 那些想读书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他们那个年代,笑是为了 11年后重回大学校园,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的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 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呃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在 影片中,老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省更重要,更有意义,你是 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值 得我们永远铭记,因为失去了对知识的祟敬,物质便会横行,这真是那一代人的 最惨痛的记忆居9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为他们得知可以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那种对 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代人,吃得好喝的好,但是却没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上学 也完全是被家里逼的,谈到高考更是怨声载道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 你也许会喜欢高考虽然它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H前它是唯-适合我们国家 的选拔制度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 景,我们现在多少人还能上得了大学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珍惜现在 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里而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多学习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祖国, 为我们自己的未來奠定好基础电影里而的爱情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陈琼愿意等,但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 都要面对,他们面对的就是那个吋代的保守观点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太多, 想在一起就在一起,想分就分,想要找到电影中那个年代纯真的爱情,真的太难 To生于90后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没有经历文革的 我们,对那段时间的了解仅仅是限于祖辈的叙述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了那个 时代人的迷茫与冲动,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哀 《高考1977》把焦点放在了高考着一-个永不过吋,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 之下,那个时代的人有着口己实实在在的体会,现在的人对他也不陌生,既爱乂 恨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 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高考,从來就被我们称为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有 了新的感焙无论最终是不是能考上大学,但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所以我们更应 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希望以后这种组织看励志电影的活动可以更多,更好,让我们大学生活可以丰富些,让我们思想可以更加深入,不能再那么肤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