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会教育中的语言艺术方法》.docx
5页财会教育中的语言艺术方法 修辞就是调整修饰词句,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使语句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它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引用等多种形式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应该做到科学、准确,在此基础上教学用语还应做到生动、形象、活泼,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财会的兴趣和主动性,避免把财会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说教可见修辞是财会教学中必需的一种语言表达手段 使用比喻增加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用类比突破教学难点;使用拟人化陌生为熟悉;使用夸张创造课堂教学高潮 在实际教学中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思维,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掌握基本的修辞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是必需的 1、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的语言手法——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可分为明喻、借喻、暗喻和博喻 1.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等相联结在财经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明喻。
如:银行承兑汇票就像银行开出的欠条,商业承兑汇票就像企业开出的欠条,所以,银行承兑汇票比较有保证到时兑现,信誉度比较高再如:企业实现的利益就像一个“蛋糕”,利益分配就是分蛋糕,首先分一块(企业所得税占企业利益的25%)给国家;然后,分一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给企业,分一块(提取公益金5%)给企业的员工做福利,剩下的归投资者所有 1.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例如:法人代表就是企业的老板,会计就是企业的管家采用暗喻手法说明会计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1.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1.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登记明细账时,首先找到总账科目,然后找到子目,再找到细目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个比方告诉学生们说:登记明细账就像邮递员送信件一样,首先要找到哪个乡村(总账科目),然后要找到哪个生产队(子目),再找到具体的收信人(细目)在此应用了博喻手法把复杂的问题形象化通过比喻能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生动、活泼、有趣,富有人情味的语言手法——拟人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课堂上正确运用拟人手法,不仅生动、活泼、有趣,而且富有人情味,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听起来能使人耳目一新 例如:在会计模拟实践操作课程中,原始凭证是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会计分录是登记明细账的依据,也是会计科目汇总表的依据;会计科目汇总表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又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老师把它比作一个“手拉手”排队的游戏,整个会计业务流程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原始凭证拉着会计分录的手,会计分录一边拉着明细账的手,一边拉着会计科目汇总表的手;会计科目汇总表拉着总分类账的手,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又一起拉着会计报表的手真是把每一个业务环节“人物化”了! 3、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语言手法——设问 设问的特点就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课堂中运用设问手法提出问题,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最好在课前先安排学生充分的预习教材在讲授“增值税的核算”时,老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什么叫增值税?它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有哪些?(3)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4)增值税的税率?(5)增值税应纳税额是如何计算的?(6)在会计上,增值税的账务是如何处理的?(7)怎样利用增值税的减免规定来合法避税?(8)怎样申报和缴纳增值税?(9)实际工作中,传统的手工申报与网上申报缴税有什么差别?(10)什么叫税收的零申报?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精心安排教学互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使学生们对“增值税”从一般的基础知识到税收的计算、账务处理、实际工作中的纳税申报以及网上申报缴税;再到应用税收减免规定为企业合法节税;都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为学生们将来搞好财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反问的形式有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和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两种《会计职业道德》课以及激发会计学习兴趣方面,比较常用反问 例如:假账真做,偷税漏税,也叫诚信?就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没有爱岗,哪来敬业精神?则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5、变直接为间接——应用类比 所谓的类比,是指比较不同物体的异同之处每一门课程中都有许多相近的知识点,运用类比和比较的思维方法,来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如:在讲到会计核算程序时,书上介绍了七种具体核算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