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机的发展史.ppt

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90937510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发展史制作制作:左权二中左权二中 161班班 白海涛白海涛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 智能计算机第六代 生物计算机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式计算机(The 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 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1972-1973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后来出现了INTEL8080、MOTOROLA6800•1978年以后,16位微处理器相继出现,微型计算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INTEL公司不断推进着微处理器的革新紧随8086之后,又研制成功了80286。

      80386、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奔腾三代(PENIUMⅢ)、奔腾四代(PENIUMIV)•个人电脑(PC)不断更新换代,日益风靡世界(图3-1、图3-2)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即都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第四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第五代第五代: 智能计算机智能计算机•1981年,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定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快速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机(也称神经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第一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第六代:生物计算机第六代:生物计算机•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大大影响了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与突破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少、发热量极小•基于此,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基因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有很多优点: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体积小,功效高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可容纳几亿个电路,比目前的集成电路小得多,用它制成的计算机,已经不像现在计算机的形状了,可以隐藏在桌角、墙壁或地板等地方 其次,当我们在运动中,不小心碰伤了身体,有的上点儿药,有的年轻人甚至药都不上,过几天,伤口就愈合了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同样,生物计算机也有这种功能,当它的内部芯片出现故障时,不需要人工修理,能自我修复,所以,生物计算机具有永久性和很高的可靠性。

      再者,生物计算机的元件是由有机分子组成的生物化学元件,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工作的,所以,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了,因此,不会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工作一段时间后,机体会发热.而它的电路间也没有信号干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