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文学(全新)西财.ppt
196页影 视 文 学 ——声电光影话人生 主讲人 万平 教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影视文学”是西南财经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 “影视文学”是研究电影、电视艺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重在介绍中外电影、电视发展的基本脉络,重点阐述艺术分类中电影、电视的归类;论述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影视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介绍影视艺术的节奏、镜头运用与画面;论述电影蒙太奇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解析了电影长镜头、影视艺术的声音;并对影视艺术鉴赏理论作了阐释,对部分影视艺术经典作品作了鉴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电影发展概况、影视流派、代表性作品及其影响;掌握影视艺术自身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段、艺术手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影视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欣赏影视文学作品的能力,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继承中外优秀文明遗产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为繁荣社会主义影视文学创作作出贡献,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影视文学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较之相关的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它更多一些综合艺术的特点,并且充分体现出现代科学技术对电影、电视艺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较之于一般的文学、艺术发展史,又多一些关于影视艺术特定的表现手段、表现方法的介绍;较之于影视艺术的专业课程如导演学、表演学、摄影学等,又不作充分展开,而是点到为止,不作深入分析。
影视文学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一般不分析具体的影视作品针对学员实际,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本课程主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基础理论,重在阐释影视艺术的基本特点、作用、表现手段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电光影里的社会与人生》,张健主编此外,我们还将结合课程需要,适当介绍一些经典影视作品教学内容分为三篇: 一、电影篇: 电影的历史及其艺术特征,包括三章: 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 第二章,中国电影简史; 第三章,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二、 电视篇: 电视的历史及其艺术特征,包括两章: 第四章,电视发展今昔; 第五章,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三、鉴赏篇: 影视艺术鉴赏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两章: 第六章,影视艺术鉴赏理论; 第七章,影视艺术鉴赏实践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我们的讲授要力求简明而有系统,重在联系实际理解概念、影视文艺理论和流派;提高对影视艺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思考能力2.影视艺术本体特征、影视艺术时间空间、节奏,镜头与画面,蒙太奇、声音等内容,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影视艺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发展情况,从中领会影视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不同影视作品的比较,归纳其不同特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影视艺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并随时代发展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能力。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对影视艺术作品的观摩、学习,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基本表现手段和技巧,掌握不同流派的不同特点,熟悉重点影视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五、学习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体现“一线三点”的教学讲授思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所谓“三点”,指的是课程讲授中要突出重点、难点、疑点 所谓“一线”,指的是讲授清楚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如中外影视发展的基本脉络2.突出重点,采用归纳影视艺术发展线索、影视艺术表现手法和特征分析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3.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创造必要的条件组织学生观摩影视作品,展开分析、讨论、撰写影视评论、读书笔记(包括理论书籍、案头阅读的影视文学剧本)等六、教学要求的层次,1.了解影视艺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的划分 2.识记影视艺术发展中的主要代表国家、作品 3.理解影视艺术的分类及一般的表现手法4.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影视艺术时间和空间、影视艺术的节奏、镜头运用与画面;论述电影蒙太奇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电影长镜头、影视艺术的声音等重要的影视艺术基础理论和表现手法电影篇:电影的历史 及其艺术特征,第一章 世界电影简史,一、重点名词:,1.电影: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通过在特定的银幕时空中创造出来的连续性影像表述世界的大众化艺术。
2.表现主义学派:表现主义电影学派是德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流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起源于慕尼黑,战后传播到柏林以梅育为首的表现主义艺术家,面对德国战败后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感到悲观渺茫,同时又不甘沉沦于这种现状,于是把发自内心的焦灼和躁动投射到了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形成了表现主义学派3.先锋派:先锋派电影运动兴起于法国,他们把电影作为抒发主观的随意幻想的手段,把梦幻作为美学的极境4.新浪潮电影:新浪潮电影专指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指导之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现代派电影代表人物是戈达尔、夏勃罗和特吕弗5.“左岸派”电影:“左岸派”电影是新浪潮电影发展到后期的称呼这是由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七个标榜“作家电影”的艺术家形成的一个电影流派他们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存在主义为依据,热衷于自我内心和下意识活动中的各种心理试验代表作品是《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6.隐喻电影:隐喻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默片电影时代的代表隐喻是当时电影主题重要的表达方式,往往需要将隐喻者与被隐喻者通过蒙太奇连接起来,从而产生创作者想要表现的效果代表作品是《战舰波将金号》和《母亲》。
7.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纪实性电影的基础上,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现实主义电影流派以罗西里尼为代表,他们从记录电影中吸取养分,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反映真实生活的特性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二、一般了解,1.了解“电影之父”卢米埃尔 2.了解电影魔术大师梅里爱 3.了解蒙太奇的发明者布赖顿学派 4.了解电影艺术的奠基人格里菲斯5.了解法国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发展概况 6.了解法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继续发展概况 7.30年代美国电影概况 8.30年代美国电影歌舞片概况 9.30年代美国电影喜剧片概况10.了解美国电影犯罪片概况 11.了解美国电影严肃影片概况 12.了解纪实性电影运动概况 13.了解70年代美国的伦理片 14.了解70年代推理电影的发展概况15.了解德国的新德国电影运动 16.了解科幻电影的概况 17.了解民族化的日本电影 18.了解多元化的美国电影概况 19.了解弘扬民族文化的英国电影概况世界电影发展基本线索,第一阶段:小荷才露尖尖角 ——电影的初兴 这是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段,约30多年。
1.“电影之父”——卢米埃尔,电影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大咖啡馆的印度厅里,用他自己研制的电影放映机公映了自己摄制的12部影片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视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卢米埃尔也被人们誉为“电影之父”2.电影魔术大师:梅里爱 梅里爱把戏剧艺术引入了电影制作的过程,比较系统地把舞台艺术运用到银幕上,拍摄了一大批戏剧化的影片梅里爱还把电影分成外景片、科学片、幻景片和排演片四大类, 梅里爱的最佳代表作是《月球旅行记》3.蒙太奇的发明者布赖顿学派,布赖顿(英国地名)学派的代表是英国的威廉逊和斯密斯,这二人最初是海滨照相师,后来成为拍摄新闻片的摄影师 布赖顿学派对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蒙太奇4.电影艺术的奠基人:格里菲思,格里菲思是美国著名导演他吸取了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电影艺术语言他把纪实主义、技术主义以及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有效因素融于一炉,成为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5.德国表现主义学派,表现主义电影学派是德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流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起源于慕尼黑,战后传播到柏林。
以梅育为首的表现主义艺术家,面对德国战败后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感到悲观渺茫,同时又不甘沉沦于这种现状,于是把发自内心的焦灼和躁动投射到了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形成了表现主义学派第二阶段:接天莲叶无穷碧 ——电影的成熟之路,此期主要指从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世界电影发展情况,约有30多年1.色彩斑斓的法国电影,(1)先锋派电影运动:布努爱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2)现实主义电影的继续发展:雷诺阿的《幻灭》、《游戏规则》 (3)“新浪潮”电影:特吕弗的《四百下》、阿伦的《广岛之恋》2.风格多样的苏联电影,(1)隐喻电影: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普多夫金的《母亲》 (2)“散文化电影”:瓦西里兄弟的《夏伯阳》; (3)潮落潮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十一》3.美国电影的好莱坞 戏剧化模式,(1)歌舞片:如《爵士歌王》、《出水芙蓉》; (2)喜剧片:卓别林系列片《一夜风流》 (3)犯罪片:《疤脸大盗》、《后窗》 (4)严肃影片:《关山飞度》《正午》、《卡萨布兰卡》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1)纪实性电影运动:苏联维尔托夫,美国的弗拉哈廸,英国的格里尔逊,荷兰的伊文思。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罗西里尼的《游击队》、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第三阶段:映日荷花别样红 ——电影走向颠峰,此期主要指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结束期间的世界电影发展情况,虽然只有10多年时间,但是,由于电影已经拥有完善的技术设备,进入了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电影走向了颠峰1.意大利的“政治电影” 2.纷繁多姿的哲理化电影 (1)美国的伦理片 (2)推理电影 (3)苏联的“思考电影” (4)新德国电影运动3.科幻电影 4.民族化的日本电影,第四阶段:不废江河万古流 ——众声喧哗的影坛,此期主要指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的世界电影发展情况此期各种类型影片杂然纷呈,多种风格佳作接连不断,电影发展进入了一个真正众声喧哗的多极化的时代1.多元化的美国电影 2.弘扬民族文化的英国电影 3.走出低谷的法国电影 4.前苏联的电影空间三、重点问题:,1.德国表现主义学派的特征: (1)强调艺术是抒发个人情感、表现自我的工具,主张以夸张的、变形的甚至是怪诞的形式去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2)重视艺术效果,着力挖掘电影特性和电影表现手法,并在布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受绘画影响颇深,重视写意,不求形似,强调艺术的假定性; (4)包含了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在表现人生悲剧、残酷等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喻性。
2.中期的法国的先锋派 电影的基本特征:,以超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影片多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为基础,表现下意识领域中的梦境、幻想、错觉、性变态等内容3.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征:,新浪潮电影背离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自由联想”的审美需要,它多运用适合主观想象任意驰骋的“非情节”、“非结构”的形式,采用“意识流”,内心独白、闪回、倒叙和技巧摄影等表现手法,去体现人的下意识活动中和内心狂乱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伤感、悲观、颓废、绝望的情绪4.苏联隐喻电影的基本特征:,(1)将蒙太奇的剪辑与全片的快慢节奏转换完美地衔接起来,使影片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而又保持着叙事流畅的特点; (2)运用隐喻蒙太奇所产生的良好的艺术效果5.20世纪40-50年代 苏联电影发生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真实性的加强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正面人物已经由“神化”走向了“人化”,反面人物也大体脱离了概念化和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