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础医学中医学教学教案第三节方剂.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03102017
  • 上传时间:2025-05-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3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方剂,中医学课件下载-样章.ppt,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组成,方剂的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与治法,*,方剂,是按照治疗原则,由多少不等的药物配合组成,是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环节治法与方剂的关系,辨证-(前提)-治法(依据)-方剂(体现),1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2当治法已经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3,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一、方剂的组成原则,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药力居方中之首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臣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佐助药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佐药,佐制药 制约君、臣药的烈性性能(味)与君、臣味相反而功效相,成之药反佐药 防止拒药现象之药一般用量较轻引经药:引诸药直达病所之药使药,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之药在方中不是最需要的,但加之以后可使方剂更加完善,如桂枝汤服后啜粥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发汗解表,辛温,归肺经,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宣肺平喘,止咳平喘,苦温,归肺经,佐君药治主证,缓中,调和,甘、平,制约麻、桂,发汗过猛,佐君药治兼证,方剂的组成具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

      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但药物加减,用量多寡,剂型更换都会使其功用发生不同变化,这一点必须十分重视1)加减药味:君臣药加减、佐使药加减,2)调整药量:组成相同,剂量不同,3)剂型变化:,药味、药量不变,只更换服用剂型的一种变化形式二、,方剂的组成变化,大黄 厚朴 枳实,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厚朴,2 :1,大黄:厚朴,1 :2,功用泻火通便,主治热结便秘,功用行气除满,主治气滞腹胀,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丹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搽剂,栓剂,、,冲剂,、,片剂,、,糖浆剂,口服剂,、,注射剂,三、,方剂的剂型,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常用方剂,【组成】柴胡 当归 芍药 茯苓,白术 炙甘草,【病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主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证治则】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主证病机分析,食少神疲,脉虚;,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 经不调,脉弦;,头痛目眩,月经不调,舌淡肝气郁结,木郁乘土,经气郁滞,脾弱失运,血虚血不上荣,方 解,君:柴胡 疏肝理气而解郁臣:当归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柴、归、芍同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而补肝体,体用并治佐: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又,实土以御木乘;,薄荷,助柴胡以解肝郁,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 温胃和中使:炙甘草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益气和中,调药临床应用,1、,证治要点,本方为调养肝血的代表方,又是中医妇科调经常用方剂以胁痛,神疲食少,舌淡红,脉弦而虚2、,加减法,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3、,现代应用,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乳腺增生症,-对于乳腺增生可分三型辨治肝郁气结型,,用本方加郁金、陈皮、枳壳、王不留行、乳香、没药气虚血瘀型,,用本方去柴胡、薄荷,加党参、黄芪、淫羊藿、丹参、皂刺痰气郁结型,,用本方去柴胡、薄荷、加陈皮、法半夏、制南星、白芥子、僵蚕等妇科痛证,对于肝郁血滞所致之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经行腹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等诸多痛证,均可选逍遥散与金铃子散,(川楝子、元胡),为基础方加减;,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等;挟热者加丹皮、栀子、败酱草等;,挟寒者加附子、肉桂、吴萸;,头痛者加川芎、白芷;,乳房胀痛者加橘叶、橘核、枳壳、香附;,小腹痛加小茴香、乌药。

      月经不调,对于经行后期、量少色暗有块、胸胁乳房作胀、脉弦等证,用本方加香附、桃仁、红花、益母草;若月经超前、量多色红、口干唇燥、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脉弦数诸证,可用,丹栀逍遥散,(即逍遥散加丹皮、栀子)去煨姜、薄荷,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闭经,如果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性急烦躁,胸胁胀痛,舌边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等,可用本方与,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熟地、川芎)加减带下病,若见带下色白、清稀无臭、胸胁胀痛、脉弦缓等证,用本方加淮山、车前子、陈皮、荆芥穗等;若带下色黄质稠、味臭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湿热征象,用本方去煨姜、白术、薄荷,加丹皮、栀子、黄柏、车前子等缺乳,如果因气血不足引起缺乳者,用本方加人参、黄芪、熟地、阿胶等;若因肝郁气滞所致者,用本方加香附、穿山甲、王不留行、木通等使用注意,用量:柴胡、薄荷用量要轻,尤柴胡量,一定要少于当归、芍药量,否则升散太过,耗伤阴液四 君 子 汤,组成人参 去芦白术茯苓 各9g炙甘草 6g,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白,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功用益气健脾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主证病机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因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而致脾虚则精微 面色白,四肢无力,气血生化不足,中气虚,语言轻微,脾失健运 饮食减少,大便溏软,脾虚气弱 舌质淡白,脉虚软无力,方 解,君人参 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白术 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茯苓 甘淡,健脾渗湿,二药相伍,健脾祛湿之功更显使甘草 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临床应用,1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以面色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2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3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用之附方,附方一异功散,方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各6g 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附方二六君子汤,方源:医学正传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3g半夏4.5g大枣二枚,生姜三片,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附方三香砂六君子汤,组成:人参、半夏 各3g 白术、茯苓、生姜 各6g甘草、木香 各2g 陈皮、砂仁 各2.5g 用法:水煎服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附方四保元汤,组成:黄芪 9g 人参炙甘草 各3g 肉桂 1.5g,功效: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用法: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四 物 汤-,妇科养血第一方,组成熟地黄12g 当归、白芍药各9g川芎6g,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功用补血和血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主证病机分析,虚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唇爪淡白无华,月,经色淡量少,舌淡,脉弦细滞 月经不调,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脉涩营血虚滞证,方解,君熟地 甘温以滋阴养血填精,臣当归 补血养肝,和血调经 白芍 养血柔肝和营,佐 川芎 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四药配合,功能养血和血,可使营血调和,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构成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之方剂。

      四物汤,是从金匮,芎归胶艾汤,中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方中地芍得归芎,补血而不滞血;归芎得地芍,行血而不伤血四物汤的药物剂量,原书为各等,谦斋医学讲稿认为:“一般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川芎又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也往往重于当归这是用四物汤平补血虚的大法”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说:“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这些对本方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应用,1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2,本方多用于血虚而又血行不畅的病证若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以瘀血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3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均可应用附方,附方一胶艾汤,组成:川芎甘草各6g 阿胶艾叶当归各9g 芍药12g,干地黄15g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苔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冲任虚损者附方二桃红四物汤,组成:四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 用法: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六味地黄丸,组成 熟地黄24g 山萸肉12g 山药12g,泽 泻9g 牡丹皮9g 茯苓 9g,主治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功用滋阴补肾亦即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证病机分析,阴虚 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小儿囟门不合,脉细肝肾阴虚证 火旺 骨蒸潮热,手足心热,遗,精盗汗或消渴,或牙齿松动,,小便淋漓,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数方解,君熟地黄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山萸肉 补养肝肾,并能涩精 三药相配,滋养,臣 肝脾肾,即“,三补,山药 补益脾阴,亦能固精 泽泻 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 ,佐 牡丹皮 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 茯苓 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临床应用,1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

      以腰膝痠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要点2若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3,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可加减应用附方,附方一 知柏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 加,知母 黄柏各6g,功用: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痠痛,遗精等证附方二 杞菊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 加,枸杞子 菊花各9g,功用:滋肾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附方三都气丸,组成:六味地黄丸 加,五味子6g,功用:滋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附方四麦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 加,麦冬9g 五味子6g,功用: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