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8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学制与学分学制:标准学制3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136学分二、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面向西南兵工行业、重庆和西部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机械制造类人才需求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生产,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及工艺装备设计等岗位工作,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装配、维护和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 从业岗位1. 初始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主要为:(1) 从事通用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工作2) 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和其它计算机控制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3) 机械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等工作4) 简单机械系统设计、机械零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工作2. 发展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后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的编制、工艺装备设计及技术改造等,使就业岗位拓展为机械设计师、机械工艺师、机械制造技师等岗位,也能够根据就业地产业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在多种工作岗位,如工艺装备设计师、技师等岗位就业三) 培养规格1. 职业基本素质要求(1) 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
2)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严谨,勤奋好学,积极上进3) 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敢于开拓、顽强拼搏、积极创新的品格及心理素质4)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健康的审美意识5) 能自觉遵守国家计量法、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6) 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2. 职业通用能力要求(1)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1)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和机械制图标准2) 机械工程图的读图与装配图绘制的绘制方法3) 计算机二维和三维绘图软件的使用4) 机械结构件的静力分析,拉、压、弯、扭强度校核计算5) 金属材料热处理、铸、锻、焊及成型加工的工艺知识6) 机构与通用机械零部件件的设计计算,机械设计手册的使用,机械CAD的使用7)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结构8) 公差配合、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知识9) 电力电子线路读图与低压供电系统的维护知识2) 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基础知识1) 金属切削机床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工作范围2)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定位基准的选择、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的编制。
3) 刀具与夹具设计的专业知识4) 数控加工技术的理论、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方法5)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调试6) 模具钳工知识3) 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1) 生产现场5S要求2) 定置管理与精益管理知识3) 安全操作知识4) 机械加工过程控制与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3.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2)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将来职业发展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需要3) 具有较强的专业软件操作和基本的机械产品造型、设计能力4) 具有编制一般零部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设计工装夹具,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5) 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并进行加工操作的能力6) 具有编制一般零部件的检验工艺,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一般质量问题的能力4. 职业技能要求(1)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装配、调试、维修技能,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产品三维造型设计、UG软件应用操作技能2) 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顶岗实习等职业能力达标合格三、 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以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专家组,制定并完善了本专业校企合作制度,积极推进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兵工行业的资源优势,共同构建“四阶递进,岗能对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改革创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骨干建设校企合作企业的资源,实施订单式培养,把学生实习从校内延伸到企业生产现场先后与长安、嘉陵、建设、大江、青山、红宇等兵工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提供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场地和条件,同时根据企业发展变化需求、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升级换代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实现零距离培养,使毕业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企业中具有机电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四、 课程设置逻辑过程课程体系设置的逻辑过程是以毕业生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典型目标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分解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能力需求,将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解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职业能力模块为依据,以此确定学习的专业领域,开发本专业课程体系序号职业成长阶段典型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典型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从业资格要求设置课程1毕业后的最初从业阶段机械零部件加工与机械调试1. 机床的操作:2. 机床的保养:3. 刀具的选用与磨制:4. 工件的装夹;5. 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6. 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机械产品的装配。
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铢床),达到中级工水平2. 熟练操作一种数控机加设备(车床或洗床),达到中级工水平3. 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中级工水平4. 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 能熟练进行机加工设备保养6. 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7. 能进行典型工程机械装配工序操作8. 能按要求进行机械初步调试车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工,机修钮工中级或高级《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施及管理1. 零件工艺性审査2. 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3. 工、量、夹具的选用4. 设备的选用5. 现场生产指导6. 不合格品的控制根据图纸要求,制订合理的工艺流程方案7. 编制机械零件加工方案1. 能进行详细的零件图纸分析2. 能设计较合理的工艺流程方%3. 能挑选适当的设备和量、检具4. 能正确完成工序卡片的编制5. 能进行生产组织管理车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工,机修钳工中级或高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序号职业成长阶段典型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典型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从业资格要求设置课程1毕业后的最初从业阶段车间及其它基层部门的生产及现场管理等工作1. 能编制车间内部工艺路线,组织有关人员协同作业2. 能协助部门领导进行调度及人员的管理3. 能组织开展5S活动4. 日常调度与统计报表的编制1. 能进行生产组织管理2. 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3. 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与职业道德制图员(AoloCAD、UG、Proe)中级或高级《计算机文化基础》、《工业企业管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等工作1.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力2. 掌握运输安装费用的预算能力3. 掌握与客户沟通以及基本的商务谈判的能力4. 掌握机械设备产品性能测试能力5. 掌握销售渠道和方法:6. 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1. 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2. 有较强的公关能力3. 机械设备故障处理能力。
4. 了解工程机械产品结构、性能及使用常识5. 熟悉工程机械产品的加工工艺制图员(AoloCAD、UG、Proe)中级或高级《金属切削机床》、《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先进制造技术》2第二发展阶段机械零部件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编制1. 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中、高等复杂程度机械零部件的二维、三维图2.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对机械产品的进行设计与加工3. 对机械零件制造工艺方案进行设计、升级改造和现场实施等1. 具有较高的CAD/CAM软件的应用能力2. 具有较强的实用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的能力3. 具备丰富的机械加工工艺制定和改造经验以及工艺现场实施能力机械加工技术员、工艺师《产品逆向设计》、《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机械设计基础》3第三发展阶段工艺装备设计与技术改造1. 根据工艺规程,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中、高等复杂程度夹具、模具、刀具工作图与装配图2. 根据工艺需要对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等进行技术改造1. 车床、铁床、钻床等加工设备的专用夹具、组合夹具的设计及技术改造2. 具有较高的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3. 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能力工艺装备设计师、技师《机床夹具设计》、《CAM软件及其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五、主要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教学目标要求1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56内容包括机床传动的基础知识,典型机床的功用和特性,主要部件的结构等。
使学生初步掌握典型机床的组成结构,传动系统分析方法,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和调整机器设备;刀具部分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和刀具的基本定义、刀具材料、金属切削过程、刀具磨损和耐用度、工件材料和切削加工性、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切削用星的选择等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金属切削刀具的能力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教学目标要求2机械设计基础88内容包括平面机构的运动与受力分析、运动副的摩擦与机械效率:常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轮系的原理及设计;常用联接件和传动件的尺寸计算、强度校核和结构设计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原理、特点、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传动机构的能力3机械加工工艺设计88内容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车削、铢削、钻削、钱削、磨削、刨削与拉削、精密加工、特种加工等),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加工(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以及常用机床夹具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4机床夹具设计72内容包括机床夹具定位原理与定位元件,夹紧原理与夹紧装置,车、铁、钻等加工工序专用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等,掌握…般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5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64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数控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零件编程前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典型数控机床(车、铁、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及操作六、课程结构表课程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备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51421.631.523.2选修964.064.4职业教育课程职业基础432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