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8-9章重点整理(仅供参考).doc
9页第八章1: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2: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3: 罗杰斯非常强调尊重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心理咨询师应该“无条件”尊重求助者4: 恰当表达尊重:(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无条件接纳(既接纳求助者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既要接纳求助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接纳其认识、行为、情绪、个性等);(2)尊重意味着平等;(3)尊重意味着礼貌;(4)尊重意味着信任;(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意味着真诚(尊重不代表咨询师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自己的主见或是无原则地迁就求助者)5: 热情:(1)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6: 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真诚的我”地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不带着“咨询专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置身与求助者的关系中。
7: 恰当的表达真诚:(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咨询师表达真诚应该遵循既对求助者负责,又有利于求助者成长的原则);(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8: 共情,又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9: 罗杰斯认为,共情的具体含义包括:(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10: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1)咨询师能够设身处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2)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3)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4)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11: 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1)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2)求助者可能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12: 恰当使用共情:(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设身处地地理解;(3)因人而异;(4)把握时机,共情适度;(5)善于把握角色;(6)善于使用躯体语言;(7)需要考虑求助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特征等;(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13: 积极关注,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14: 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咨询师地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深化自我认识15: 恰当地表达积极关注:(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3)避免盲目乐观;(4)反对过分消极;(5)立足实事求是16: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共同意义:(1)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2)有助于促进求助者深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3)态度本身就具有咨询和治疗的作用17: 咨询师搜集资料的七个要素:(1)who-谁,掌握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2)what-发生了什么事;(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4)where-在哪里发生的;(5)why-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6)which-事情与哪些人有关;(7)how-事情是怎样演变的18: 选择不同会谈方式的依据:(1)年龄特征;(2)性格特征;(3)问题特征;(4)文化特征。
19: 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的思路:(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20: 对咨询目标的理解:(1)咨询目标就是求助者通过自我探索和改变,努力去实现的目标;(2)咨询目标也是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求助者帮助,最终促使其实现的目标;(3)咨询目标是求助者和咨询师双方共同要实现的目标21: 咨询目标的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22: 所谓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3: 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1)一般不宜同时开展多个目标的咨询;(2)一种方法是先解决主要的,才解决次要的;另一种方法是先解决次要的、容易的,在解决主要的、困难的24: 咨询目标的整合: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25: 咨询目标中的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26: 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错误观念;①完全中立的态度;②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输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③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④把求助者能够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3)不同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①人本主义: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③精神分析: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并处理压抑的冲突④完形学派: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⑤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过更有理性的生活27: 咨询阶段的划分:(1)第一阶段(初段)-诊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等求助者的相关;明确求助者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的严重程度,最终做出明确的心里诊断);(2)咨询阶段(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等);(3)巩固阶段28: 制定咨询方案(咨询方案的内容):(1)咨询目标;(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1>求助者责任: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地咨询师;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5)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1-2次,每次咨询60分,创伤治疗90分钟,家庭治疗90-120分钟)(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29: 实施咨询方案的程序:(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2)启发、引导、支持、鼓励;(3)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30: 咨询中应以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为主,自己去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并由此获得心理成长,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31: 参与性技术(1)倾听<1>定义: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①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正确性判断;②急于下结论;③轻视求助者的问题;④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⑤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3>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最常用的言语则是“嗯”)(2)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1>开放式提问技术:“为何”、“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2>封闭式提问技术:用来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封闭式提问一般不能过多使用,过多使用可能使求助者陷入被动回答之中,其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会受到压抑,产生压抑感和被讯问的感觉3)鼓励技术:“嗯”、“讲下去”、“还有吗”,促进会谈,促进求助者的表达与探索4)重复技术: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只在求助者的表达出现了疑问、不合理、与常理不符等情况下使用5)内容反应技术:又称“释义”、“说明”,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6)情感反应技术: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7)具体化技术: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地情况下使用(8)参与性概述: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地整合(9)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从言语内容和非言语内容地不一致中有时会发现心理问题地根源32: 影响性技术(1)面质<1>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时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2>求助者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求助者和咨询师地意见不一致<3>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①以事实根据为前提;②避免个人发泄;③避免无情攻击;④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⑤可用尝试性面质2)解释技术<1>解释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2>解释是在咨询师地参考框架上,运用心理学地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位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以及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地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3)指导技术<1>直接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2>影响力最明显地一种咨询技术(4)情感表达技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及对求助者地喜怒哀乐,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将求助者的情感内容整理后进行反馈5)内容表达技术<1>所有的影响性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2>还包括反馈、忠告和建议(6)自我开放技术<1>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2>两种形式,一是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二是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地个人经验7)影响性概述<1>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较多地内容表达<2>既可在面谈中间使用,也可在结束时使用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1>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情感<2>目光注视:当一方倾听时,目光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一般来说,目光大体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