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地理-苏州.pptx
12页园林名城—苏州,七(5)班 侯天喻,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辖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虎丘区和吴江区,代管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和昆山市 ,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苏州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苏州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2500多年历史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万亿元,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苏州简介,区县掠影,,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地貌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苏州分别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还有南阳山、西洞庭山缥缈峰、东洞庭山莫里峰、七子山等气候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水文 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由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东方威尼斯地理概况,苏州2012年末常住人口为1065.4万人,其中全市户籍总人口647.81万人,其中市区328.99万人至2013年年底,苏州全市总户籍人口数为6538372人,全市流动人口登记数为6538536人人 口,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东山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旅游概况,戏剧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 昆剧是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
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坋二百余年昆剧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传奇剧本如昆剧《牡丹亭》、《窦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于2004年4月重新主持制作,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场,场场爆满,并且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苏剧有《醉归》、《窦公送子》,京剧《李慧娘》,滑稽戏《满意勿满意》等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三大饮食文化之—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 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等物美价廉,比较适合大众消费面店遍布苏州,浇头品种多、讲究汤水的苏式面条是广受欢迎的小吃 美食街: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李公堤、凤凰街,碧凤坊、李为中国餐饮文化名街 苏式招牌菜: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清溜虾仁、氽糟、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薰鱼、(鱼巴)肺汤、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锅、枣泥拉糕等 苏式糖果:轻糖松子、粽子糖、浇切片、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
苏式蜜饯:苏州制作蜜饯的历史可上溯到三国时代,清代是苏式蜜饯的鼎盛时期,其中以“张祥丰”最为著名,历来是“宫廷食品”苏式蜜饯现有160多个品种,以金丝蜜枣、奶油话梅、金丝金桔、白糖杨梅、九制陈皮最为著名苏州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