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第一课教案.doc
2页第一课《观潮》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四、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五、教学方法:变序式 六、课时安排: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àn),避免读成(zhà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 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 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