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物理教程》郭振平主编第三章光的干涉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共15页).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23858156
  • 上传时间:2022-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光的干涉一、基本知识点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光的叠加原理:在真空和线性介质中,当光的强度不是很强时,在几列光波交叠的区域内光矢量将相互叠加相干叠加: 当两列光波同相时,即,对应光程差,,则合振幅有最大值为,光强也最大;当两列光波反相时,即,对应光程差,,则合振幅有最小值为,光强也最小这样的振幅叠加称为相干叠加光的干涉:振幅的相干叠加使两列光同时在空间传播时,在相交叠的区域内某些地方光强始终加强,而另一些地方光强始终减弱,这样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产生干涉的条件:①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② 两列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且振幅相接近;③ 在交叠区域,两列光波的位相差恒定相干光波:满足干涉条件的光波相干光源:满足干涉条件的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分波阵面法: 从同一波阵面上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使它们继续传播互相叠加而发生干涉分振幅法: 使一束入射光波在两种光学介质的分界面处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发生折射,然后使反射波和折射波在继续传播中相遇而发生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图3-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亮条纹和暗条纹中心分别为,:亮条纹中心      ,:暗条纹中心 式中,为双缝间距;为双缝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为光波的波长。

      杨氏双缝干涉条件:≈;<<杨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干涉条纹是等间距分布的,任意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特点:(1) 以点(的中央亮条纹中心)对称排列的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2) 在q 角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分布,与干涉级无关3)白光入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它级次出现彩色条纹, 有重叠现象半波损失: 光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的分界面时,在反射光中可产生半波损失,而透射光中不产生半波损失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分界面时,在反射光中也没有半波损失 等倾干涉:几束光发生干涉时,光的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只决定于光束方向的一种干涉现象薄膜的等倾干涉:图3-2 如图3-2所示,设薄膜的厚度为,折射率是,薄膜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是,光射入薄膜时的入射角是,在薄膜中的折射角是,透镜将a、b两束平行光会聚到位于透镜焦平面的观察屏P上使它们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当时在反射光中要考虑半波损失,反射光中亮条纹和暗条纹分别对应  :亮条纹     :暗条纹          。

      由此可以看出,对厚度均匀的薄膜,在、、和都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某一波长而言,两反射光的光程差只取决于入射角因此,以同一倾角入射的一切光线,其反射相干光有相同的光程差,并产生同一干涉条纹换句话说,同一条纹都是由来自同一倾角的入射光形成的这样的条纹称为等倾干涉条纹由于透射光中没有半波损失,透射光中的等倾干涉条纹亮条纹和暗条纹分别对应 , ,劈尖的等厚干涉:图3-3 如图3-3所示,折射率为的两块玻璃片,一端互相叠合,另一端夹一细金属丝或薄金属片,这时,在两玻璃片之间形成的空气薄膜称为空气劈尖劈尖厚度等于处反射光干涉明纹和暗纹分别对应 这类光在厚度不同的薄膜表面发生干涉时,光的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只决定于膜的厚度的一种干涉现象称为等厚干涉对于单色光,劈尖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且条纹的间距只与劈尖的夹角有关愈小,干涉条纹愈疏;愈大,干涉条纹愈密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干涉条纹将密得无法分开所以,一般只有在劈尖夹角很小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劈尖的干涉条纹牛顿环:把一个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A放在一块平面玻璃板B上,其间有一厚度逐渐变化的劈尖形空气薄层,如图3-4(a)。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从反射光中可以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的圆环,如图3-4(b),这些环形的干涉条纹就叫做牛顿环图3-4 一般,由于有半波损失,牛顿环中心点处是暗点从中心计第k个暗环的半径为             第k个亮环的半径为           二、典型习题解题指导3-1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0.64μm,两缝间距为0.4mm,光屏离缝的距离为50 cm 1) 试求光屏上第一亮条纹与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 若点离中央亮条纹为0.1 mm,则两束光在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 求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光强度之比 解:1) 由得第一亮条纹(k=1)与中央亮条纹(k=0)之间的距离 2) 光程差 相应的位相差 3) 两束相干光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合成光矢量的光强为 因,有中央明纹相位差,光强P点相位差,该点的光强度和中央明纹的光强度之比 3-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 mm,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 cm。

      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时,如图3-5所示,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图3-5解:未插入透明薄片时,由、发出的光程差为设透明薄片的厚度为,覆盖上透明薄片后光程差为由此带来的附加光程差为=得: 3-3 在双缝实验中,缝间距为0.45mm,观察屏离缝115cm,现用读数显微镜测得10个干涉条纹(准确说是11个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5mm,试求所用波长用白光实验时,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解:按题意,,a = 0.45mm,条纹间距所以 由于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因此用白光实验时,则在白色的中央明纹的两侧出现由紫到红的彩色条纹,且各色光会发生重叠设红光和紫光重叠级次为k,有 即 解得 说明在中央明纹的两侧只有第一级彩色光谱是清晰可辨的,第二级干涉条纹开始发生重叠 3-4 一波长为0.55μm的绿光入射到间距为0.2mm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远处的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若双缝间距增加到2mm,条纹间距又是多少? 解:3-5 在菲涅耳双面镜干涉实验中,光波长为0.5μm。

      光源和观察屏到双面镜交线的距离分别为0.5 m和1.5m.双面镜夹角为10-3 rad 1) 求观察屏上条纹间距; 2) 屏上最多可以看到多少条亮条纹? 图3-6分析:菲涅耳双面镜干涉实验如图3-6所示,光源S经镜M1C和M2C所成的虚像S1和S2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两个孔,由于两面镜间交角ε很小,近似有 设SC和M1C所成夹角为α,SC和M2C的延长线所成夹角为β,由几何关系可见S1C和S2C所成夹角为 ∴ 又 ∴ 等效双缝间距 代入双缝干涉公式即可 解:1)按题意,光波长λ=0.5μm,双面镜夹角ε =10-3 rad,光源到双面镜交线的距离r = 0.5 m,观察屏到双面镜交线的距离L = 1.5m,而“双缝”S1和S2到观察屏的距离 则观察屏上干涉条纹间距为 2)成像的范围为,则屏上可以看到的亮条纹数 屏上共可看到3条亮条纹,除中央明条纹外,在其上、下侧还可看到一级亮条纹。

      3-6 试求能产生红光(μm)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薄膜厚度已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角入射解:由反射光中亮条纹满足的条件得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薄膜厚度 3-7 波长为0.40~0.76 μm的可见光正入射在一块厚度为m、折射率为1.5的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解:此题为等倾干涉相长现象, 薄膜(玻璃片)厚度确定,求波长,由相干条件:代入数据:n2 =1.5、d0 = 1.2×10-6m、i2 = 00解出波长: k = 0、1、2、3、……将干涉级数k = 0、1、2、3、…分别代入,解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波波长;k = 5 时,; k = 6 时,k = 7 时,; k = 8 时,3-8 图3-7绘出了测量铝箔厚度的干涉装置结构,两块薄玻璃板尺寸为75mm×25mm在钠黄光(μm)照明下,从劈尖开始数出60个条纹(准确说应为61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相应的距离是30mm,试求铝箔的厚度?若改用绿光照明,从劈尖开始数出100个条纹.其间距离为46.6mm,试求这绿光波长图 3-7解:1)由劈尖反射光干涉亮条纹的条件 得: 由图3-7的几何关系有 得: 2) 由 得: 3-9 如图3-8所示的尖劈形薄膜,右端厚度为0.005 cm,折射率,波长为0.707μm的光以角入射到上表面,求在这个面上产生的条纹数。

      若以两块玻璃片形成的空气尖劈代替,产生多少条条纹? 图3-8解:1)根据薄膜干涉的反射光中亮条纹的条件  得第k级条纹处薄膜厚度 相邻条纹处薄膜(劈尖)的厚度差 产生的条纹数 2)以两块玻璃片形成的空气尖劈上表面反射光亮条纹光程差 得第k级条纹处薄膜厚度 相邻条纹处薄膜(劈尖)的厚度差 产生的条纹数 3-10 在利用牛顿环测未知单色光波长的实验中,当用波长为589.3 nm的钠黄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当用波长未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m,求该单色光的波长分析: 牛顿环装置产生的干涉暗环半径,其中k =0,1,2…,k =0,对应牛顿环中心的暗斑,k=1 和k =4 则对应第一和第四暗环,由它们之间的间距,可知,据此可按题中的测量方法求出未知波长λ′.解: 根据分析有故未知光波长 λ′=546 nm 3-11 在牛顿环实验中,当透镜与平板玻璃间为空气时,第10个亮环的直径为m;当在其间充满某种均匀液体时(假定液体的折射率小于透镜和平板玻璃的折射率),第10个亮环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