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大词人-杨丽玲打印.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8799620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4.50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大词人》灵石县第一中学校灵石一中选修课教材主编 杨丽玲编委 刘 勇 耿艺峰 任丽娟 张 静《十大词人》目录一、花间派鼻祖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人他的词主要描写绮罗香泽之态,词风浓丽精美,香软绮靡如《菩萨蛮》之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也有朴素自然之作,如《更漏子》之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他的词作均收入《花间集》二、任情而行、一片哀音的南唐词人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即位时改名煜,号钟隐词作一反花间词风,多采用白描手法,真率自然、直抒胸臆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作还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国破家亡后,词风转为沉郁凄怆,不事铅华,如那首著名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成为千古绝唱、感人至深三、北宋承平时期的浅斟低唱-柳永初名三变,号景庄后改名为永自已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的贡献在于创制长调发展慢词,多用赋体层层铺叙,并且雅俗共赏,传播广泛,对词的发展贡献巨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如最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于剪红刻翠之外别立一宗的苏轼他为词的创作开疆拓野,使词走出了花间小径,涌进了生活的波涛并用词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和爱国的豪情壮志,为词开拓了一片广阔而悠远的新天地,开创了词作的豪放一派小词余力开新境,千古豪苏擅胜场”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么豪迈激越以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年传诵,历久不衰五、负一代词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字美成,晚号清真居士,浙江杭州人他以传奇入词,知音识曲,善于创调,作词富艳精工,融化唐诗,浑然天成,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后人称其词为清真词如他的《满庭芳》”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 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似九江船年年,如社燕,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其中的名句美不胜收如“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又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六、南宋爱国词派的光辉旗帜-辛弃疾自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县人一生的志向是抗击金兵收复失地,遗憾的是理想抱负没能得以实现,但在词中他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这种情感词风慷慨豪迈、壮情激越,纵横博大、痛快淋漓,继承了苏轼的词风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被后人称为“词坛飞将军”佳句甚多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万里分麾相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事怜白发生如《清平乐》“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七、开清空骚雅之风的姜夔姜夔的创作年代与辛弃疾接近,后人称他为一朵飘泊不定而又舒卷自如的孤云他人生经历复杂,常以黍离之悲、江湖之志、身世之慨、旧情之忆等感情世界入词,词风冷香幽韵、瘦骨逸神,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又如《疏影》:“苔痕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他精于诗、长于词、深于乐、通赏鉴、工翰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通才八、隐辞幽思、词风密丽的吴文英自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浙江宁波人他使当时趋于沉寂的诗坛词坛恢复了生机,思想深沉,词风隐秀密丽,人称“梦窗词”不过他在“红字香词”之外,也有意趣高远之作,如《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涯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笈双鸳响,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目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他还创作了词中最长的词调《莺啼序》其中有一句:“残寒正欺病酒”千古空绝九、清初婉约派词人-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州正黄旗子弟他虽生在贵族之家,却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浣溪沙》“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感情真挚,词风婉转缠绵,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眼言情,情之切切、震撼人心如〈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平生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十、苏辛词派在清初的复兴—陈维崧他的词融合各家所长,而成深雄苍莽、清新绵丽的格调,开创了词史上的“阳羡派”。

      使苏辛词派的豪放风格在清初词坛上得以复兴,并为词的发展加上了力透纸背、淋漓飞舞的雄健笔触词风气魄绝大、骨力绝遒,英思壮采如<沁园春>:“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词作收入〈迦陵词〉香腮云鬓尽消磨——“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晚唐,帝国日益没落读书人考试做官,已成为帝国的定例,而以词赋取士的进士科,尤为天下才子的所仰慕却说,某日考官拿出一本韵书,选出八韵来,让一位考生按规定做一首小赋这考生也不含糊,考官每出一韵时,他就插手而立,考官出八韵,而考生插了八次手,此时一首让人感到精妙无比的小赋新鲜出炉了当时人认为这考生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故送给他了个称号“温八叉”这个人就是温庭筠,晚唐花间派的鼻祖,提到宋词中的婉约风格,正是由他滥觞并为后代仿效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花间派”正来源于这一称呼《花间集》中共收录温庭筠的词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由于其卓越的才华引得后人纷纷仿效,词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从而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有人认为温庭筠词香艳秾丽,多写男女艳情,闺阁愁思,红香翠软,罗裙舞秀,脂粉味太浓,华丽的辞藻下内容空虚。

      但别忘了,词时伴着曲子唱得,温庭筠的好多词就是让宫廷侍女,青楼歌伎来演唱的,标准的通俗歌曲,取悦于豪门贵胄、公子王孙的再说,诗词皆有比兴,诗人托物言志浇胸中块垒是在平常不过的了,思妇的哀怨何尝不能理解为诗人仕途蹭蹬无人赏识的身世之感呢?文学不是历史,用来涵咏把玩,如何理解就看个人的领悟能力了我们还是来欣赏一下他的《菩萨蛮》吧!“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活画出一副唐代仕女图,女主人公姣好的容颜和华贵的装饰,却掩盖不住内心的寂寞孤独,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据考证温庭筠的老家在今天的山西省祁县会善村,他是宰相温彦博的七世孙,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皆有卿相之才,当初辅佐李渊父子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是初唐的开国名臣温庭筠少年才高,笔力雄健,下笔成万言他是个多面手,除了写诗作赋外,还擅长弹琴吹笛,他自己曾说过:“有弦就弹,有孔就吹,何必要什么爨桐和柯亭爨桐和柯亭都是古代名琴他作的词缠绵悱恻,多为民间爱情小调,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虽然他有才,但相貌却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当时人曾给他一个绰号“温钟馗”,绝对不是那种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的翩翩帅哥。

      这可能给他的仕途带来负面影响,唐代礼部试后,还有吏部试才能受官,吏部试讲究“身言书判”,其中“身”,要求体貌丰伟,就像今天公务员考试要求体健貌端一样,要不恐怕吓到群众吧!也可能在他心理上造成孤傲忿世嫉俗的性格,所以常常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他这个人不修边幅,放荡不羁,出入青楼妓馆,他写得那些所谓淫词艳曲,也就是让那些歌伎唱的因此,他的行为为当时的正人君子所不齿,由于行为不检点,品行上出了问题所以极大的影响了他仕进的路子 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据说当初他他游历江南时,他的亲戚时任扬子留后的姚勖很看重温庭筠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想帮他考取功名谁曾想温庭筠钱一到手,全都拿来寻花问柳姚勖知道了气得七窍生烟,拿板子打了温庭筠一顿算是解气后来温庭筠就一直寄居在他的姐姐家,并开始在他的姐姐的督促下开始参加科考,但是一直不第他的姐姐就认为是姚勖把弟弟打“傻”了,因此对姚勖耿耿于怀有一次,姚勖去拜访温庭筠姐姐的老公赵颛,这下老姐姐可逮住人了,火冒三丈冲进客厅拉住姚勖的衣袖又哭又闹鼻涕眼泪一大把,说自己弟弟年轻不懂事寻花问柳,这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至于挨你一顿打,到现在考不上学做不成官,都是你造成的。

      在别人的劝说下才放开手,把姚勖弄了干瞪眼回去后越想越添堵,最后竟悒悒而终 唐朝取士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来源:由学校出身的叫“生徒”,由州县考送的叫“乡贡”,由天子诏举的叫“制举”实际上考生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二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对于乡贡而言,经过县令考选后送州,再由州刺使复核,取中之后贡送到中央,参加礼部的省试温庭筠写有《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诗,他自己在诗中的小注里说:“予去秋试京兆荐,名居其副”说明他在贡生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能参加尚书省礼部考试的资格了开成四年为公元839年,温庭筠39岁这很可能不是他初次应试的时间可他在小注里又说“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终究他还是没参加省试(进士考)40岁时,飞卿抱病闲居于长安近郊的户县家中温庭筠何以不参加科举考试,难道只是因为身染疴疾吗?不,这和太子永的死亡有关温庭筠于文宗开成元年(836),因李翱指推荐,开始从太子永游,太子永颇有才华,温庭筠在诗歌中将之比为秦王李世民,两人关系密切故而引起了当朝宦官的疑忌,开成二年,在皇储之争中,太子永因其母也就是文宗的德妃失宠,晚年被新得意的贤妃杨氏嫉恨,太子永母子先后被杨贵妃和他的兄长时为宰相的杨嗣复内外勾结杀害,文宗对太子的死心存疑虑。

      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皇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贪图拥立之功,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瀍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之后,颍王柩前即位,这就是唐武宗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他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为此他不愿与阴毒腐败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朝廷逼温庭筠检举太子,温庭筠触怒朝庭不能参加考试事实上,要不是杨妃很快也被杀,文宗的弟弟武宗继位,温庭筠的世交李德裕执政,恐怕连温庭筠的性命也是难保的了 他整天和那些贵公子哥像裴诚(宰相裴度兄弟的儿子)、令狐滈(其父令狐绹为当朝宰相)厮混在一起,吃喝嫖赌,经常搞得酣醉终日他不管怎样他却凭借自己的才学得到了令狐绹的赏识,给他了一个考功郎中的职位,进入相国的书馆做了文字侍从,待遇还非常优厚令狐绹把温庭筠拉拢到身边,自由他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当自己的枪手当时唐宣宗好《菩萨蛮》这首曲子,但好词并不到令狐绹为了讨皇上的开心,就让温庭筠代自己写了首呈给皇上为此他还特意嘱咐温庭筠不要把这事泄露出去,谁知温庭筠想堂堂一个丞相原来是个银样镴枪头就有轻看令狐绹的意思,不经意间竟说漏了嘴很快告诉了别人。

      一次宣宗到令狐绹府中,恰好令狐绹及温庭筠一般文人都在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