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12696893
  • 上传时间:2022-07-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6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海洋自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也是近现代人类发展的 重要战略资源纵观历史,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不同海洋有着紧密联系 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讲就是海洋文明的发展2003 年国务院 首次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海洋经济以一个整体新 领域进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 “提升海洋资源 开发水平,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同时要求增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预示 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海洋局为贯彻落实 “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于2020年 2 月下发了 《关于展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就推动沿海 地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和目标根据国家海洋局相关意见和通知要求,我市制定了《威海市海洋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为威海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提出了 总体的思路和框架2020 年 3月,威海市成为国家首批海洋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区,这是国家海洋局对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 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不但能够促动威海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提升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水平,而且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 和谐、持续、健康发展,叫响“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 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现状及重要意义(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现状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依海而建,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 要窗口,是一个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 之一威海陆域总面积5797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 万多平方公里,海 岸线 985.9 公里,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大小海岛185 个,其 中 500 平方米以上 98 个,较大海湾 35 处近海生物资源丰富,海岸 线为基岩、砂质、岬湾交错,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近年来,威海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快速发展,2020 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14.4%,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30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到 32.6%其中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 45%,万元 GDP标准煤消耗为0.72T,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近五年平均增长 率超过 30%,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 为主体的海洋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威海市始终将海洋环境保护作为海洋综合管理的重中 之重,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质量始终是全国的城市之一, 海洋环境成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核心优势。

      总体上,威海市所辖海域环 境质量优良,生态保护良好,近海污染防治有效生态环境与生物多 样性保护基础良好,建立了8 处海洋类保护区和15处省级以上渔业保 护区近岸海域以湿地修复、生物资源恢复等项目为主,陆源污染防 治以源头控制为主,全市近海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自然岸线保有率 约为 66.8%,远高于全国约 40%左右的平均水平,使威海长远发展具有 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威海作为国家首批海洋生 态文明示范区,承担着重要的示范责任和模范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展开海洋生态文明 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威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海洋经济发展中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深度和广度将持续拓展,海洋 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间的 矛盾也将越来越凸显,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海洋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也不利于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关于展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国海发 〔2020〕3 号)提出:“深入展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 沿海地区经济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是落实科 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海洋经济要得 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法,协调和缓解经济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海洋是威海的资源优势,海洋特色不能丢,无论是产业发展,还 是城市建设,都要围绕海洋做文章所以,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是实现我市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2. 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2020 年 1月,国务院批复了《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 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威海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个重点城市之一,又是胶东半岛 高端产业聚集区四个重点城市之一,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 带”总体发展格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增强全域性海洋 生态保护,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网络,完 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动蓝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展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 全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构建强大的蓝色生态屏障“的一项关 键举措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进一步强化海洋资源有序开发、 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增强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现海洋经济 的科学发展,正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所在。

      3. 生态市建设的持续化和提升当前,威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 深入,在 2003 年,威海市编制了《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该规 划在 2005 年发布实施,基于“生态立市、环境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发展理念,威海坚持高标准规划,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密切结合,避免走“先破坏、再补救,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实 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市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 年5 月,威海成 为全省首个通过省级验收的生态市,所辖的荣成、文登、乳山也是全 省仅有的3 个生态市(县)即使威海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 说,海洋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累积性环境矛盾尚未完全解决, 新的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进一步拓展威海 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深度,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模式,为全 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一)海洋经济转型升级难度大整体来看,现阶段威海海洋经济 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有着制约海洋经济快 速转型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海洋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业层 次不高,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业增加值中,海洋二、三产业 比重偏低,海上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临港 工业、临港物流业刚刚起步,示范区转型升级短期内将面临更加严峻 的要素制约和融资难题。

      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依然存有问题威海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 质量能较好的满足海域使用要求,但面源污染的持续加重使全市沿海 排污(河)口均存有超标排放现象,需增强监督管理的C级排污(河)口 占监测排污(河)口的 57%,近岸海域出现氮、磷营养盐比例失衡现象等 等,近海海洋环境面临赤潮、绿藻等旺发的危险与此同时,伴随着威海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涉海行业对海 域、海岛、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致使局部海域 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损害,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自然 岸线持续减少、部分岸线受到损害、沙滩遭到侵蚀、部分海岛受损、 局部海域生态质量下降等,海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是海 洋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注重和解决的三)海洋生态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当前,威海在生态文化建设总 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市民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也还不高, 海洋“蓝色国土”观点不强,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以及对 海洋科技的探索尚未引起充足的重视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惜 以资源能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短期发展企业;部分群众缺乏 绿色生活消费观,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民间环保组 织发展相对滞后。

      营造全社会深厚的海洋生态文化氛围任重道远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威海 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完善,但预报减灾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不同地区 之间的联动机制亟需完善;海洋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海洋环保产业政 策和相关配套制度仍存有不足;海洋科技研究支撑不够,中小微企业自 主研发投入资金压力较大,亟需国家、省对关键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 给予进一步资金支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体制急需持续创 新和完善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对策与思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动海洋经济发展是时 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威海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一 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在充分理解优势与不足的情况下,更好的落实党 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海洋强国”、“海洋强市”的理念,为其他示 范区的建设提供建设性建议及示范作用,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推动示范区转型升级根据党的十八大 报告关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 “发展海洋经济”的要求,做好“一核”、“一带”、“三组团”的 空间布局,将核心区、海洋保护带及组合型城镇集群发展统一于建设 的大局中来。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积极与 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实行海洋生态文明科技开发水平及转化水平研 究,加快推动“褚岛国家海洋试验场”建设,发挥海洋观测仪器与海 洋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聚集效应,提升我市在海洋高新技术领 域的地位,实现威海海洋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构建高端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优势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海洋产业高端化发展,以海洋船舶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增长极,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 装备制造和海洋新能源为重要增长点,推动海洋产业跨越提升提质增 效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产和结构布局调整通过生态循环农 业示范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组织企 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参加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试点企业评选等 手段,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动产业转型,降低能耗二)坚持陆海统筹,实施陆海污染综合治理陆源污染一直是海 洋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首先要严控陆源 污染对重点企业、生活排污、港口污染等实行监管,提升城市污水 综合排放达标率,强化城市河道治理,突出源头控制增强农业面源 污染的管理,逐步消减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入海。

      增强对全市 沿海排污(河)口的检查力度,严禁超标排放,避免海洋富营养化现象 发生,逐步构建海陆一盘棋的共组格局推广清洁生产,强化资源利用,控制企业污染排放,扎实推动节 能减排在全市推广鱼粉厂废水的治理经验,对重要海湾污染物排放 总量实行控制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在项目建设 上,严守“产业红线”,严把环保审批关,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宁 肯牺牲一时的发展速度,绝不增加新的污染源与此同时,要做好海上污染的控制与防治通过营造海底森林, 推广清洁生产,防治、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排放、海洋倾倒等手段 增强对海上污染的监管和把控,保证海上环境清洁三)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综合环 境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海洋环境承载水平是海洋生态文明发 展的重要基础,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就要增强海洋环境的综合 治理,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增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按照市 政府出台的《关于增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明确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