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室性早搏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理护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0665493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室性早搏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推广方法:对54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注重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总结体会结果:手术成功有效率为52例(96.3%)术中、术后随访未发生并发症对患者心理,术中生命体征监护和术后随访尤为重要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射频消融室性早搏心理护理   PsychologicalNursingofthePatientswith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sby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   Keywords: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Ventricularprematurecontractions;Psychologicalnursing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1,2]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心脏介入治疗是当今心血管领域的尖端技术作为新的检疗手段,许多患者对这种新技术、新疗法存在疑虑、焦虑甚至恐惧心理。

      为了使其能处于一个最佳适合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患者中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4例PVC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17岁~67岁,平均年龄(30±34)岁室性早搏的病程为1个月~20a;其中31例老年患者中有17例出现室性早搏即感难受、心悸、纳差等症状,13例青年患者中8例发生室性早搏时自觉症状均不明显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体检、常规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长程心电图,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等检查发现冠心病1例,其余53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结构改变   1.2心理护理的内容   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要求护士在接触患者时首先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生活自理程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向患者讲明手术重要性、可靠性,介绍术者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适应性   2结果   2.1成功率   手术失败2例,1例是因术中起搏不能诱发室性早搏,放弃手术;1例是发现起源点在左室游离壁,不便于具体标测、消融好转的有5例(约占总数的9.26%),早搏次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但次数仍大于3000次/24h;手术成功者为47例(约占总数的87%),其中因首次消融不彻底而再次手术者有5例,有效率为52例(约占总数的96.3%)。

        2.2所有患者都随访6个月~5a,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3护理   3.1术前心理护理   频发室性早搏由于患病时间一般较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同时RFCA治疗室性早搏还存在某些争议,患者对手术全过程不太了解,缺乏足够的信任感,而且还有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有一定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治疗的目的、手术的必要性、大致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减轻精神负担,得到他们的全力配合[3]通过给患者关心、倾听、安慰、鼓励并耐心讲解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经过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心中有数,调动其积极配合治疗的决心及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帮助患者消除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排专科知识好、临床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师)做心理护理我们还通过请做过介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教,切身的感受更具有说服力,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和恐惧,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得到很好的心理支持   3.2术中护理及心理安慰   护送患者至导管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各种仪器、心电监护、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告知患者手术操作可导致不适反应,做好心理护理。

      术中协助电生理医师放置标测和消融电极,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术中,护士要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心律、脉搏、意识变化,尤其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脉压差减少、颈静脉怒张和心率加快、心包填塞等症状对于室性早搏偏少的患者,可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的刺激,观察患者心电图及室性早搏变化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选择靶点,起搏周长等于自然发作心动过速周长或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自然发作室性早搏至少11导联心电图图形相同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心电监护,注意是否出现室颤、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导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否有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颤的发生,做好相应处理的准备[4] 如皮肤穿刺可能引起的轻微疼痛,消融放电过程中可引起灼热感等,使患者术前即有较好的思想准备,消除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同时也要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关怀,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3.3术后护理   3.3.1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护理   术后持续12h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其他的护理工作如伤口护理、抗炎治疗等。

        3.3.2术后心理护理   少数患者在术中主诉放电时有胸或背部疼痛,术后可能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胸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可以适当给予药物镇静止痛,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 此外,心脏病介入诊疗术后均需要制动,由于术后有12h须卧床,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进行,而有的患者则由于难以忍受而想过早活动,我们便耐心向患者解释术后制动的必要性,如动静脉穿刺部位加压沙袋及制动是为防止出血等术后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一旦发生尿潴留要及时诱导排尿或导尿,以免膀胱过度充盈发生意外[5]有的患者认为手术已成功,不需要再监护,可以省钱,为此,我们积极做患者的心理解释,告知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的重要意义   4讨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一般不主张对无器质心脏病患者进行特殊处理,只是出现较明确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精神上受较大的影响,且药物效果不好或患者不愿用药,才推荐导管消融治疗[1,2];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适应证也相应调整了近年来,室性心律失常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室性早搏,特别是无器质心脏病的早搏,各家观点不一致[6],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开始趋于一致:需要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如射频导管消融[7,8,9]。

      尽管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心脏介入治疗是当今心血管领域的尖端技术作为新的检疗手段,其相关医学知识尚未在广大患者及健康人群中普及,许多患者对这种新技术、新疗法存在疑虑、焦虑甚至恐惧心理,部分患者术前产生心理负担,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其能处于一个最佳适合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有可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既往有研究证实,射频导管消融可以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且对女性改善更明显[10]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而心理因素往往最容易被忽视[11]从我们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切实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重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射频消融术均取得很高的成功率,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所以,我们认为在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具备进一步推广的前景参考文献】   [1]Cohen TJ.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Contractions: To Ablate or Not to Ablate?That is the Question[J]. Invasive Cardiol , 1999, 11: 259262.  [2]Yee R, Connolly S, Nooranni H.Clinical review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cardiac arrhythmias[J].Can J Cardiol,2003,19: 127384.  [3]王芳,杨剑雪,陈芳.射频消融治疗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 ,19(15):2526.  [4]叶丽娟,刘华芬,周秋风.1例射频消融室性早搏治疗特发性心室颤动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21):1863.  [5]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电磁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6 ,21(11):3335.  [6]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订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16:8195.  [7]Krittayaphong R,Sriratanasathavorn C,Bhuripanyo K,et al.Oneyear outcome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symptomat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 fro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J].Am J Cardiol ,2002 ,89(11):12691274.  [8]Takemoto M, Yoshimura H , Ohba Y, et al.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fro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dilation and clin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J]. J Am Coll Cardiol, 2005, 45 (8):12591265.  [9]Huang CX, Liang JJ, Yang B, 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cost for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by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J].PACE,2006,29(4):343350.  [10]梁锦军,黄从新,杨波,等.射频消融对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2):141143.  [11]蔡 群,程红缨,马均华.老年心脏病患者介入诊疗的心理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2):14114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