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建史复习题.doc
8页一、名词解释1 迈锡尼的狮子门:迈锡尼卫城有个 3.5m 宽,3.5m 高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厚约 90cm,两端渐薄,结构上很合理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根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这块高 3.5m 的石板最薄处只有 5. 1cm 厚,工艺十分精湛3.柱式:古希腊时期,石造的大型庙宇建筑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长时期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都集中在这些构建的样式,比例,细节和想和组合上,公元前 6 世纪,他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4.雅典卫城: 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 米的天然平台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那.帕提农的铜像,主要建筑是膜拜雅典那的帕提农神庙,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它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南坡是平民的群众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敞廊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卫城山门:山门建立于公元前 437—公元前 432 年,建筑师穆尼西克里,山门位于卫城的唯一入口,陡峭的西端,为了对山下显得更完整,更有气势它突出于山顶西端,最大的特点:地面不取平,而西半比东半高出 1.43m,屋顶也有断开, ,这样就保证了前后两个里面有着各自合宜的比例,山门的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个敞廊,他们掩盖了山门的侧面,所以山门屋顶的两段错落在外边不易被看出来,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柱廊有六棵柱子,他们的比例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一时期多立克柱式的沉重之感,额枋呈微弧形,中央隆起 4cm山门的西半,内部连廊两侧各有三棵爱奥尼式柱子,在多立克建筑采用爱奥尼柱式是首创胜利神庙:建于公元前 449—公元前 421,设计者卡里特拉特山门两侧的建筑和地形不对称,由南边的胜利神庙向前突出而取得均衡,庙是爱奥尼式的,台基面积 5..38*8.15,前后各四根柱子,为了同多立克的山门调和,柱子比较粗壮,在爱奥尼中少见的,檐部上有一圈长 36m,高 43cm 的浮雕和基墙上沿 1m高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它的朝向略略偏一点,同山门呼应,是卫城西立面的构图更完整伊瑞克提翁庙:建于公元前 421—前 406 年,设计这是皮忒欧斯,庙是爱奥尼式的,是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南立面整个是一个封闭的石墙,在这片墙的西端造了一个小小的的女郎柱廊,巧妙的克服了西立面和南立面因断坎造成的构图上的脱节,神庙的各立面变化很大,体型复杂不对称,但构图完整均衡。
各立面互相呼应,圆转统一,它的装饰繁富,本色淡雅5.帕提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 447 年,438 年完工431 年完成雕刻花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卫城里最重要的建筑物,不仅是宗教的圣地,而且是雅典国家的财库和档案馆同时使用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 Parthenon 是全部希腊神庙的典范,表现出初期 Doric 神庙的重量和 Ionic 神庙的纤巧之黄金中和他在卫城的最高点,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的庙宇,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代表着古希腊多利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7.雅典卫城的群体建筑的布局特色:(1)利用地形高低错落,没有轴线 (2)照顾各个观赏角度 (3)按祭祀路线组织空间:室内空间不发达,室外空间丰富 (4)建筑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5)两种柱式混用 (6)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7 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6.《建筑十书》:奥古斯都的御用建筑师维特鲁威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公元前一世纪写下了一本书,BC20 年完稿,共十篇,主要内容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应,施工和机械设备等,内容十分完备。
《建筑十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拱顶体系:为摆脱承重墙,家在 4 个支柱上,需要新的方法来平衡它的侧推力2—3 世纪最常用的方法是一列十字拱串联相互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的则由两侧的几个横向筒形拱抵住,筒形拱的纵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互垂直,他们本身的横侧推力相互抵消,只有最外侧需要厚重的墙体拱顶组合成系统,这是罗马有一个极具意义的创造,正是在这一复杂的拱顶体系下,3 世纪的罗马浴场获得了宏敞开阔,流转贯通的内部空间,初步形成了具有轴线的内部空间序列卡拉卡拉浴场:主体建筑很宏大,长 216m,宽 122m主要成就是结构十分出色,横向三间十字拱,面积 55.8m*24.1m,十字拱的重量集中在八个墩子上,功能十分出色,由于有小天井或者利用高差造成高侧窗,是每个重要大厅都能直接天然采光内部空间组织得简洁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厄艺术手法1. 帆拱:拜占庭时期,为了解决在方形的平面上盖穹顶,要解决两种几何形体的承接过渡问题,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 4 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 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 4 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3.希腊十字:拜占庭时期,希腊十字的代表是东正教堂,教堂中间是一个大穹顶,为了平衡侧推力,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发券砌成筒形拱,中央的打穹顶和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2.拉丁十字: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形制多为巴西利卡,在祭坛前建一个横向的空间,大一点的也分中厅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通正门的相等,形成了一个十字形平面,从上俯视,更像一个平方的十字架,竖道比横道长得多,信徒们所在的大厅比圣坛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简答 1.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成就:(1)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一个成就是它的结构体系:直径 37.6m,高15m 的中央穹顶通过帆拱架在 4 个 7.6 宽的墩子上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面由半个穹顶扣在大券上抵挡,这两个小的半穹顶耐力传到两侧更矮的拱顶上(图:一整两半两小半)中央穹顶在南北方向则以8.3m 深的四片墙抵住侧推力.(2)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二个成就是它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中间穹顶下的空间同南北两侧是明确隔开的,而同东西两侧半穹顶下的空间是完全连续的这部分(平面深 68.6m,宽 32.6m,穹顶中心高 55m)宽阔高敞,空间进深大,适合宗教仪式需要东西两侧逐个缩小的半穹顶造成步步扩大的空间层次,但又有明确的向心性,层层涌起,突出中央穹顶的统率地位,集中统一,南北两侧通过柱廊与中央部分相通,内部又有柱廊作划分,层次多,引起空间漫无际涯的幻觉。
穹顶底脚,每肋之间开窗,共 40 个,是室内惟一的光源,都用彩色玻璃,在幽暗朦胧中,使穹顶宛如不借依托,飘浮在空中 (3)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一个成就是它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彩色大理石贴面,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装饰烛光摇曳,青烟缭绕,更增添了幽远的宗教气息23、简述哥特教堂的结构特征/基本特点:(1)采用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2)采用独立的飞券结构——飞扶壁(3)使用双圆心尖拱,减小侧推力,可跨越不同跨度,使内部空间完整统一,平面也不用局限于正方形,结构的发展增加了空间效果,西立面典型构图是: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垂直的分为三部分,水平利用栏杆和雕像也分为三部分,中间是玫瑰窗,底层有三个门洞,装饰:外部布满装饰,主体向上的动势,强调了高耸的构图,玲珑剔透的雕饰使哥特教堂表现了向上飞升和超尖脱俗的幻觉巴黎圣母院:哥特式教堂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垂直的分为三部分山墙檐头上的栏杆,大门洞上一长列安置着犹太和以色列诸王的雕像的龛,大三部分横向联系起来中央,栏杆和龛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象征圣母的纯洁3 座门洞,都有周圈的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
威尼斯总督府:主要的特色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1,立面最高约 25 米,分为三层第一层券廊,圆柱粗壮有力最上层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远的几个窗子之外,全是实墙,墙面用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图集,没有砌筑感,从而消除了重量感除了窄窄的窗框和细细的墙角柱壁,没有线脚和雕饰,大理石光泽闪烁,墙面犹如一幅绸缎,这一层高高的实墙看上去并没有给下面的券廊过重的负担,他的处理显然受到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2,第二层券廊担当了上下两层的过渡任务,它比底层多一倍柱子,开间小,比较封闭一些,而他上面的的一列圆形的小窗的透空度又更小一些,是券廊和石墙之间很好的联系者所有的券是尖的或者火焰式的,也有明显的伊斯兰建筑的风味圆窗内做哥特式的十字花,他们同券廊的火焰形券一起组成了十分华丽的装饰带 3,南立面第三层东端两个窗子的位置略略低一点,这是因为它们所在的大议会厅是后来扩建的6、佛罗伦萨主教堂成就:伯努乃列斯基设计,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1)为了突出穹顶,沏了 12m 高的一段鼓座,把这样大的穹顶放在鼓座上,是前所未有的(2)为了减小侧推力和穹顶自重,穹顶轮廓采用矢形的,大致是双圆心的,同时用骨架券结构,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 ,还有在穹顶的底部和三分之一高度的木箍都是为了减小穹顶的侧推力(3)在 8 边形的八个角上升起八道主券,八条边上又各有两道次券,每两道主券之间,由上至下,砌九道平券,把主券和次券连成整体,大小券在顶上有一个八边形的环收束,环上压一个采光厅,这样就形成了很位的骨架结构,穹顶蹼面就依托在这套骨架上,下半是石头的,上半是砖砌的④穹顶内有两圈环形走廊,各在穹顶高度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的位置,它们同时起加强两层穹顶间联系,加强穹顶刚度⑤穹顶上压一个采光厅,不仅有造型作用,也有结构作用,是首创的⑥它是西欧第一个建在鼓座上的大型穹顶,穹顶厚度与直径比试 1:21,是结构技术空前的成就7,总高 107m,成了城市的轮廓线的中心,是世界最大的穹顶之一,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巴齐礼拜堂:伯努乃列斯基设计的,形制上借鉴了拜占庭的,正中为直径 10,.9m 的拱穹顶,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同大穹顶一起覆盖了长方形大厅,后面小穹顶覆盖圣坛。
它的内部和外部由柱式控制,正面柱廊 5 开间,中央发了一个大券,将柱廊分为两半,它内外力求风格轻快明晰,正对修道院大门,同院子四周大体一致而略高,柱廊尺度与修道院相似,微微向前突出,融合在整个建筑中,它的形体包括多种几何形体,对比鲜明,体积不大,但形象丰富6.坦比哀多:(1502~1510)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典型代表,设计人伯拉孟特 1,这是一座集中圆形建筑,神堂外墙直径 6.1m,周围 16 颗多立克柱子,高 3.6 米,连穹顶上的十字架在内,总高14.70m,有地下墓室2,集中式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体积感很强,建筑物体积虽小,但有层次,有几种几何体的变化, ,有虚实的映衬,构图很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鼓座上的壁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相首尾,从上而下,一气呵成,它的体积感,完整性和他的多立克柱式,使它显得十分雄健刚劲3,这座建筑的形式,特别是以高踞与鼓座之上的穹顶统率的集中式形制,在西欧是大幅度的创新,它的仿制品大多都建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央,构成了城市的轮廓线7.帕拉蒂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具体做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 3 个小间。
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以发券为主,为了使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格圆洞这个构图“虚实互生,有无相成” ,虚实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方圆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