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doc
1页20、剪纸中的印刻和阳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分辨阴刻、阳刻使学生通过欣赏、创作剪纸作品,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形式特点,在欣赏评述的基础上能够用阴刻或阳刻形式完成简单的剪纸创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能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作品欣赏,激趣导入出示一组12生肖的剪纸导入新课,然后我再同学生一起欣赏了几幅剪纸作品,让学生如果你知道这幅剪纸作品表达的主题可以直接说出来,有《五谷丰收》《吉祥如意》《老鼠娶亲》《鸳鸯戏水》等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说:这些作品太美了,可是太难了!(师:嗯,这么美的作品要是出自我们的手,那该多好啊!不用担心,老师我不是在这吗!——自豪的说)二、队别学习,突破重难点然后我通过让学生比较采用不同剪纸形式(阴刻和阳刻)所表现的“福”字,说说它们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说:第一个福给我的感觉比较阴沉沉,觉得空白的地方很少,第个福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开朗,我比较喜欢第二个福字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告诉同学们这种剪纸形式分别是阴刻和阳刻,结合作品,让学生体会概念:去花纹剪法叫阴刻法,这种刻法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十足,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
留花纹的叫阳刻法,这种方法也叫镂刻,它流畅、清新、玲珑细致,韵味十足 (花纹通俗讲就是线条)阴刻法在北方比较常用,但江浙一带多采用阳刻更多的是采用混合刻的表现形式三、确定主题,动手剪纸明白了剪纸的技巧,你有想用剪纸表现心中的主题吗?同学1说:我想剪一个“福”字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幸福!(很乖的孩子,老师也祝你们全家幸福)同学2说:我想表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主题,就是很多人一起捡柴,中间一堆火火焰非常高,取名为“团结”……思考:剪纸不是只用“剪”,还有“刻”“挖”……这些我没有更多的和学生提到,对于我自己,我是也是在观察、实践中感觉“刀”法的,所以我主要是让他们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自己寻找方法,这样他们就比较不熟悉,交上来的作品“刀工”的痕迹比较粗糙,“需挖”的地方同样可以“用剪”,这需要多次的训练,我觉得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做进一步的实践学习,本节课只是先让学生了解,激发兴趣,学个基础做个人爱好的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