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PPT
87页二、《儒林外史二、《儒林外史》》足称讽刺之书足称讽刺之书2021/3/291《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夫曰《外史》,原不自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其书以功名富贵为谈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也一篇之骨也2021/3/292一吴敬梓生平创作一吴敬梓生平创作•1 1、吴敬梓(吴敬梓(1701-1701-17541754),字敏轩,号),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粒民,安徽全椒人晚年自号文木老人晚年自号文木老人2021/3/2932021/3/2942021/3/2952021/3/2962021/3/2972021/3/2982021/3/2992021/3/29102021/3/29112021/3/29122021/3/29132021/3/29142021/3/29152021/3/29162021/3/29172021/3/29182021/3/2919程晋芳《怀人诗》•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2021/3/29202、版本:•50回、55回、56回本。
•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卧闲草堂的巾箱本,56回•卧评:卧闲草堂评本•闲序:闲斋老人序2021/3/29212021/3/2922卧闲草堂评本•本书是卧闲草堂所藏闲斋老人作序的评本,评者以一针见血的批点指出了作品的精髓和人物的个性,对读者深入理解原著有较大帮助.2021/3/29232021/3/29243、主题:•1、功名富贵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功名富贵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闲斋老人序骨闲斋老人序•2、公心讽世说: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公心讽世说: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3、文人厄运说:是一部儒林痛史,是第一、文人厄运说:是一部儒林痛史,是第一个用一系列足以构成体系的形象,把人才个用一系列足以构成体系的形象,把人才的消磨作为社会性的危机提出来的的消磨作为社会性的危机提出来的2021/3/29252021/3/2926二、思想内容:二、思想内容:•1、否定科举制度,批判功名、否定科举制度,批判功名利禄观念。
利禄观念•①①通过书中的理想人物否定通过书中的理想人物否定之王冕•②②通过众多的通过众多的“科举迷科举迷”形象形象否定之周进、范进、马二否定之周进、范进、马二先生、鲁小姐先生、鲁小姐2021/3/2927王冕画荷2021/3/2928范进中举2021/3/29292021/3/29302021/3/29312021/3/29322021/3/29332021/3/29342021/3/29352021/3/29362021/3/29372021/3/29382021/3/29392021/3/29402021/3/29412021/3/2942江南贡院2021/3/29432021/3/29442021/3/29452021/3/29462021/3/29472021/3/29482021/3/29492021/3/29502021/3/29512021/3/2952马二先生游西湖2021/3/29532021/3/29542021/3/2955二、思想内容:二、思想内容:•2、揭露社会的黑暗揭露社会的黑暗•①①贪官污吏王惠贪官污吏。
王惠•②②土豪劣绅严贡生、严监生土豪劣绅严贡生、严监生•③③为富不仁盐商宋为富为富不仁盐商宋为富•④④假名士杜慎卿假名士杜慎卿•⑤⑤假神仙洪憨仙假神仙洪憨仙•⑥⑥封建卫道者王玉辉封建卫道者王玉辉2021/3/2956两根灯草2021/3/29572021/3/2958二、思想内容:二、思想内容:•3、描绘正面人物,表现进步理想描绘正面人物,表现进步理想•①①蔑视封建礼教,具有离经叛道精神蔑视封建礼教,具有离经叛道精神的人物杜少卿的人物杜少卿•②②鄙视功名富贵,讲究文行出处的真鄙视功名富贵,讲究文行出处的真儒庄绍光、迟衡山、虞育德、萧云儒庄绍光、迟衡山、虞育德、萧云仙仙•③③朴实、善良、自食其力的市井人物朴实、善良、自食其力的市井人物荆元、王太、季遐年、盖宽荆元、王太、季遐年、盖宽2021/3/2959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 •18世纪中叶,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两部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这两部书的作者吴敬梓和曹雪芹都通过书中塑造的理想人物将自己大半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或直接或间接地写了出来贾宝玉这一形象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生和尘世的独特感悟,同样杜少卿这一形象对我们正确解读吴敬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1/3/2960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金和在其为《儒林外史》写的跋中明确指出:“书中杜少卿乃先生(按:指吴敬梓)自况”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出:“《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杜少卿为作者自况”由此我们了解杜少卿这一形象是解读吴敬梓的关键所在,笔者拟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2021/3/2961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 • 一、对功名富贵的漠视与冲淡自适的襟怀•对《儒林外史》的主题有一种观点,即闲斋老人序和卧闲草堂本回末总评所持的“功名富贵”说,后代许多学者都赞同此说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前言》认为,闲序及卧评“功名富贵为一书之骨”的说法,全面地概括了作品的主题思想2021/3/2962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可以说,功名富贵是封建知识分子围绕着旋转的轴心,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对明清文人的一个试金石,把他们放在这个聚光点上,足以烛幽索隐,显其灵魂,使之纤毫毕露,声态并作地现身纸上那么我们试以这块试金石来检验一下杜少卿,也就是吴敬梓,看看他对功名富贵的态度第三十四回中写杜少卿被荐举进京去做官,这在封建时代是知识分子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杜少卿的反应却大大异于常人。
2021/3/2963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 •作品写“杜少卿坐了来家,忙取了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了重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但是邓知县一定要见杜少卿,于是“杜少卿叫两个小厮扶着,做个十分有病的模样,路也走不全,出来拜谢知县,拜在地下就不得起来知县只好回复李大人恰好李大人也调了福建巡抚,这事就罢了2021/3/2964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吧!据资料记载,1736年,吴敬梓被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但他并没有赴京参加廷试,自此以后,他干脆连诸生籍也放弃掉,不再参加乡试、科岁考等一切科举考试,对吴敬梓研究中,一直有学者不赞同“托病辞廷试”的说法,其实作品中杜少卿的表现恰恰证明了吴敬梓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现出吴敬梓对功名富贵的漠视与冲淡自适的襟怀2021/3/2965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 •二、对魏晋风度的倾慕,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吴敬梓倾慕魏晋风度,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作品通过杜少卿这个人物来表现。
杜少卿移居南京后,携妻游山一段非常精彩:“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岗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而杜少卿托病辞官,他的夫人问他为何不去做官时,2021/3/2966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他又有一番怪论:“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另外,杜少卿解《诗说》也是他理想境界的一个明证对《女曰鸡鸣》他的解释是:“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 2021/3/2967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他还认为《溱洧》一篇,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这就是他所追求的“弹琴饮酒,采兰赠芍的风流”,也是吴敬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吴敬梓卜居南京,就是想“追往昔之流风余韵”,即追慕魏晋风尚六朝风流他清高脱俗,对钱财持超脱的潇洒态度。
程晋芳《文木先生传》说他:“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2021/3/2968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家资耗尽后,他“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既不汲汲于富贵,也不戚戚于贫贱,有时断炊数日后偶得亲友救济,他依然“饮酒歌呶,未尝为来日计在清寒的生活中他怡然自适,依旧风流倜傥这就是吴敬梓的理想人生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通过杜少卿来加以诠释2021/3/2969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三、尊重女性,反对纳妾,同情被压迫女性•《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有一段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宝玉眼里,女儿被看作是天地间的灵气所钟,是生命的精华同样在杜少卿眼里,女性也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杜少卿笃于夫妻情爱,携妻游山和托病辞官时对妻子的表白就是证明有朋友劝他纳妾,他引晏子的话:“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2021/3/2970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并且说:“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
此妾如不生子,便谴别嫁是这等样,天下无妻子的人,或许也少几个也是培补元气之一端在当时的社会,他的观点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了他看到读书人家的女儿沈琼枝不甘为盐商做妾,逃到南京自食其力,极为欣赏,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草芥,这就可敬的极了吴敬梓借杜少卿将他对此问题的看法坦述出来,在当时的社会是极为可贵的2021/3/2971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四、忧国忧民,希望以儒家的礼让劝化天下• 这一点具体体现在修祠和治经两件事上•1、修祠作品第37回叙写泰伯祠大祭盛典,是该书情节发展的高潮,亦是作者理想之集中体现而倡议修祭泰伯祠的目的,在于“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些政教”祭泰伯祠一节,是以吴敬梓自己曾参与修复南京先贤祠一事为基础,予以艺术改造而写入《儒林外史》2021/3/2972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治经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他以治经充实自身和儒林,具有某种矫俗的意味他用力最多的是《诗经》,著有《诗说》,可惜已失传金和《儒林外史跋》:“先生著有《诗说》七卷,是书载有说《溱洧》篇数语”,这些都可与《儒林外史》杜少卿说诗互相印证,窥见《诗说》内容之一斑。
第三十四回因迟衡山:“前日承见赐《诗说》极其佩服因此就引出其对《诗说》的极为精彩的解说,对《凯风》、《女曰鸡鸣》、《溱洧》的解说就可以窥见其《诗说》的内容2021/3/2973由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总之,一部《儒林外史》通过作品中的理想人物杜少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功名富贵的漠视与冲淡自适的襟怀;对魏晋风度的倾慕,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尊重女性,反对纳妾,同情被压迫女性;忧国忧民,希望以儒家的礼让劝化天下通过杜少卿形象解读吴敬梓,•从这些特点了解吴敬梓其人,2021/3/2974杜少卿夫妇游山2021/3/2975沈琼枝利涉桥卖文2021/3/2976三、艺术成就:三、艺术成就:•1、卓越的讽刺艺术卓越的讽刺艺术•①①善于把当时社会中许多司空见惯的善于把当时社会中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提炼和概括,塑造成鲜明的现象加以提炼和概括,塑造成鲜明的艺术典型使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艺术典型使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高度统一范进、严监生实高度统一范进、严监生•②②合理的夸张,冷静的描述有机结合,合理的夸张,冷静的描述有机结合,使讽刺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流露出来使讽刺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流露出来范进服丧期间表里不一。
范进服丧期间表里不一2021/3/2977三、艺术成就:三、艺术成就:•③善于写人物言论和行为自身善于写人物言论和行为自身的矛盾,让人物处在自我暴露、的矛盾,让人物处在自我暴露、自我嘲讽的地位,以取得讽刺自我嘲讽的地位,以取得讽刺效果严贡生效果严贡生 •④④应用讽刺手法时,能秉持公应用讽刺手法时,能秉持公心,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的心,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的方式的讽刺王惠与严贡生方式的讽刺王惠与严贡生 范进范进2021/3/2978三、艺术成就:三、艺术成就:•2、独特的结构特点:、独特的结构特点:•鲁迅:鲁迅:“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虽云长篇,颇同短制”•3、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准确洗练,明快通俗,富于准确洗练,明快通俗,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形象性和表现力2021/3/2979四、地位和影响:四、地位和影响:•鲁迅:鲁迅:“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将中国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将中国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巨大贡献2021/3/2980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1、《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李汉秋,中华书局。
李汉秋,中华书局•2、《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李汉秋,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汉秋,上海古籍出版社•3、《吴敬梓评传》,陈美林,、《吴敬梓评传》,陈美林,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3/29812021/3/29822021/3/29832021/3/29842021/3/29852021/3/29862021/3/2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