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挡土墙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
75页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挡土墙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挡土墙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挡土墙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宜昌富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I标段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明确挡土墙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规范挡土墙基础的安全文明施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二、编制范围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为由宜昌富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I标段项目经理部承建的挡土墙基础施工 三、编制依据1、《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I标段施工招标文件》2、《合同协议书》3、《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I标段施工图设计》4、《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I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指南》7、归州镇香溪村段所处位置的水文、气象、地质、交通及本工程的施工条件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1、《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业主、监理办、湖北省及宜昌市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等安全法律法规及文件。
14、《安全生产国家强制性标准与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范》;15、《湖北省公路建设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16、《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手册》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精准帮扶项目由居民点排洪沟完善工程、居民点边坡整治工程、胡贯公路香溪段改造工程、路灯照明设施完善工程、田间生产道硬化工程、田间人行便道建设工程、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工程、垃圾收集设施完善工程、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示范柑橘园建设工程和柑橘园太阳能杀虫灯安装工程等部分组成本标段的挡土墙全部采用M7.5浆砌片石仰斜式挡土墙二、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1、地形地貌秭归县位于鄂西褶皱山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耸立,河谷深切,相对高差一般在500-1300m之间秭归县地形坡度变化较大,河谷区、底山丘陵区和中高山剥蚀剥蚀台面地形坡度较缓,一般在15°左右;15-25°多分布于中低山区,主要分布在秭归盆地;大于25°以上的斜坡主要分布在长江峡谷区、中高山向中低山过渡地带,陡缓变化较大,多形成陡崖2、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工程没有显著的地质隐患,受洪水威胁可能性很小秭归县处于新华夏构造系鄂西隆起带北端和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及元古界地层3、不良地质情况本项目香溪村段无不良地质4、气象水文秭归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具有冬暖夏凉的川江河谷小气候全县平均气温7.8-18.1℃,极端最低气温-8.9℃,极端最高气温42℃,平均无霜期205-306天,平均降雨量950-1950mm,年均日照时数为1280-1635小时自然灾难主要有地质灾难和气象灾害,春季低温和阴雨,夏季洪涝,秋季干旱,冬季寒冷,高山地区易出现冰冻天气,乡村及小流域附近常发生小型滑坡、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难5、地震根据资料,宜昌市境内地震属弱震区《湖北省历史地震考证》一书记载了自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近千年来的地震资料,没有5级以上的地震1949年以后,宜昌市境内建立了8个地震台(站),记载了较大地震发生过两次分别为:枝城地震1961年3月8日发生4.9级地震秭归地震1979年5月22日发生5.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7度,未造成损失2009年5月5日,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震中位于北维31.0度,东经110.8度)发生M4.1级地震。
秭归、巴东、兴山三县全部有震感从以上地震记录来看,场区地震频率不高,震级低,中强震远离场区场区距离周围区域性断裂或区域性活断裂较远,工程场区的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场区外围历史上周围发生过中、强地震,波及场区地震烈度均小于6°,对场区影响不大,场区不属于强震及潜在强震区,总体认为场区区域地壳基本稳定第三章 施工计划一、进度计划 挡土墙基础,计划开工时间2018年4月10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8年8月9日 ,工期4个月二、人员配置此段挡土墙基础施工,分为3个专业劳务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三、机械设备配置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台(套)工作内容1挖掘机3挖装土石方、边坡清理、配合人工砌筑2后八轮载重车2运输片石3压路机1施工便道维修4装载机1装载运输材料5搅拌机3拌合砂浆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1、认真恢复定线测量,准确设置控制网基点,并按期复测2、熟悉、会审图纸,了解设计内容及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明确图纸所提出的施工要求3、会同设计单位现场核对施工图纸,进行安装施工技术交底充分了解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主要设计意图4、熟悉和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如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5、发挥技术管理的保障作用,细审核、严交底、勤检查、捉落实。
6、实验室做好施工所用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7、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岗位负责制,对技术总负责,并行使技术否决权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报检复核→砌筑基础→基坑回填→安设沥青麻絮沉降缝→选修片石、拌合砂浆→砌筑墙身→填筑反滤层回填土→清理勾缝→竣工交验 二、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资料及图纸,复核基坑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使用全站仪测设处挡墙的中轴线,并打出控制点,现场用钢尺定出基础的边线并用水准仪测量各点的高程,确定下挖深度,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基坑检测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和几何尺寸满足图纸满足要求后,通知试验室和监理工程师,用动力触探仪做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处理方案,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基坑底标高、几何尺寸、地基承载力、基坑密实度等都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基础砌筑 3.1、片石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的污渍及泥土予以清除,片石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
块石,由岩层或大块岩石开劈而成,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不小于20cm,宽度约为厚度1-1.5倍,长度约为厚度1.5-3倍;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的污渍及泥土予以清除禁止使用卵形或薄片、风化剥落、受腐蚀严重的石料面石加工应方正、顺直,长度不小于30cm,厚度不小于25cm,面石颜色、线条加工要一致 3.2、石料等应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石料在使用前应按《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进行试验,以确定石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值立方体的极限抗压强度,应≥30MPa3.3、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伸缝处3.4、砌筑总体要求平(砌筑层面平整)、稳(砌石大面向下,安放平稳),紧(砌石间紧密相靠)、满(石露间充满水泥砂浆),严禁出现漏浆和干砌,砌筑时砌面要湿润,但不能有积水3.5、浆砌石所有的石块均放在新料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缝之间不得紧靠,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石3.6、砌体勾缝采用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勾凹缝。
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不小于20mm砌缝要求做到饱满自然、匀称美观、表面平整砌体外露面宜在砌筑后12~18h之内及时养护,养护时间14d,并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3.7、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3.8、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缝宽2cm,沉降缝内沿内、外、顶三边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为15cm3.9、砌筑好的基础、墙身等用草袋将其覆盖好,并及时洒水养护三、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1.1 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的强度、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1.2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1.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1.4 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干砌时不得松动、叠砌和浮塞1.5 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实测项目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F检查32平面位置(mm)50经纬仪: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3点13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14竖直度或坡度(%)0.5吊垂线:每20m检查2点15△断面尺寸(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m量2个断面36底面高程(mm)±50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17表面平整度(mm)块石202m直尺: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1片石30混凝土块、料石10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基坑的轴线、水准点。
2、在附近有其他结构物时,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3、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校核现场地质情况5、雨季施工时,应充分做好排水设施,保护边坡稳定应及时砌筑基础第六章 施工安全措施一、主要危险源的辨识1、基坑边坡存在土方层,容易发生坍塌、垮方、滑坡事故2、施工场地及便道的影响发生翻车,行人高处坠落等;3、人工边坡施工(清石、坡面防护施工)造成高空坠落;4、边坡孤石或浮石造成落石物体打击对人员的伤害;5、机械作业时的机械安全,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二、挡土墙基础安全防范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及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施工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向班组进行安全交底,其中要包括机械安全交底2、作业班组必须严格按方案、交底书施工,不得私自更改3、在距基坑边0.5米处设钢管加绿网围挡组合围护设施将基坑全部围起,防护栏高度不得少于1.2米4、每天有专人注意对基坑的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若现场地质条件出现与地勘报告及设计图纸严重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