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学弈》公开课教学设计.pdf
3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学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课文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 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 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之前学习过文言文, 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本篇文章的大体意思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形式上差距较大, 对于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其内涵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断句,如何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教学目标】1.会写“援、射”等6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 ,了解故事内容4.理解重点词句 ,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 ,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教学难点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 援、射 ” 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联系上下文,理解 “ 善、之 ” 在句中的含义3. 背诵学弈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出示课件 3:如何学好古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 “ 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出示课件4】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 弈” 是什么意思? “ 学弈” 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出示课件 5】弈:下棋学弈:学下棋(板书)2.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6】孟子(约前 372-前 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 仁” 的观念发展为 “ 仁政” 学说提出 “ 民贵君轻 ” 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 之称著作有孟子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出示课件7-14】,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6指名说全文大意出示课件15】【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 在多次诵读中, 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 。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板书)(2)一人虽听之( 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 鸿鹄” )(板书)【出示课件16】2.【出示课件 17】指名说说 “ 思援弓缴而射之 ” 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 天鹅” 呢?( “ 之” 字)3.讨论“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 “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出示课件 18】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再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自己读读 4.【出示课件 19、20】“ 为是其智弗若与? ” 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讨论:(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这是在任何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与学习者沟通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知道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谈论中,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 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 然后练习朗读好全文, 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 “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鹬蚌相争 ” 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课件21、22】板书设计:学弈弈:下棋学弈:学下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 鸿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