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docx
6页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周文革,陈端来(湖南科技大学对外联络处,湖南湘潭411201)Reference:近年来,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业方向逐年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培养质量评估的标准,并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比加权赋值求和的评价方法更具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的特点Keys: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标准;评价方法G643.0:A:1674 -5884(2011)06 -0043 -0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简称EDM)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自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设置这项学位,1997年即在16所师范大学开始试点,至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的进修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业方向逐年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应遵循的原则、培养质量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求教于各位方家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评估原则评估原则是指质量评估中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突出应用性坚持学术性,就是坚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层次性教育硕士与现有的全日制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考核标准、论文水平以及总的质量标准等方面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完全一致的,不能因为坚持应用性就忽视学术性,更不能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理解为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般要求,从而降低对其培养条件、师资水平、科研水平乃至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坚持应用性、突出应用性,就是要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要始终坚持学术性和应用性相统一、突出实用性的原则,并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确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真正“高扬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旗帜”二)坚持培养质量与教育规模相统一,突出教育规模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同样也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生命线。
教育硕士能否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否有利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高低质量不高或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从谈起规模效益没有质量的数量扩张,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浪费时间和财力,更会败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名声三)坚持教育投入性评估与教育产出性评估相统一,侧重于教育投入性评估对教育性投入要提出种种具体要求,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案例库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并逐一进行严格的检查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四)坚持单项评估、专业评估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突出专业评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的复杂性为确保教育评估所做出的判断科学、客观、公平,在进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时,要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按照评估目的的不同,采取单项评估的办法、专业评估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估的标准国务院学位办[1996] 25号<关于开展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该学位获得者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打破了教育领域纯学术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直接面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教学研究型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将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理论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结合起来,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和提炼,丰富教育教学或管理理论;对好的实际经验加以总结推广,扩大经验成果的覆盖面二)复合实用型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所学的课程既是“教育”的,同时又是某一“专业”的这类研究生的培养是跨学科的、多学科的,其本身就体现了跨学科、多学科的交融与渗透的发展趋势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最新技术和手段。
同时,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应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力争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应该做到既要活学更要活用,应具有将综合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开拓创新型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应该成为各地区、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成为具有较新教育观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改革者,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或管理工作,在学科教学或学校管理中取得新的进展,做出示范和表率三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一)基本原理模糊综合评判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在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各因素的前提下,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对整个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为“优”的占35. 3%,评价为“良”的占35. 3%.评价为“中”的占17. 6%,评价为“差”的占11. 8%从整体上来说,“优”和“良”两项指标占70. 6%,可见,本校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是很好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加以量化,由专家进行综合考察给出评价集合一个确定的数值根据公式(5),可以得到一个整体评价的鉴定值,这就是专家对本校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上述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比加权赋值求和的评价方法更具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的特点不管哪种评价方法都包含人为的主观因素,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使人为因素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且各级各类因素的评价结果通过隶属度能一目了然,更容易掌握和分析各因素及总体水平,从而更能保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尽管有一定的难度,计算量也相对较大,且不容易被一般参评人员掌握,但可操作性强,参评人员只需进行填表工作,其余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使得后序的统计工作简捷准确,从而保证了此评价方法的实用性,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可以用于其它很多类似如此的评估工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