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中日甲午战争.ppt
5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综述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综述一、解放前的研究概况一、解放前的研究概况 •在战争刚刚结束的在战争刚刚结束的1895年,就有王柄耀年,就有王柄耀的的6卷本《中日战辑》出版发行卷本《中日战辑》出版发行1896年刊行的有蔡尔康的年刊行的有蔡尔康的8卷本《中东战纪卷本《中东战纪本末》;易鼎顺的本末》;易鼎顺的14卷本《盾墨拾余》;卷本《盾墨拾余》;侍读学士文廷式的《闻尘偶记》侍读学士文廷式的《闻尘偶记》1897年,曾任驻日领事的姚锡光出版了年,曾任驻日领事的姚锡光出版了5卷卷本的《东方兵事纪略》本的《东方兵事纪略》 1932年,故宫博物院编辑并出版了年,故宫博物院编辑并出版了88卷本的《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本的《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二、建国后的史料整理编辑出版和初步研究二、建国后的史料整理编辑出版和初步研究(1949—1966)(1949—1966)1 1、、505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年代中期,中国史学会组织专家学者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这套丛刊的第五种,就是关于甲午战争的史这套丛刊的第五种,就是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集《中日战争》,分别由新知识出版社于料集《中日战争》,分别由新知识出版社于1956195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于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571957年正式出版年正式出版发行发行. .《中日战争》共分为七册,共计《中日战争》共分为七册,共计304304 万万 字,是甲午战争史料最初之集大成者汇集字,是甲午战争史料最初之集大成者汇集了有关甲午战争的大量历史资料。
了有关甲午战争的大量历史资料 2 2、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 编辑出版了《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编辑出版了《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年出版) 三、新时期的深入研究和史料三、新时期的深入研究和史料挖掘出版挖掘出版(1978—1999)(1978—1999)1.1.《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 (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1981年出版年出版) );;2.2.《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 (山东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831983年出版年出版) );;3.3.《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 (山东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01990年出版年出版) );; 4. 4.《甲午战争史》《甲午战争史》( (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01990年出版年出版) );; 5. 5.《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 (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41994年出版年出版) )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戚其章: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戚其章:辽宁大学的孙克复教授和关捷教授辽宁大学的孙克复教授和关捷教授在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取得成果:在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取得成果:《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年出版《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年出版《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年出版1 1、关于甲午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甲午战争的战略问题 四、甲午战争史重要问题的研讨情况四、甲午战争史重要问题的研讨情况2 2、关于北洋海军在战争中的阵法问题、关于北洋海军在战争中的阵法问题3、关于黄海海战的问题、关于黄海海战的问题4、关于威海卫之战问题、关于威海卫之战问题5、关于甲午战争人物评价问题、关于甲午战争人物评价问题 第二节、中日甲午战争第二节、中日甲午战争 ://9/8/202411一、甲午战前的国际形势一、甲午战前的国际形势二、甲午战前的中国与日本二、甲午战前的中国与日本 1.甲午战前,清政府极其腐败,主要集中在清中央甲午战前,清政府极其腐败,主要集中在清中央 政权的腐败,以慈禧为例。
政权的腐败,以慈禧为例 总而言之,甲午战前的中国,由洋务派推行的改革,总而言之,甲午战前的中国,由洋务派推行的改革, 无论是无论是 “求强求强”还是还是“求富求富”,主要,主要 还是限于学习还是限于学习西方西方 的物质文明,而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基本原封不的物质文明,而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基本原封不 动;对于新兴资本主义势力,扶助不够,发展迟缓;动;对于新兴资本主义势力,扶助不够,发展迟缓; 对西方列强幻想守约求和,信义笼络,国家主权不断对西方列强幻想守约求和,信义笼络,国家主权不断 丧失,致使中日两国国防近代化的距离迅速拉开丧失,致使中日两国国防近代化的距离迅速拉开 1868年年3月,明治天皇发布:月,明治天皇发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不问一身继承列祖列宗伟业,不问一身艰难辛苦,经营四方,安抚亿兆,艰难辛苦,经营四方,安抚亿兆,冀终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冀终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2、、甲甲午午战战前前的的日日本本政治上:建立了内阁、宪法、议会等一整套资本主义政治上:建立了内阁、宪法、议会等一整套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明治政府通过经济上:明治政府通过“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政策,极力促进政策,极力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迅速转变,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和扩军备战提供迅速转变,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和扩军备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了物质基础军事上:军事上:甲午战前,日本正在紧锣密鼓地疯狂地扩军备甲午战前,日本正在紧锣密鼓地疯狂地扩军备战,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已经拥有新式舰艇战,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已经拥有新式舰艇21艘,艘,其中其中9艘是艘是1889年以后完工下水的英德制最新型快速巡年以后完工下水的英德制最新型快速巡洋舰,装备有洋舰,装备有10英寸左右速射炮数十尊英寸左右速射炮数十尊 思想上:明治政府大力向军队和国民推行军国主义教思想上:明治政府大力向军队和国民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和宣传,要求军人和国民绝对尊崇天皇育和宣传,要求军人和国民绝对尊崇天皇19世纪80年代,在横须贺拍摄到的“比睿”舰1897初,在神户拍摄到的“武藏”舰1887年末,在横须贺拍摄到的“葛城”舰定远舰定远舰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旅顺军港内的北洋战舰旅顺军港内的北洋战舰 收藏在军博的收藏在军博的“镇远镇远”舰铁锚舰铁锚三、甲午战争的经过三、甲午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期间经过平壤之战、丰岛海战和黄海得黄海制海权期间经过平壤之战、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第第二二阶阶段段::日日军军突突破破清清军军鸭鸭绿绿江江防防线线,,并并在在花花园园口口登登陆陆清清军军鸭鸭绿绿江江防防线线崩崩溃溃在在此此阶阶段段,,清清军军节节节节败败退退,,战局更加急转直下战局更加急转直下•第第三三阶阶段段::清清军军在在山山东东半半岛岛和和辽辽东东两两个个战战场场全全面面溃溃败败,,期期间间主主要要经经过过威威海海卫卫战战役役,,18951895年年4 4月月1717日日, , 签签订订《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结束甲午战争结束 相关网站: ://“海军如败,惟有战至海军如败,惟有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船没人尽而后已——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吾辈从军卫国,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邓世昌“苟丧舰,必自裁苟丧舰,必自裁”.—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刘步蟾 甲甲午午战战争争中中的的李李鸿鸿章章“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四、北洋海军覆灭原因分析四、北洋海军覆灭原因分析甲午海战前夕,中国拥有军舰甲午海战前夕,中国拥有军舰78艘,鱼雷艇艘,鱼雷艇24艘,艘,总吨位为总吨位为83,,900吨;吨;甲午海战前夕,日本拥有军舰甲午海战前夕,日本拥有军舰31艘,鱼雷舰艘,鱼雷舰24艘,艘,总吨位为总吨位为60,,470吨。
吨直接参战的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比较:直接参战的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比较:北洋舰队共拥有舰船北洋舰队共拥有舰船25艘,总吨位为艘,总吨位为35,,500余吨;余吨;日本联合舰队拥有舰船日本联合舰队拥有舰船12艘,总吨位为艘,总吨位为36,,700吨定远舰镇远舰吉野号 1、军事指挥:缺乏一个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的军事指挥机关,指挥方法陈旧,指挥效率低下2、、缺乏协同作战,缺乏协同作战,是北洋舰队失败、覆灭的是北洋舰队失败、覆灭的又一原因又一原因3、北洋海军管带群体与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管带群体与甲午海战4、北洋海军训练水平低劣北洋海军训练水平低劣5、北洋海军军纪涣散北洋海军军纪涣散6、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存在严重问题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存在严重问题 在日本军队逼近威海卫之际,光绪皇在日本军队逼近威海卫之际,光绪皇帝向李鸿章发布上谕:帝向李鸿章发布上谕:“我海舰虽少,而我海舰虽少,而铁甲坚利,则为彼所无,与其坐守待敌,铁甲坚利,则为彼所无,与其坐守待敌,莫如乘间出发,断贼归路莫如乘间出发,断贼归路 而李鸿章则给丁汝昌下了这样的命令:而李鸿章则给丁汝昌下了这样的命令:“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
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 丁汝昌给李鸿章的回电则认为:丁汝昌给李鸿章的回电则认为:“海海军如败,万无退烟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军如败,万无退烟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 1894年年8月月29日,光绪皇帝发出日,光绪皇帝发出上谕:上谕:“现在北洋各船修理需要时,现在北洋各船修理需要时,各海口防务十分紧急,若暂调南瑞、各海口防务十分紧急,若暂调南瑞、开济、寰泰三船迅速北来助剿,务开济、寰泰三船迅速北来助剿,务须连樯前进,不可离远,免被敌人须连樯前进,不可离远,免被敌人截击 次日,刘坤一复电:次日,刘坤一复电:“北洋转电旨,派三船,北洋转电旨,派三船,本应钦遵,惟南洋现仅五船,分防吴淞、江阴,本应钦遵,惟南洋现仅五船,分防吴淞、江阴,水师实嫌单薄现虽尚无警信,而东南各省为水师实嫌单薄现虽尚无警信,而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饷源所在,必须格财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饷源所在,必须格外严防吴淞等处炮台不及旅顺、威海巩固,外严防吴淞等处炮台不及旅顺、威海巩固,若派三船赴北,不特此间炮台势成失箸,且长若派三船赴北,不特此间炮台势成失箸,且长江五省门户,仅有两船驻守,更是江五省门户,仅有两船驻守,更是 启敌窥伺,启敌窥伺,……我船未毁,虽连樯北上,相遇亦虑难敌。
我船未毁,虽连樯北上,相遇亦虑难敌……,再四思维,各船实难暂离再四思维,各船实难暂离 第三节第三节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一、《马关条约》的签订 9/8/202437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战争赔款的影响)、战争赔款的影响 • 1、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2、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 战争赔款破坏了清政府的战争赔款破坏了清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使,使中国财政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恶化中国财政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恶化战争赔款加剧了清政府对国民的大肆搜刮,战争赔款加剧了清政府对国民的大肆搜刮,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赔款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对日外交,赔款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对日外交,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赔款警醒了中国人民,客观上促进了维新赔款警醒了中国人民,客观上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兴起运动的兴起 库平银:清代虚银的一种为库平银:清代虚银的一种为政府征收赋税和国库其他收支活动政府征收赋税和国库其他收支活动中称量银两的标准。
中央库平一两中称量银两的标准中央库平一两为克,即英厘为克,即英厘巨额的战争赔款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的战争赔款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资金提供了所需资金巨额的战争赔款大大刺激了日本对外侵巨额的战争赔款大大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积极扩军备战略扩张的野心,积极扩军备战 ((2)、甲午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甲午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改变了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改变了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 • 甲甲午午战战前前,,远远东东的的基基本本格格局局是是英英国国、、俄俄国国的的对对立立和和争争霸霸甲甲午午战战后后,,俄俄国国和和法法国国都都加加紧紧他他们们在在远远东东地地区区的的侵侵略略;;德德国国也也开开始始参参与与远远东东地地区区的的争争夺夺;;美美国国也也趁趁机机提提出出对对华华门门户户开开放放政政策策这这一一切切都都表表明明英英国国在在远远东东地地区区的的优优势势地地位位受受到到挑挑战战,,中中国国即即将将面面临临一一个个更更危危险的局面险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心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心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保持着巨大的惰性甲午战争中国竟被东方蕞保持着巨大的惰性。
甲午战争中国竟被东方蕞尔岛国日本打败,并且败的那样惨这对中国尔岛国日本打败,并且败的那样惨这对中国人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朝野上下认定:抱人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朝野上下认定:抱残守缺不能挽救中国,只有进行根本的改革,残守缺不能挽救中国,只有进行根本的改革,中国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3 3)、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近代新型的知识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近代新型的知识分子转化当时知识界掀起一股读西书、分子转化当时知识界掀起一股读西书、译西书的热潮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译西书的热潮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功名意识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功名意识逐渐淡薄,许多知识分子走上了实业救国渐淡薄,许多知识分子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4 4)、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化变化1 1、文化心态的变化、文化心态的变化2 2、价值观念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待西学的态度对待西学的态度功名意识日益淡薄功名意识日益淡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职业转型职业转型3 3、政治意识的变化、政治意识的变化感悟危机感悟危机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三、三国干涉三、三国干涉还辽还辽及其影响及其影响 1 1、三国、三国“ “干涉还辽干涉还辽” ”的实现的实现沙沙 俄俄英英 国国德德 国国法法 国国美美 国国日日 本本9/8/202449 2 2、三国、三国“ “干涉还辽干涉还辽” ”对甲午战后的对甲午战后的中国和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
中国和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首先,三国首先,三国“ “干涉还辽干涉还辽” ”事件沙俄在政治上事件沙俄在政治上取代了英国在华的支配地位取代了英国在华的支配地位 其次,俄、德、法三国其次,俄、德、法三国“ “干涉还辽干涉还辽” ”事件也是远事件也是远 东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东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再次,俄、德、法再次,俄、德、法“ “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 ”成功,实际成功,实际上是日俄两国争夺中国辽东半岛这种争夺是上是日俄两国争夺中国辽东半岛这种争夺是掀起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一掀起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一个转折点个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