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形与神的关系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4398449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形与神的关系论形与神的关系,是指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关于形与神,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观点,如庄子提出的“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此游》),还有荀子主张的先有形体才有精神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发展了荀子的命题如汉代桓谭王充等针对汉代流行的徽纬迷信,先后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新论·形神》),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南北朝时期,形神问题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填作《神灭论》,论证‘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还用‘刃利之喻’来论证形神关系,驳斥了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基本上解决了形神关系问题清初医学家王清任提出‘脑髓’说,一扫‘心为虑’的+传统观点近代章炳麟则根据近代理化知识对人的生死等作了新的解释,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神观又前进了一步但到底形与神能否分开来说呢?首先形与神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在绘画领域绘画中讲求形似和神似一般来说,对于刚学绘画的人,要求他们做到形似,那就是好的,在之后,便是要神似因此,在绘画界便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既要神似又要形似如方薰(清代画家)说;“以马喻, 顾不再鞭策, 皮毛也, 然舍鞭策、皮毛并无马矣, 所谓俊发之气, 莫非鞭策、皮毛之间耳!先有伯乐而后有名马, 一起不然矣? ”然而, 东坡则主张绘画“遗貌取神”, 有貌而无神的画是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的; 方薰提出,“神”必须建立在“形”的基础之上,“神似”和“形似”不可分割,。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画者谨毛而失貌”, 这是古训描写物体必须有情感, 由外识里抓住本质不然, 画出来的东西象一潭死水或一幅标本, 外表再象也不动人世间有一种低级的精确, 那就是照相机和翻模的精确”(罗丹)艺术反映生活, 主要是通过形象, 形象是艺术领域的一种特殊形式, 作家和画家在用生动具体以至美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时, 决不仅仅满足于对生活的实录或再版, 而是要艺术家作艺术概括的, 使艺术形象比实际生活更富有情趣、更鲜明那么又存在一个问题,形与神到底谁更重要?《荀子·解蔽》说道:“心者,神之居也,而神明之主也指出了人的心房是精神的居住之地,强调了神明的主导作用《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气者,气之精者也这里同样把形体作为精气的藏身所在中国古代庄子是第一个从哲学和美学高度系统的提出形神观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在这里庄子提出神先于形,神高于形在《庄子·德充符》中庄子举了一个寓言是说“小猪食于死母者,弃之而走”的故事用来说明神高于形,为此在德充符中作者举了五个兀者的例子来说明人的外在形体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德充实。

      只要德行好,外在形体不重要但其实庄子的内心也同样推崇“藐姑射之山,肌肤若冰霜,绰约如处子”的形神统一的境界,但是在形与神的关系上来说,庄子仍然还是推崇神为主,形次之在庄子看来,形的生与死,美与丑,好与坏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神的完美才是最重要的但还有人认为形与神应该统一如: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从而达到达到形神兼备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意识的存在的客观条件,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也就是说形是神存在的客观条件神不可能脱离形而单独存在形”与“神”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那么形与神到底谁更重要?神又是否能够脱离形而单独存在? 在什么情况下而不失本“形”? 这就像一条神秘而又永远不枯竭的溪流, 源源流长, 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深, 时而浅; 时快时慢, 连它的颜色也始终变化着, 然而谁又能标出这些变化的分界线呢? 何况我们世代之争的“形神论”呢!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到底形重要还是神重要,只要它能够为我们服务,能够是我们获得灵感,那么有必要非要分得那么清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