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要点解析.ppt
29页《《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要点解析编制要点解析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王 金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二、主要编制原则二、主要编制原则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四、章节划分四、章节划分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Ø1. 铁道部铁建设函(2009)34号文《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Ø2.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下达的经规计财函(2009)10号文《关于委托编制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的函》Ø3. 铁道部建技(2009)232号文《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Ø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Ø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Ø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Ø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Ø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同步编制)Ø9.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Ø10.《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Ø1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Ø12.《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Ø13.《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41号)Ø14.《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Ø15.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东南沿海、沪宁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二、主要编制原则二、主要编制原则n1. 验收标准主要规定工程施工准备开始至工程静态验收前的单位工程的验收要求n2. 体现“验评分离,充实内容,严格程序,强化检测,明确职责”的验标编制原则二、主要编制原则二、主要编制原则n3. 体现系统性、统一性、可操作性ü1)编制内容应完整,尽量直接表述,不再引用,便于使用;ü2)与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协调;ü3)现场使用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减少不必要工作,调整优化检验批填表数量n4. 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加强工程用原材料(含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检查验收,完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作业的质量控制要求。
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1. 落实 “六位一体”建设管理要求,对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u2. 反映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内涵,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提供了配套性标准规定u3. 强调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应用,从积极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施工角度明确了指导性原则要求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4. 体现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方面明确了建设各方的关键性工作内容u5. 突出工程结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系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目标要求,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平稳运营u6. 贯彻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增加了工序操作责任人的记录要求,体现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追溯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7. 优化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单元划分、组织程序、实施方法和工作内容u8. 调整了检验项目、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质量检测工作更趋科学、合理、先进、有效u9. 梳理分析了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易发质量通病,制定了针对性控制措施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10. 规定了模板和支撑体系应进行施工设计的要求,确保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u11. 增加了钢筋进场应进行直径和每延米重量的验收内容,强化了钢筋的原材料质量控制u12. 提出了进场骨料含泥量超标、级配不合格时,必须进行冲洗、筛分并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的要求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13. 明确了原材料品质在合格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可仅对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砂率进行适当调整的规定u14. 调整了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技术要求,与现行产品标准协调一致u15. 增加了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可采用卵石的规定,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u16. 规定了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含量限值,细化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矿物掺和料的掺量范围,保证结构的耐久性u17. 纳入了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检测要求u18. 对含气量要求大于等于4.0%的混凝土,规定了必须采取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方式进行配制的要求u19. 对混凝土胶凝材料抗蚀系数试验,试件浸泡时间由28d调整为56d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 20.调整优化了检验批数量和检验频次l——如:部分”监理作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项目根据检验项目情况改为只见证检验或只平行检验;部分委外检验而又难以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的项目改为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部分“监理抽检次数按20%”的改为10%等。
l——扩大部分混凝土原材料检验项目的检验周期,扩大了锚具进场检验的每批数量和环氧涂层钢筋检验的每批数量四、章节划分四、章节划分 共分10章,与旧标准基本相同其中新增特殊混凝土(砂浆)一章,纳入目前使用的特殊种类混凝土和特殊砂浆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1.总则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说明11.0.2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适用范围调整,原补充标准仅为客运专线铁路和客货共线铁路有耐久性设计混凝土而目前铁路均有耐久性设计要求.21.0.3 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提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求31.0.7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应采用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手段,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明确在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中推行“四化”要求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各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4关于标准名称与内容本标准名称为《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工程在铁路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对保证整体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管理,统一质量要求。
砌体工程已较少采用,为方便使用,一并纳入了本标准编制范围,标准名称不改1.总则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2.0.7 见证检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材料取样、送样、检验或某项检测、试验过程进行的监督活动将原“见证”、“见证取样检测”合并统称为“见证检验”22.0.12 主控项目: 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增加“质量”,完善术语内涵32.0.9旁站旁站项目主要有:预应力张拉或放张、孔道压浆.2.术语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3.基本规定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3.1.4 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建设单位应组织对供应商的拌和站进行评估验收,质量控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增加对商品混凝土使用要求.23.1.5 砌体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并应有配套的计量器具或装置明确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不得人工拌和.33.1.6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采用钢筋接头的形式和使用部位明确钢筋接头形式和使用部位的确定主体.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3.基本规定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43.4.1、3.4.2均增加质量责任确认登记内容;表3.4.1增加质量责任登记栏表3.4.1质量责任登记只登记有质量责任作业人员,并非所有作业人员。
要标明其作业内容,如:焊接:XX,绑扎:XXX,振捣:XXX,养护:XXX监理单位签字时要负责核查确认登记真实性(抽查)5表3.4.1、3.4.2增加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情况本标准中未有需确认项目.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4.模板及支架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4.1.1 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施工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4.2.1 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4.2.2 模板及支(拱)架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增加模板及支(拱)架要进行施工设计要求,并按施工设计进行验收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5.钢筋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5.1.4 冬期钢筋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电弧焊应有防风、雪及保温措施焊接后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保证冬季焊接质量25.2.1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等的规定。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 t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增加按批检查钢筋直径、每延米重量,防止“瘦身钢筋”;国标《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已修订发布,产品质量已执行新标准;取消“同交货状态”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5.钢筋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35.2.3 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垫块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应不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标准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垫块制作单位每半年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垫块可能为施工单位自制或专业厂家制作对于专业厂家制作的垫块,施工单位应按本条规定要求厂家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试验检测报告第三方检测单位原则上应至制作单位现场取样4增加钢筋机械连接的验收内容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补充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5.钢筋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56 “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 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的定义引自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取消原“同一截面”概念6表5.5.5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中钢筋保护层厚度c:分两档,不允许负误差分档便于使用,另目前设计保护层厚度多取最小值,不宜再出现负误差7附录A:环氧涂层钢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原标准数量太小,现场操作困难,应适当增大,每批30t为参照预应力筋标准8附录B:全面修订与其他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相协调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6.混凝土分项工程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7.预应力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5000套为一批,不足5000套也按一批计铁路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产品出厂检验为2000套一批,进场检验可较之放大5000套为一批是参照《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报批稿进行规定的27.4.2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或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等级、龄期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由于混凝土强度、龄期和弹性模量对建立预应力后的构件的变形有很大影响,且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变形有较严格的要求,应增加龄期要求3表7.3.5 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允许偏差mm统一标准,便于控制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五、章节重点修订内容 8.砌体分项工程序号主要修订内容及重点事项修订说明1砌体包括石砌体和混凝土预制块砌体补充完善2附录J:砂浆配合比设计中增加最大水胶比要求耐久性要求 由于编写组水平有限,诚挚希望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及时反馈我们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结结 语语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