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08《登飞来峰》-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docx
4页03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字词解释: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②缘:因为内容描述: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登上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不必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全诗赏析:诗人描绘了飞来峰的气势雄伟、高峻挺拔通过写登飞来峰的感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远大理想,也表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不畏浮云”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豪情和立志革新的大无畏精神主旨:该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写作特色:1.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通过写登峰远望表达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2.夸张、用典,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接着又虚写所见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浮云遮望眼”用典,西汉多用“浮云”喻奸邪小人,诗人用“不畏”二字,显示了其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考点精炼:题组一1.【内容筛选】诗中“浮云”词的含义与下列诗句中第句最接近。
1分)①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2.【思想感情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题组二3.【内容筛选】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句子2分)4.【诗歌赏析】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不畏”显示出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自信与豪情题组三5. 请解释“寻”和“缘”在诗中的意思2分) 6.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题组四7. “千寻塔”写出了塔的什么特点?(1分)8. 请结合诗句理解这首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人生哲理3分)题组五9.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
10.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 答案:1.【答案】【内容筛选】(1分)第②句2.【思想感情分析】(3分)诗人登高望远,不怕浮云遮挡视线(1分),这体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1分)和为实现抱负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1分)3.【内容筛选】(2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诗歌赏析】(2分) C(“浮云”指困难、挫折,象征各类保守势力或阻碍前进的势力)5.(2分)寻:古代长度单位 缘:因为 6.(2分) B (“闻说”即听说,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选项中“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有误7.(1分)高峻/高而陡8.(3分)不要害怕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这是因为我身处塔的最高一层这两句蕴含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同时也表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被假象所迷惑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0.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