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职业病二上课讲义.ppt
6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 1* *第五章 职业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职业中毒 八、有机溶剂中毒及防治 有机溶剂是指能溶解油脂、蜡、树脂、橡胶和染料等物质的有机化合物 1.常用的有机溶剂的分类: (1)脂肪族烃类:包括脂肪族开链和环烃类,如汽油、松节油、环已烷、抽余油等 (2)脂肪族卤代烃类:如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3)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如2一硝基丙烷、1一硝基丙烷等 (4)芳香族烃类:如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重芳烃等 (5)醇类: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等 (6)酮类:如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环乙酮等 (7)醚类:如乙醚、异丙醚、正丁醚、乙二醇单乙基醚等 (8)酯类:如甲酸酯类、乙酸酯类等均可作为有机溶剂用 (9)其他:如二硫化碳、二甲基甲酰胺 (3)吸收与分布 大多数有机溶剂吸入后有40%-80%在肺内滞留,有机溶剂多具脂溶性,故摄入后多分布于富含脂肪的组织, 包括神经系统、肝脏等;肥胖者接触有机溶剂后,在体内蓄积量多、排出较 慢此外,大多数有机溶剂可通过胎盘,亦可进入母乳,从而影响胎儿和乳儿 健康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脱离接触有机溶洛剂的岗位 (4)代谢与排出 不同溶剂的代谢程度各异,有些可充分代谢,有些则几乎不被代谢。
代谢 时其毒作用起重要作用例如,正己烧的毒性与其主要代谢物2,5-己二酮有 关; 进入体内的溶剂主要以原形物经呼出气排 出,少量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出 3.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 (1)皮肤 溶剂所致的职业性皮炎,约占职业性皮炎总例数的20%有机溶剂几乎全部都能使皮肤脱脂或使脂质溶解而成为原发性皮肤剌激物 (2)中枢神经系统 易挥发的脂溶性有机溶剂几乎全部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多属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麻醉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酒精中毒相似;慢性接触可导致慢性神经行为障碍,如性格或情感改变、智力功能失调 (3)周围神经和脑神经 有机溶剂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但仅有少数溶剂对周围神经系统呈特异毒性例如二硫化碳、正己烷及甲基正-丁酮能使远端轴突受累,引起两侧对称、感觉运动神经的混合损害,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子样分布的肢端末梢神经炎和感觉异常及衰弱感;有时出现疼痛和肌肉抽搐,远端反射则多呈抑制三氯乙烯能引起三叉神经麻痹,多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丧失 (4)呼吸系统 有机溶剂对呼吸道均有一定剌激作用;高浓度的醇、酮和醛类还会使蛋白变性接触溶解度高、刺激性强的溶剂,主要引起上呼吸道剌激。
大量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较弱的溶剂,常在呼吸道深部溶解,可引起急性肺水肿长期接触剌激性较强的溶剂还可致慢性支气管炎 (5)心脏 有机溶剂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敏感性增强发生心律不齐,如发生心室颤动,可致猝死 (6)肝脏 在接触剂量大、接触时间长的情况下,任何有机溶剂均可导致肝细胞 损害其中一些具有卤素或硝基取代的有机溶剂,对肝毒性尤其明显芳 香烃(如苯及其同系物)对肝毒性较弱短期内过量接触四氯化碳时,可 产生急性肝损害;而长期较低浓度接触时,工人可出现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 (7)肾脏 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多种溶剂或混合溶剂慢性接触可导致肾小管性功能不全,出现蛋白尿等 (8)血液 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导致白细胞和全血细胞减少,以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9)生殖系统 大多数溶剂容易通过胎盘脂质屏障,有些溶剂(如二硫化碳)对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均有影响 (10)致癌 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质,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白血病 4.举例 (1)苯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芳香味液体;易挥发和爆炸,最常见的有机溶剂,相对分子质量78,沸点80.1 , 蒸气相对密度为2.77,自燃点为562.2 ,爆炸极限为14%- 8%,易着火 接触机会 a.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炸药等 b.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苯可用于生药的浸渍、提取、重结晶以及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和油漆等制造 c.苯的制造,如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 d.用作燃料。
如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高达10% e.粘合剂:家俱厂、鞋厂 毒理 苯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一次大量吸入高浓度的苯,大脑、肾上腺与血液中的含量最高;中 等量或少量长期吸入时,骨髓、脂肪和脑组织中含量较多进入体内的苯,约有50%以原形由呼吸道排出,约1%以原形储存于体内各组织, 40%左右在肝脏代谢为酚等苯代谢产物被转运到骨髓或其他器官,可能表现为骨髓毒性和致白血病作用 a.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b.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c.损伤DNA,苯的活性代谢 物与DNA共价结合,或是代产物引发氧化性应激,对DNA造成氧化性损 伤,由此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 d.癌基因的激活肿瘤的发生往往并非单一癌基因 的激活,通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癌基因突变的协同作用 毒作用表现 a.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酒醉样),严重者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b.慢性中毒: 神经系统:神衰 造血系统:血液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局部刺激作用:皮肤炎症 预防 a.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如在油漆及制鞋工业中,以汽油、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等低毒溶榕剂作为稀释剂或粘胶剂,以乙醇等作为有机溶剂或萃取剂 b.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安装有充分效果的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c.卫生保健措施:对苯作业现场进行空气中苯浓度的监测。
作业工人 应加强个人防护,进行周密的就业前和定期体检,筛检出禁忌症 d.注意职业禁忌症:血像指标低于或接近正常值下限者,各种血液病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 治疗 a.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静注维生素C和葡萄糖醛酸 b.慢性中毒者:立即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 苯中毒危害,触目惊心!尹小琴,女,18岁,江西人 1995年,到某鞋厂打工,从事粘胶工作 2个月后,发病,诊断为“再障贫血” 1995年12月,无钱治疗死亡 贺凤英,女,31岁,重庆人 1996年3月,到某鞋厂打工,从事手工 包鞋跟工作 5月,双手开始发痒、破皮 9月,牙龈出血、头昏、耳鸣、眼花、 乏力 12月29日,昏倒住院,诊断为“急性再 障贫血”1997年3月7日,死亡 (2)甲醛 理化特性 甲醛又名蚁醛,相对分子质量30.03,相对密度0.815,沸点- 21 ,无色、具特殊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易燃,易溶于水、醇和醚37% (体积分数)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职业接触机会 a.制造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鞣革、造 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等 b.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可接触甲醛 c.某些胶水中也含有甲醛 毒理 甲醛在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中很快反应,与不同的功能基团结合或开始聚合反应,特别在肝及红细胞中氧化成甲酸从尿中排出。
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引起眼、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轻度中毒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喉水肿及窒息、肺水肿、支气管哮喘及肝肾损伤甲醛对皮肤有致敏作用 毒作用表现 a.剌激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剌激症状 b.轻度中毒. 具有明显的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剌激症状,体征有眼结膜充血、水肿,两肺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的干、湿性啰 音,胸部X射线检查有肺纹理增多、增粗,以上表现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至二度喉水肿 c.中度中毒血气分析是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 持续咳嗽、咯痰、胸闷、呼吸困难,两肺有干、湿性啰音,胸部X射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状或小斑片状阴影 三度喉水肿 d.重度中毒.血气分析呈重度低氧血症肺水肿四度喉水肿 预防原则 a.生产环境应加强通风和局部换气,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密闭化 b.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甲醛溶液 c.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有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眼病患者及对甲醛过敏者,不应从事接触甲醛的职业 处治原则 a.现场处理立即脱离现场,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再使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鲜液清洗。
溅入眼内需立即使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b.短期内吸入大量的甲醛气体后,出现上呼吸道剌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h,避免活动后病情加重对接触高浓度的甲醛者可给予0.1%淡氨水吸入; 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喉水肿、肺水肿 c.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d.合理氧疗,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 e.轻度和中度中毒治疗后,经短期休息,一般可从事原作业;但对甲醛过敏者应调离原作业;重度中毒视疾病恢复情况,酌情安排不接触毒物工作 (3)汽油 理化特性 汽油呈无色或淡黄色,为具有特殊臭味的液体汽油蒸气相对密度33.5易挥发、易爆、易燃,易溶于苯、醇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溶于脂肪,不溶于水 职业接触机会 燃油汽油和溶剂汽油职业性溶剂汽油的 主要接触行业有橡胶、制革、制鞋、橡胶制品、轮胎、清洗机械零件、炼油和 油库等 毒理 汽油具有去脂作用,能引起中枢系统细胞内类脂质平衡障碍,对其有麻醉作用,使中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毒作用表现 a.急性中毒 1)轻度中毒:有下列表现之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 视力模糊、烦躁;出现情绪反应,哭笑无常及兴奋不安等表现;轻度意识 障碍 2)重度中毒:有下列表现之一: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化学性肺炎;反射性呼吸停止 3)吸入性肺炎:汽油液体被吸入呼吸道后,有下列表现之一:剧烈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及肺部啰音;X射线检查,肺部可见片状或致密团块阴影;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 b.慢性中毒 1)轻度中毒。
有下列表现之一:四肢远端麻木,出现手套、袜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2)中度中毒除上述表现外,有下列表现之一:四肢肌力减弱至3度或以下,常有跟腱反射消失;四肢远端肌肉萎缩 3)重度中毒有下列表现之一者,中毒性脑病,常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丧失等;中毒性精神病,类精神分裂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 C.皮肤损害 预防原则 a.对有汽油蒸气逸散的作业场所应加强通风和换气 b.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汽油槽车一类场所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c.严禁用口吸汽油管 d.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皮炎者,不得从事接触高浓度汽油的工作 处治原则 a.急性中毒应迅速脱离现场,清除皮肤污染及安静休息 b.慢性中毒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对症治疗汽油吸入性肺炎可给予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c.观察对象每年体检一次,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尽可能作神经-肌电图检查 d.急性中毒轻度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经治疗恢复后,应调离汽油作业;吸入性肺炎治愈后,一般可恢复原工作慢性中毒患者 应调离汽油作业,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适当安排工作或休息 九、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大多是沸点高,挥发性低的固体或液体,易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或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炸药、农药、橡胶、塑料、油漆、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工业。
三硝基甲苯作为炸药广泛应用于国防、采矿、开掘隧道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3030* *1.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1)血液损害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大部分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经体内转化后,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少数化合物可直接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同时阻碍血红蛋白释氧,结果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