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类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734726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类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研究摘要:利用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对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配套改革通过重新分配教学时间、设置思考题以及采用新的考核方式等鼓励措施,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分工,查询相关数据资料并形成观点,最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和老师发表出来真正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创新意识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类,经济学,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配套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本科是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生活的总结,是取得学士学位和大学毕业证书的主要凭证,能充分表达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绝大局部经管类本科学生的质量偏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料的查询严重依赖新闻稿;对他人的观点肆无忌惮地抄袭;人云亦云的现象十分普遍;极度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根底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缺乏自己的观点另外,学生在校期间也鲜有练习写作的时机,不清楚如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对普遍带有恐惧心理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往往只强调老师“如何教〞[1],而忽略了学生“怎么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在大局部学生眼中,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是唯一的目标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考试前划定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却被学生们认为是通过考试至关重要的法宝为了遏制这种过度依赖考试前死记硬背、“期中闲,期末忙〞的不良现象,也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笔者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点,从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2个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二、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经济学课程改革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方式改革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参加了发表教学法(此处的“发表〞指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过程,而非论文的过程)二是考核方式改革采用传统期末考试与发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发表,将学生分为2局部针对不愿意参加发表的学生,采用传统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针对愿意参加发表的学生,根据其发表的成绩,分为发表优秀和发表不优秀2种发表优秀的学生获得“免试〞资格,其发表成绩就是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发表不优秀的学生仍要参加期末考试   三、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方式中,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专业知识归纳成讲义、教案等,并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输给学生[2]。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会占用所有课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并且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面不会超过课本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即使局部教师专业知识渊博,能根据所讲授的知识点恰当地引用“案例教学法〞及“探究式教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学生也仅仅是针对现有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达不到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效果,教学效果完全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今智能 和无线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课堂听课的状态,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思考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以外,更重要的是制定鼓励规那么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寻找研究课题,经过思考形成观点后,在老师专门预留的一局部课堂时间中发表这时,学生是主角[4],老师只是一位听众和评判者这些研究课题不同于课堂中的思考题,不是简单地判断对错,没有确定的答案,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要答复这些问题,需要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提出课题、分析课题、搜集资料文献、论证、得出结论、成果展示〞的整个发表过程学生要在发表过程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与小组成员通力配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制定详细研究方案,进行合理分工。

      在“成果展示〞中,学生需要完成一份书面的报告书,并将主要内容制作成PPT,最后利用多媒体工具向老师和其他学生展示学生在小组发表结束后进行讨论,老师可以将讨论情况作为平时成绩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全班学生分成2个阵营:对发表内容有疑问者形成一个阵营,从各个角度对发表过程提出疑问;发表小组所有成员及其观点支持者作为另一个阵营,对提出的疑问做出答复老师作为第三方,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帮助发表小组答复以下问题2个阵营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做到表达清晰、论据充分,以争取更多学生的支持老师尽量不要干预讨论,但应起到引导作用,对双方的观点予以客观地评价与指正如果遇到双方观点相持不下的情况,只要不涉及是非对错,老师可以发动其他学生对双方观点进行举手投票,以增加讨论环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老师要预留一定课堂时间用于学生发表,让学生有一个展示小组成果的舞台;增加讨论环节,让学生认真地准备发表如此一来,学生必须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扩大知识面,提高问题的思考深度在发表过程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还能提高学生对PPT等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除此之外,“发表〞还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经济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仅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考核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那么学生不会重视教学改革如果在针对课程根本内容的学习任务之外,学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相互讨论、搜集资料、形成观点、成果展示,而期末考核方式还和原来一样,那么在学生看来,这种教学方式改革就是一种负担,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5-6],不利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实施另外,如果取消期末考试,仅采用分组发表的形式进行考核,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面对一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学生没有相应的准备,对其打分标准也没有概念,再加上学生有“法不责众〞的思想,可能觉得只要与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差距,老师肯定会“放自己一马〞这样,学生在准备发表的时候,就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同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所倡导的考核方式改革是将期中分组发表和传统的期末考试2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允许在发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不参加期末考试,发表的得分就是其考核成绩,其余表现不理想的学生那么仍然要参加期末考试。

      目前,在大局部学生的心目中,课程的期末考试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想方设法向老师索要考试范围和考试题就是为了能通过期末考试,拿到学分那么在经济学课程改革中,可以“免试〞为鼓励方式,鼓励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平时的发表上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应将平时的教学内容应用到期末的考核内容上,期末的考核内容也充分表达平时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时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方式的改革   五、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一般步骤   (一)角色的转变   在经济学课程改革中,发表小组占用课堂时间发表研究成果老师转变为只负责“讲〞的角色,学生转变为只负责“听〞的角色老师要在教学中多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充分讲解与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一局部课时交给学生来掌握[7],具体时间可以占到总课时的20%~30%,老师用剩下的70%~80%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将经济学课程的全部内容形成前后连贯的体系,在内容上做到详略得当,在教学方法上尽量用现实中的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不过于注重理论和模型。

        (三)确定研究课题   老师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选择自身比拟熟悉、擅长的行业领域在学生发表的准备过程中,老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发表小组的研究进度和方法,提出修改建议,在数据资料搜集、观点形成以及论证方法上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学生分组   将学生按照自愿的原那么分成假设干小组,一组5~7人,设小组长1名,负责协调工作每个小组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思考题的资料收集、论证和发表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还能让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对每一次论证和发表进行考核在每个小组内,学生不但要和老师进行探讨,学生之间也要进行分工和讨论   (五)发表   发表是将对思考题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表达出来每个小组要准备一份书面报告书和PPT书面报告书应该包括小组成员分工情况、数据资料出处、对问题的思考过程、论证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等内容,并在发表之前交给老师,让老师对发表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PPT是对书面报告内容的概括,由发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老师和全班学生表达,发表时间应在15~20min   (六)老师打分   每个小组一个学期有3~4次的发表时机,老师不仅要对每个小组的每一次发表质量按照评判标准进行总体打分,还要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表现进行评价打分。

      发表者在发表的时候要说明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为了保证小组成员得分的公平性,小组每次发表中承当同一分工任务的学生不能完全相同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2种:第一种是以书面报告和发表的形式进行考核,第二种是传统的以试卷为主的期末考试老师对自愿参加发表的学生逐一评价打分,如果某一小组整体表现优秀,个别学生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达了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就不需要再参加期末考试,老师给出的发表分数就是其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此类学生应该占全班学生总数的20%~30%对于发表不理想的小组,或者小组表现尚可,但在其中没有发挥作用的个别学生那么需要参加期末考试,老师给出的发表分数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平时分,期末考试分数作为卷面分,最终成绩由平时分和卷面分按照固定比例加权计算需要强调的是,参不参加发表完全是由学生自愿选择,老师允许局部学生选择不参加发表,此类学生的期末考核就按照现有的学生考核规那么执行   六、结语   本科质量差已成为当今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我国高校现阶段采用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市场开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大多注重根本理论的教育。

      教育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实践,与市场严重脱轨,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开展,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经济学课程改革采取重新分配教学时间、设置思考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班同学发表的改革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通过查询数据资料让学生掌握搜集专业数据的方法;通过小型学术论文的写作练习,增加了学生对本科的熟悉程度   参考文献:   [1]周怀峰.普通本科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2).   [2]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3]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22(1).   [4]冯阳.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初探[J].商业经济,2022(3).   [5]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22(2).   [6]牟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