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试题(30).doc
39页第一类 探究方法、目的类型 典例剖析 例1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3-1甲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试题(30)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图3-1乙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3-1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方法总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它们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有切身感受的知识点,抓住“控制变量法”,以此为出发点,寻找解决方案。
中考真题展台1.(2011 青岛)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过程步骤如图相同环境下,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后发现, 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方法上述过程中滴等量的酒精,运用的是 法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 越大,液体蒸发越快2.(2011 南京)如图3-2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 ;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图3-33.(2011 广州)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3-3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过关检测1.(2011 海南)小靖和小晖用如图3-4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装置中除了R甲>R乙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________及通电时间相等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2)小靖提议利用该装置改装成“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保持甲的器材不变时,他们除了把乙的煤油换成食用油外,还需更换乙的_______此外,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大小来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们设计的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2.(2010 福州)如图3-5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3-5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3.(2011 长春)用如图3-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1)通过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 标准大气压2)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植物油所需时间较长,说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____3)通过以上实验过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植物油和水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4.(2010 镇江)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3-7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3-8).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5.(2011 南京模拟)如图3-9是小明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于是他提出的猜想是 .为验证猜想采取的实验方法是 .6.(2012 河北省模拟)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3-10甲.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4)如图3-10乙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第二类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评估类型一.典例剖析例1 小明用如图3-11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① ;② 解析:从图片看出,使用的温度计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示数为98℃,即实验中水的沸点;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要想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从减少水量,减少散热,提高水的初温,增强火焰等方面入手考虑答案:98;低(小);①减小水量;②烧杯加盖(或提高水的初温,增强酒精灯的火焰等)应考提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热现象中最热门的实验之一,考试中多围绕温度计读数、使用,沸腾图像、水沸腾时的特点、水的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数据、现象分析以及对实验装置和方案的改进、评估等内容出题,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平时实际动手做一做,这些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例2 要比较两种燃料(煤油和酒精)的热值1)应该怎样控制实验条件?(2)怎样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请写出实验探究中所需的器材及其实验方案,同时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出两个杯子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再判断出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
燃料燃料的质量(kg)水的质量(kg水的初温(℃)水的末温(℃)吸收的热量(J)热值比较煤油酒精方法总结:设计方案时,要注意方法的可行性、周密性,考虑全面二.中考真题展台1.(2011 株洲市)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3-12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2.(2011 沈阳)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触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_____________;(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增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 ,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
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3.(2011 盐城)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图3-13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8090℃图3-13(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材料实验次数阻燃型普通温度差T/℃A温度差T/℃B110102101031010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 ,其单位是 . (3)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 .(4)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 .三.过关检测1.(2010 哈尔滨)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3-14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