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大全.docx
68页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第二章 分子结构 4第三章 晶体结构 6第4章 酸碱平衡 9第五章化学热力学根底 15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6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根底 23第八章 水溶液 29第9章 配合物 32第十章 沉淀平衡 34第11章 电化学根底 39第12章配位平衡 43第13章 卤素 44第14章 氧族元素 46第15章 氮磷砷 48第16章 碳硅硼 51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5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58第18章 过渡元素(二) 63第19章 镧系与锕系金属 66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以下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电子只能沿假设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波动力学中也用基态和激发态的概念4) 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受吸引的性质叫顺磁性,这类物质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受排斥的性质叫抗磁性,这类物质中不含未成对电子5) 波长:符号λ,单位m〔或m 的倍数单位〕;波数:符号σ,单位m-1〔常用cm-1〕;频率:符号ν,单位Hz,相互关系: σ=1/λ,ν= c/λ6) 汉语中都叫原子轨道,但英语中的区分却是明确的orbital〞是波动力学的原子轨道,是特定能量的某一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时机最多的那个区域,亦叫“原子轨函〞orbit〞是玻尔从旧量子学提出的圆型原子轨道。
7) 粒性:电子运动具有微粒运动的性质,可用表征微粒运动的物理量〔如距离和动量〕描述;波性:电子运动也具有波的性质〔如衍射〕,可用表征波的物理量〔如波长和频率〕描述8) 核电荷是原子核具有的正电荷数,符号为Z;有效核电荷是原子中某一特定电子所感受到的实际核电荷,通常用Z*表示;联系两者的关系式为:Z*=Z- σ, σ叫屏蔽参数1-2: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解:溴的相对原子量为: 78×50.54%+80.9163×49.63%=79.9065 202.97X+204.97〔1-X〕=204.39 X=30% 1-3: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 答:它相应于原子核外电子L→K跃迁 1-4:处于K﹑L﹑M 层的最大可能数目各为多少? 解:K:2,L:8,M:181-5:以下哪些符号是错误的?〔a〕6s (b)1p (c)4d (d)2d (e)3p (f)3f答:错误的有1P,2d,3f1-6:描述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以下哪一套量子数是不可能存在的? n l m n l m n l m n l m2 0 0 1 1 0 2 1 -1 6 5 5 答:第二组是不可能的。
1-7: 4s﹑5p﹑6d﹑7f﹑5g 能级各有几个轨道?答:4s能级有1个轨道, 5p能级有3个轨道, 6d能级有5个轨道 7f能级有7个轨道, 5g能级有9个轨道1-8: 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以下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 (a)K (b)Al (c)Cl (d)Ti(Z=22) (e)Zn(Z=30) (f)As(Z=33)答:a:1s22s22p63s23p64s1, b:1s22s22p63s23p1 C:1s22s22p63s23p5, d:1s22s22p63s23p63d24s2 E:1s22s22p63s23p63d104s2 f:1s22s22p63s23p63d24s24p31-9:以下哪一组量子数是不合理的?(1) n = 2,l = 2,m = 0;(2) n = 2,l = 1,m = 1;(3) n = 3,l = 0,m = 3;(4) n = 2,l = 3,m = 0;(5) n = 3,l = 2,m = 2答:不合理的有〔1〕l 的取值不能等于n 值;〔3〕m 的取值只能在-l 至+l 之间;〔4〕l 的取值不能大于或等于n。
1-10:选出正确的磷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图,并对错误的进行更正3s 3p(1) [Ne] ↑↑ ↑ ↑ ↑(2) [Ne] ↑↓ ↑ ↑ ↑(3) [Ne] ↑↓ ↑↓ ↑(4) [Ne] ↑↓ ↑ ↑ ↓答: (1) 错误3s 电子自旋相同(2) 正确3) 错误每个3p 轨道应该各填充一个未成对电子4) 错误3p 轨道中填充的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应该相同1-11:以下哪些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组态是基态﹑激发态还是不可能的组态? 〔a〕1s22s2 〔b〕1s23s1 〔c〕1s23d3 〔d〕[Ne]3s23d1 〔e〕[Ar]3d24s2 〔f〕1s22s22p63s1 〔g〕[Ne]3s23d12 〔f〕[Xe]4f7 〔 g〕[Ar]3d6 答:基态是: a,e,f 激发态是:b,c,d,h,l 不存在的是:g1-12:Li+ ﹑Na+﹑ K+ ﹑ Rb+﹑Cs+ 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 答:Li+ 最外层电子组态是:1s2 次外层无电子 Na+ 最外层电子组态是:2s22p6 次外层无电子1s2 K+ 最外层电子组态是:3s23p6 次外层无电子2s22p6 Rb+ 最外层电子组态是:4s24p6 次外层无电子3s23p63d10 Cs+ 最外层电子组态是:5s25p6 次外层无电子4s24p64d101-13:以下+3价离子哪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 , Ga3+, Bi3+, Mn3+, Se3+答:具有8电子外壳的有:Al3+, Ga3+, Sc3+1-14: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 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 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答:a:p区,第三周期,第VIIA族 B:d区,第四周期,第VIIIB族 C:s区,第五周期,第IIA族 D:f区,第六周期,第IIIB族 E:ds区,第六周期,第IB族1-15: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第三周期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趋势。
答: (1)第三周期的电离能变化趋势为自左向右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金属活泼性按照同一方向降低左边钠的电离能最小,右边氩的电离能最大其中铝的电离能小于镁的电离能,这是因为镁的s 亚层全满,需要额外的能量抵消电子成对能而铝的p 亚层只有一个单电子较容易失去2) 第三周期的电子亲和能变化趋势为自左向右逐渐增大,到惰性气体时突然减为负值其中镁的电子亲和能为负值,这是因为外来电子只能进入2p 轨道,受到核的束缚较弱,造成亲和能较小磷的电子亲和能小于硅的电子亲和能,这是因为硅的最外层有一个空的3p 轨道,容易接受外来电子,而磷的最外层3p 轨道半充满,比拟稳定,外来电子进入时要克服额外的电子成对能,所以磷的电子亲和能比硅的小1-16:某元素的价电子为 4s24p4 ,问:它的最外层﹑次外层的电子数;它的可能氧化态,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它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它的氢化物的立体结构 答: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其次外层电子数是18,它可能的氧化态为+3,+5,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六主族,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其氢化物的立体结构为三角双锥1-17:素基态原子最外层为5s2,最高氧化态为+4 ,它位于周期表哪个区?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写出它的+4 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
假设用A代替它的元素符号,写出相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其位于d区,是第五周期、第四主族元素,其离子的电子组态: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其氧化态的化学式:AO21-18:根据Aufbau 规那么画出铜原子的电子构型由于d10 构型比拟普遍,4s 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常被填充到3d 轨道中,画出铜原子具有这种排布的电子构型用这两种电子构型来解释铜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失去以及重要氧化态这两种不同的电子构型会不会影响铜原子的磁性? 答:按照Aufbau 规那么,铜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94s2;重要氧化态为+2 价另一种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重要氧化态为+1 价这两种电子构性对铜原子的磁性没有影响1-19: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答:F的电负性最大,而Cs的电负性最小 周期系从左到右逐渐变大,这是由于从左到右起原子半径变小,得到电子能力逐渐变强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尽管原子半径电荷数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但决定得电子能力得主要因素为原子半径。
1-20:周期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元素的氧化态稳定性有什么规律? 答:绝大多数元素的最高氧化态等于它所在族的序数非金属元素普遍可呈现负氧化态总的说来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表现正氧化态的趋势增强,但这种总的趋势并不意味着从上到下正氧化态越来越稳定或者从上到下愈来愈容易表现最高正氧化态第二章 分子结构2-1:区分以下概念:(1) 共价键和离子键;(2) 共价键和配位键;(3)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4) 金属导电和离子导电;(5) σ键和π键;(6) d2sp3杂化轨道和sp3d2杂化轨道;(7) 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8) 成键分子轨道和反键分子轨道;(9) 定域键和离域键;(10) 导带、价带和禁带;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