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语言教师版.doc
4页鉴赏语言1.炼字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2 分)骤 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3、四句中“卷”“吼” 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一)诗歌大意要读懂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农村中夏日急雨之壮观: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骑着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时,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又“骤晴” , “山又绿”了二)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 4 个关键点:三、四句 卷、吼 表达效果 结合诗句(三)解题思路要清晰(1)整体阅读诗歌:这是一首描写骤雨景象的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七句写牧童躲雨的情况,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
2)注意赏析角度:鉴赏诗歌中某些词的表达效果,可先从词性上进行思考, “卷”“ 吼”都是动词,我们可以分析这两个词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的,体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怒涛顷刻卷沙滩”,侧重描写雨势之猛,好似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是视觉角度;“十万军声吼鸣瀑”,以“ 军声” 喻风雨声,极言暴雨声响之壮大,是听觉角度四)评分细则要明了分析出表达角度,分别得 0.5 分;分析出表达效果,分别得 0.5 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 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一.思维趋向1.注意诗歌中对仗比较工整的句子,特别是里面的动 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2.把握诗歌的类型,如山水诗、送别诗、写景诗、咏 史诗、羁旅思乡诗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不孤立理 解关键字眼的含义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模板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2.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有时是一个精练传神的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一是主旨句,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二是技巧句,它往往是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语句2002·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一)诗歌大意要读懂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二)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 3 个关键点:全诗的关键 寓意 是否同意(三)解题思路要清晰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四)评分细则要明了答出寓意得 2 分,答出原因得 2 分当然,本题第 2 小问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 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2 分)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1 分)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1 分)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一.思维趋向1.指出诗(词)眼一般是指全诗(词) 中最为传神,最 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2.明确诗(词)眼的作用古诗(词) 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3.要联系全诗,从景、情、理等角度去细心体味二、答题模板步骤一: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步骤二: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语言风格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 分)登 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一)诗歌大意要读懂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 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二)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 3 个关键点:优美 壮美 赏析(三)解题思路要清晰答题时要分别举出体现优美和壮美的诗句,对诗句分析时要讲出其所用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既有举例,又有赏析四)评分细则要明了共 4 分;通过赏析指出优美、壮美之处,各得 2 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 浅深山色高低树 ”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2 分)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 “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 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2 分)一.思维趋向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 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 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等。
2.这类题要求学生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 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 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二、答题模板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整、语近情遥、庄谐俱见……)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专家建议一、聚焦凝练、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态化的词语阅读诗歌,对这类词语,要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二、直击“神光所聚” 的细节所谓“细节”是人物事件的局部特征,是那些极细微的表情、动作、事件等我们解读诗歌时,如果能抓住作者集中刻画的“细节”,那么,将对领悟诗歌的语言大有裨益三、体察反映作者主观感受的、富含人格色彩的词语四、追“彩”逐“ 色”,品味表示色彩的词语,赏析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诗画合一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