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班级同学总结复习重点.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83326571
  • 上传时间:2022-08-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0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纤维指长宽比在103数量级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维之分 2.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由自然界直接取得的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以及无机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成的纤维状物体,通称为化学纤维 (再生纤维:黏胶纤维 合成纤维)棉纤维3.棉纤维生长分为三期:伸长期,、加厚期,转曲期 横截面:腰圆形,有空腔 纵向:呈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的螺旋形转曲 成熟度:纤维胞壁的加厚程度,用成熟度系数M表示4.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化学性质纤维素 占 93-95(%)化学结构式:(C6H10O5)n , n=6000~11000化学性质:耐碱不耐酸二、棉纤维的分类 一) 按棉花种类分长绒棉(海岛棉):长度:33~45mm,细度小于1.43 dtex 细绒棉(陆地棉):长度:23~33mm,细度1.43~2.22 dtex粗绒棉:纤维粗短,品质较差二)按棉花初加工分:1、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轧得的原棉 特点:含杂、含短绒少2、皮辊棉:采用皮辊轧棉机轧得的原棉 特点:含杂、含短绒多;麻纤维纤维分类:苎麻、亚麻、大麻、黄麻、二、纤维形态 纵向形态:纵向平直,有竖纹横节。

      横向截面:苎麻:扁圆形,有中腔,胞壁上辐射状条纹 亚麻:多角形主要组成物质纤维素 耐碱不耐酸三、性能:吸湿性很好(WK=12-13%); 强度高(是棉的两倍),湿强大于干强毛纤维一、1.羊毛的形态结构 : 同质毛:导向毛细,与簇生毛细度、长度差异小 异质毛:导向毛与簇生毛细度、长度差异大,质量差截面形态:由表皮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形态:表面覆盖有 鳞片层2.羊毛的性质 羊毛纤维大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分子结构中以—CONH---基团为主价键羊毛化学性质 : 耐酸不耐碱羊毛的特有性质:摩擦性能和缩绒性 缩绒性:当羊毛在热湿条件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外力揉搓 , 挤压,纤维发生相互间滑移,纠缠,咬合,使织物 收缩形成紧密的毡片,这种现象称为缩绒影响缩绒的因素:内因:摩擦效应: δ↑ ,d↑ 缩绒性越强 天然卷曲:卷曲使纤维交叉穿插,有利缩绒 回缩弹性:弹性好,有利缩绒二 1.蚕茧的形成: 茧丝是由两根单丝平行粘合而成中心是丝素,外包丝胶2.横截面形态:桑蚕丝截面近似半椭圆形或三角形纵向形态:其上有许多异状沟节3,化学性质:耐酸不耐碱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的制造(纺丝液的制备——纺丝——后加工熔体法:条件:熔融温度<分解温度溶液法:条件:熔融温度>分解温度后加工:初生纤维:刚从纺丝机上下来的纤维。

      内部结构不稳定,所以强度低、伸长大、弹性差不有纺纱价值方法: 短纤维:集束—牵伸—上油—干燥—卷曲—切断—打包 牵伸倍数:4-5倍,牵伸时温度大于玻璃化温度 卷曲: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 定型:消除纤维间的内应力,改善纤维结构 粘胶纤维横截面:锯齿形皮芯结构结构纵向: 平直的柱状,表面有凹槽性能:吸湿性很好(WK=13%),湿态时强度下降很大(下降50%),耐碱不耐酸普通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以煤,石油,天然气中的简单低分子为原料,经人 工聚合形成大分子高聚物,经熔融或溶解形成纺丝液,然后从喷丝孔喷出凝固形成纤维,涤纶:强度高,吸湿性很小(WK=0.4%)锦纶:锦纶强度最高,锦纶耐磨性最强;吸湿性:比涤纶,腈纶好(WK=4.5%);耐光性:耐光性较差丙纶:吸湿性差( WK=0),几乎不吸水,使用中易起静电,易起球氨纶:具有高弹性,染色性好,色牢度好差别化纤维 途径:1、物理改性:1)改进聚合与纺丝条件;2)异形纤维;3)复合纤维;4)混合纤维2、化学改性:共聚、接枝、交联、溶蚀、电镀3、表面物理化学改性:蚀刻、活化、接枝、交联、涂覆、第二章 纤维结构特征1.纤维结构:组成纤维的结构单元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形态结构 :纵横向几何形态、径向结构、表面结构、孔洞结构等聚集态结构:晶态、非晶态、晶粒大小、取向度、侧序分布等大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单基结构、端基结构、聚合度、大分子构象、大分子链柔曲性等单基: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基本化学结构单元聚合度n: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单基的数目,或 一个大分子中的单基重复的次数 n↑,纤维强力↑)3.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范德华力:分子引力氢键: 大分子侧基(或部分主链上)极性基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如-NH2,-COOH,-OH,-CONH等) 盐式键:在部分大分子侧基上,某些成对基团之间接近时, 产生能级跃迁的原子转移,从而基团间形成相互结合的化学键 如羊毛纤维大分子间的 —COO----+H 3N—共价键:大分子间的桥式侧基如羊毛纤维大分子间的—S—S—结晶结晶态—大分子有规律的相互整齐稳定地排列成具有高度的几何规整性称为结晶结构或结晶态结晶区: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晶区特点: a.大分子链段排列规整;      b.结构紧密,缝隙,孔洞较少; c.分子间结合力强 非晶态: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紊乱排列的状态非晶区: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紊乱排列的区域非晶区特点: a.大分子链段排列混乱,无规律; b.结构松散,有较多的缝隙、孔洞; c.相互间结合力小,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没饱和。

      结晶度—结晶部分占整根纤维的百分比取向度:大分子链主轴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平行程度 纤维的结构层次 :单分子 ,基原纤,微原纤,原纤,巨原纤,纤维4. 棉纤维内部各层次结构 表皮层:外皮,由蜡质、脂肪和果胶的混合物组成初生层:初生胞壁,很薄,由网状原纤组成次生层:S 1:次生胞壁由微原纤紧密堆砌构成S 2 :占次生层大部分,由纤维素组成,微原纤与纤维轴成 25°螺旋状排列 S 3:与S 1结构相似含有非纤维物质中腔:棉纤维生长停止后遗留下的内部空隙,有少数原生质和细胞核残余物质蛋白质(1)大分子结构 :基本链节:α-氨基酸剩基(2)形态结构 :羊毛纤维截面由外向内 分为三层:鳞片层、皮质层、 髓质层第三章 纤维的形态尺寸及表征三 纤维长度指标1、主体长度:一批试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 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2) 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3) 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2、平均长度: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1) 根数平均长度L: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2) 重量加权平均长度Lg: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 3、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 4、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短绒率界限:细绒棉 16mm、长绒棉 20mm ;毛30mm ; 苎麻40mm四 长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1、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的关系       在其它条件相同下,纤维越长,成纱强度越大,在保证成纱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长,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2、纤维长度与成纱毛羽的关系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较长的纤维成纱表面比较光滑,毛羽较少3、纤维长度整齐度、短绒率与成纱强度、条干的关系       当纤维长度整齐度差时,短绒率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生产高档产品时,需经过精梳以去除短纤维4、纤维长度与纺纱工艺关系 不同长度的纤维要采用不同的纺纱设备和工艺加工纤维长度是调节或设计纺纱工艺参数的依据 五 1. 定长制(1)特数 Ntex  ——国际标准单位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mg或g); L ——纤维长度(mm或m)  同品种纤维,Ntex↑,纤维越粗 2)旦数(旦尼尔数)Nden ——绢丝,化纤常用指标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同品种Nden越大,纤维越粗  2、定重制(3)公制支数 Nm ——常用于棉纤维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同品种纤维,Nm↑,纤维越细    纤维细度的测试 直接法:显微投影测量法;激光细度测试法;微机图形自动测量法间接法:中段切断称重法;气流仪法;振动法;声波衰减法等 纤维细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1.与成纱强度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越细,成纱强度越高;2.与成纱条干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越细,成纱条干越均匀; 在保证一定成纱质量的前提下,细而均匀的纤维可纺较细的纱;3.与纺纱工艺的关系: 纤维越细,加工过程中容易扭结、折断而产生棉结、短纤维细纤维成纱时可加较少的捻度第四章 纺织材料的吸湿性回潮率W: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M: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重的百分(G ——纺织材料湿重; G0 ——纺织材料干重标准回潮率 定义:纺织材料放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回潮率达到一个稳定值(吸湿平衡),这时的回潮率称为标准回潮率公定回潮率 定义:贸易上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

      标准重量GK 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公定重量(公量)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Wi(%)——混纺材料中第i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bi(%)——混纺材料中第i种纤维的干重混纺比 吸湿平衡与平衡回潮率 定义:纺织材料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吸、放湿作用达到平衡稳态时的回潮率二、纤维的吸湿机理 吸湿过程:纤维吸湿时,水分子先吸附至纤维表面,然后水蒸气向纤维内部扩散,与纤维内大分子上的亲水性基团结合,随后水分子进入纤维的缝隙孔洞,形成毛细水吸湿机理:纤维表面的吸附作用,极性极团的亲水作用,毛隙效应4-2 大气条件与纤维吸湿一、 吸湿等温线(T一定,W-RH%的关系)1、定义:在一定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纤维材料因吸湿(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特点1.曲线呈反S形 2.RH= 0%~15% 时,曲线的斜率比较大;3.RH= 15%~70% 时,曲线的斜率比较小;4.RH>70% 时,曲线斜率又明显地增大2、原因:(不同纤维吸湿等温线) (温度对吸湿的影响) 空气干燥,纤维吸湿量也小,极性基团处于自由状态,空气湿度稍有增加,纤维极性基团能吸收较多水分子,故随RH ↑, W↑↑。

      当极性基团吸收了一定水分子后,再进入纤维的水分子主要靠间接吸收,它们存在于纤维微小空隙中,形成微毛细水,故纤维吸收的水分子比开始阶段减少 随着RH增加,当中RH 〉70%时,水分子进入纤维较大空隙中,毛细水大量增加,表面吸附的能力也大大增强,纤维发生膨胀,可以拆开一些分子间结合点,使更多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故纤维吸湿能力加强《要考》吸湿滞后原因1)吸湿时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