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1化学知识点归纳.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747412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0.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校本化资料 第 1 页,共 15 页 注:#为选做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 H2SO4、NaOH(酸碱)——腐蚀品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 NaCl,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 BaCl2(除 SO42-)、 Na2CO3(除 Ca2+、过量的 Ba2+)、NaOH(除 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 CO32-、OH-)调 pH=7 得到 NaCl 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加试剂顺序关键关键:(:(ⅰⅰ))Na2CO3在在 BaCl2之后;(之后;(ⅱⅱ)盐酸放最后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 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Ba2++SO42-=BaSO4↓②Cl-(用 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 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Ag++Cl-=AgCl↓③CO32-:(用 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 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

      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五个新的化学符号:概念、符号定义注 意 事 项物质的量:n衡量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①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校本化资料 第 2 页,共 15 页 注:#为选做②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粒子的种类阿伏加德罗常数:NA1mol 任何物质所含粒子数NA有单位:mol-1或 /mol,读作每摩尔,NA≈6.02×1023mol-1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①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 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②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变化而变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具有的体积①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因素有温度和压强②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 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 22.4L 即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某溶质 B 物质的量①公式中的 V 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 1L 水溶解溶质或者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 1L。

      ②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体积多少而变 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溶液稀释公式:、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 mL 化为 L 来计算) 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①质量分数 W,②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分数 W 与物质的量浓度 C 的关系:C=1000ρW/M(其中 ρ 单位为 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W,溶液密度为 ρ(g/cm3) ,溶液体积为 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推断:根据 C=n(溶质)/V(溶液) ,而 n(溶质)=m(溶质)/M(溶质)= ρ V(溶液) W/M,考虑密度 ρ 的单位 g/cm3化为 g/L,所以有 C=1000ρW/M 】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 1L 计算)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 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 例如:配制 400mL0.1mol/L 的 Na2CO3溶液:(1)计算:需无水 Na2CO3 5.3 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 Na2CO3 5.3 g400mL 的溶液 应用 500mL 容 量瓶校本化资料 第 3 页,共 15 页 注:#为选做(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 500mL 容量瓶中5)定容: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 1-2cm 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这个操作叫做定容注意事项: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②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③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底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完全回流,故液面暂时低于刻度线,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如果加水定容时超出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须应重新配制⑤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必须重新配制,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⑥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 2—3 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粘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 9 种组合 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粒子直径<1nm1~100nm>100nm 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介稳体系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Fe(OH)3胶体泥浆水 3、胶体:、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 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 止加热,得 Fe(OH)3胶体第二节第二节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校本化资料 第 4 页,共 15 页 注:#为选做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 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 晶体)不导电,液态酸 (如:液态 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配平,原子个数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 常见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三大强酸((H2SO4、、HCl、、HNO3)) ,,四大强碱四大强碱 [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可溶性盐,这些物质,这些物质 拆成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 ” “↑” “↓”是否应用 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 H2O:①H+和 OH-生成 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 H+共存,也不能和 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 pH<7)中隐含有 H+,碱性溶液(或 pH>7)中隐含有 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校本化资料 第 5 页,共 15 页 注:#为选做第三节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失电子)→升升(化合价升高)→氧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得电子)→降降(化合价降低)→还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 (注:一定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