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教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探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5203393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2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教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聚焦“能写”目标,落实读写均衡、读写一体习作教学理念,准确把握统编教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编排特点和教学目标,实施“精准定位,指向表达”、“巧设活动,实践表达”、“仔细观察,注重积累”、“亲近生活,真情表达”、“ 合理想象,敢于创新”、“搭建支架,助力表達”、“指导修改,强化交流”七项有效教学策略,可以高效实现教学目的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中段;教学策略分类号:G633.3语文教学,无非语言、言语两大板块所谓“言语”,即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无外乎能读、能说、能写三项目标,本文聚焦“能写”这个目标,针对本地化落实生根的过程中的有效策略问题,与读者分享初步探索的粗浅思考1.明确中段习作教学理念1.1注重读写均衡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更加科学地安排语文策略与能力序列,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加大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表达在教科书内容中的比重,达到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均衡陈先云先生的话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创新单元编排体例,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

      所以,统编教材更加突出了“习作教学”的重要地位,还原了“言语”与“语言”的平等地位,这是开展小学中段习作教学重要的基础逻辑1.2注重读写一体统编教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编排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有安排在阅读单元中的习作教学,又有独立编排的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线的习作单元我们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本册一共有八个单元,其中第五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习作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万花筒”——选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其他七个单元都是阅读单元中的习作训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个阅读单元的安排:阅读单元包含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个部分,直接突出了“读写结合”的特点,也就是编者提出的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的方法,目的是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结合主体课文重点段落的写作特点,进行随文小练笔,试着写好一个片段,一个小节,进行习作积累,资料收集,为完成整篇习作做准备例如一单元《走月亮》课后有这样一个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头脑中浮现画面,从看到、听到、闻到、想到的各方面来描绘画面,同桌、小组、班上分别交流,并写下来,进行随文小练笔这样的随文小练笔多了,孩子们习作的素材变多,习作的能力自然增强。

      1.3重视专题习作单元的特殊地位要理解专题习作单元的特殊地位,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习作单元的核心训练点聚焦,而是处理好播种与收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从习作主题单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六个组成部分有一个核心点——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能力有了习作单元核心点,就使得在形式、内容上都完全不同的六个部分具有了一种向心力,呈现出一组整体的习作教学功能,呈现了“发现—提炼—定向—还原—活用”的读写结合新格局另外,我们需处理好阅读单元中“小步快跑”与习作单元中“整体提升”之间的关系,如果阅读课中的小练笔是“播种”,那么习作课中的作文就是“收获”,如果阅读课中的素材来自“课堂”,那么习作课中的资源就要注重引导到“生活”2.明确中段习作课程目标2.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2.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2.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2.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摘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标准》3.中段习作教学策略3.1精准定位,指向表达怎么样来精准定位指向表达呢?那就是要参照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准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例如四年级习作要求仍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每次习作话题,就需要设定适当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尽力避免定位不准、拔高要求如:四上教材在教学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时,1.我们可以先出示一些图片(彭州园、白鹿风情小镇),引起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孩子说自己喜欢的地方;2.然后打开书12页明确习作要求;3.让学生明白此次习作要求有两点:(1)选材的范围广;(2)写清推荐的理由(景美、风俗、美食等)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4.确定表达顺序 (1)本次习作可以是地点顺序,也就是移步换景的顺序,按远近、上下、左右等空间顺序2)也可以是时间顺序,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这样定好位后,学生基本能按要求完成习作3.2巧设活动,实践表达例如四年级上册六单元《记一次游戏》:(1)组织学生共玩一个游戏,获取真实的游戏体验写之前,教师组织学生共同玩一个游戏,如“丢沙包”、“两人三足跑”、“运气球”等在游戏前,教师宣布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尽情玩游戏,游戏中教师拍摄游戏场景,帮助学生在交流时再现相关场景,把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写清楚。

      2)回顾游戏,说清楚游戏过程,尝试习作可先将教材第三部分中的问题设计成表格,让学生借助拍摄的游戏场景,填写表格,把游戏的过程梳理清楚然后让学生借助表格交流游戏过程提示学生游戏中让自己或大家特别开心、难过、紧张、有想法、有感受的地方,往往就是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如“两足三人跑比赛中因两人配合不默契而摔跤”;“运气球,气球突然飘走”……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3.3仔细观察,注重积累教学四下教材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1)明确要求:本次习作是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首先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写你与它之间发生的事习作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写出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平时仔细观察的能力,在介绍小动物时学生才会抓住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以及生活习性和自己与它之间发生的事3)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在生活和书本上(课内、课外)多积累,在习作时会水到渠成4)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看看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3.4亲近生活,真情表达以四下教材六单元《我学会了——》为例:(1)审要求:本次习作是写学会做一件事情的经历,是记事类作文。

      要写清楚学会的是做哪件事情,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等2)会选材: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感兴趣的,熟悉的3)表真情: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互修改: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3.5合理想象,敢于创新四下教材八单元《故事新编》为例:(1)明确要求:本次习作是故事新编例如我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狐假虎威”“狐貍与乌鸦”等,在编故事时立足点要“新”,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大胆创新的同时也要符合生活实际2)误区警示: 故事新编的题眼在于“新”可以借用原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新来编写新故事有的同学想象过于新奇,天马行空,完全不符合实际,这就失去了故事新编的意义3.6搭建支架,助力表达为学生搭建支架有四种类型可选:范文支架、问题支架、活动支架、情感支架范文支架教学中提供范文,充分借助范文的示范功能,达到欣赏、模仿、分析、启发等作用,范文作为支架有多种类型,从来源看,可以选择名家名篇,提供优质的语言表达图式;选择同龄习作,鼓励模仿超越;直接用教师的下水作文,其中涵盖需要的教学元素,适合分析指导;作文教学,最适合的范文就是课文。

      问题支架和情感支架在高段合适运用,活动支架刚讲过了3.7指导修改,强化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讲,修改是习作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将成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倍增器”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习作后修改,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教学时要让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修改的环节,使之逐渐成为习惯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领会编者编写意图,遵循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规律,坚持利用本地化教学资源,开发本班化教学策略,我们的习作教学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